张立拿着试卷,双手放在膝盖上,草稿纸掉落两腿之间,他久久不语。
瞬间天空都暗沉了几分。
他选择继续读书是否是一个错误,大多数同龄人在他这个年纪都已经辍学打工补贴家用了,而他不仅厚着脸皮读完了初中,现在还想要上高中。
“我爸爸……”他沉声开口,想倾诉些什么,话都到了嘴边,看着比自己小很多的小女孩,又咽了回去。
“算了,我回去了。”
说了又有什么用,徒增不快。
张立提到他爸爸,陈施欢就想起来,冯老师说过张立的爸爸瘫痪在床,没钱做手术只能用药物维持生命。
她去过几次张立家,却没有见过张立爸爸,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她不了解。
这段时间以来,张立的勤奋刻苦她也看在眼里,知识币大把大把地赚进她的口袋,少说也有五千。
都到这节骨眼上了,那她找个机会去张立家看看他爸爸,说不定她有能帮上忙的地方。
张立前脚刚走,李校长满头大汗跑过来,眼中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施欢,你在这啊,我找你找半天,这次月考成绩出来了,你猜猜,考得怎么样?”
陈施欢看李校长这春风得意的样子就知道考得很好。
这次考试她不在。
月考用的八校联考的卷子,当然,这八校里面不包括他们学校,神仙打架怎么会拉他们这种虾兵蟹将。
卷子是买的样卷回来自己复印,那边联考成绩排名也会发他们一份,这样可以对照出自己学校的水平。
陈施欢大胆猜测:“五个?”
八校联考得到的分数线会偏高,毕竟都是优秀的尖子生,这种考试她估计有五个能上县二中分数线,中考就能上八九个。
很不错的成绩了。
李校长爽朗大笑,摇头:“诶~再猜!”
抬头纹都舒展开来了,好不悠哉地摸摸自己的大肚腩。
“十个?”陈施欢咬着手指,试探问。
十个真的特别多了,反正据她所知,这个学校从来没有在八校联考里上过十个。
“少了,少了少了,你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和学生的努力,再发挥一下你的想象力。”
李校长还在卖关子。
陈施欢不敢再猜了,十个还少?那得多少个啊?
“校长你说吧,等下,我坐着你再说,我怕我一激动厥过去。”陈施欢双手捂着胸口,坐好。
“小小年纪心脏这么脆弱啊,那你可坐好了,我说出来吓死你!”
李校长说这话,忘了自己拿到成绩表时在办公室差点真激动得厥过去了。
陈施欢心想:吓死我吧,吓死我吧。
李校长伸出一只巴掌,然后紧紧握拳。
陈施欢没懂:“什么意思,一个都没上?”
那真是吓死她了,她怎么觉得头都有点昏,天都开始旋转了。
李校长给了她脑袋一下:“倒霉孩子,快说呸呸呸。”
陈施欢照做:“呸呸呸。”
“那校长你倒是说明白啊,到底是多少个嘛?”
“是全部!三班全部都上了!”
陈施欢睁大眼睛:“全部?!”
三班41个学生全上了?!
也就是说全班,一整个班,41个人,全都上了县二中分数线?!
天呐!
“你坐好,我去外面买两挂鞭炮放。”李校长呲个大牙就笑呵呵往外走,哼着小曲。
不是,这会放鞭炮还早着吧?
“校长,校长,等等。”陈施欢叫住李校长。
“怎么了,还有什么事?”
陈施欢:“校长,现在还没到庆祝的时候,只是一个模拟考,毕竟还不是中考,我们自己知道就行了。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李校长愣了,小家伙懂得还挺多,望了眼天,蛮遗憾地答应着:“好好好,鞭炮先不买,等中考分数出来我买个大的!放个三天三夜!方圆十里都得知道我们学校考试成绩!”
陈施欢:校长,你这买的鞭炮还是和平弹啊?悠着点,别把学校给炸了!不是这一届读完下一届就不用读了哎喂!
虽然不买鞭炮了,但意思一下重要有的,中午食堂给每个学生都加一个大鸡腿。
这次考试成绩大家的成绩都突飞猛进,陈施欢把成绩单复印了四十几份,学生每人一份,各科老师也有一份。
“卧槽,卧槽卧槽,这是我能考出来的成绩?”
“老子叼爆了!”
“我靠!我无敌了!”
“妈妈,我出息了!我可以上高中了!”
“……”
班上“哇”声一片。
吴远看到成绩激动地一脚踩上凳子,跃上桌面,猴叫连连,就差没狂捶胸口。
“嗷呜嗷呜嗷呜~”
陈施欢摸摸鼻子,这声音听着怎么那么像哈哈。
吴远虽然还是班上倒数几名,但此倒数非彼倒数,全班的成绩都在坐火箭蹭蹭蹭往上涨,他还能保持名次就是在进步。
他还找了张立的成绩,和以前一样,从最后一个开始找。
很好找的,这倒数一,二,三……
二十。
不对。
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
找到第二十个了,才找到张立的名字。
张立是第21名。
语文101\/120,英语115\/120,数学81\/120,政治+历史96\/100,物理35\/70,化学35\/50,生物+地理51\/60
总分514。
S县中考是640分的笔试+50分的体育加试+10分的实验加试。
体育加试和实验加试都不难,稍微用点心都能拿满分。
县二中分数线在540分左右,张立这分数稳了,上个特招班也没问题。
“哇塞,张立你可以啊,平时说不会不会都是在骗我呢,考试考这么高,我刚找半天没找到你名字。”
吴远从桌上跳下来,拍着张立的肩膀。
张立看着成绩表,手都在发软,每一门的分数都高出他的想象。
他觉得上县二中的火箭班也许不是痴人说梦。
要是他的数学和物理能再提高一些就好了。
陈施欢也看着张立的成绩,心里和他的想法如出一辙。
先解开张立的心结,他才能毫无顾虑地读书。
放了学,陈施欢跟着张立一起去了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