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这一连串的组合拳——从“净世株”的全球分发与秘密审计,到“启明星技术遗产”的待命分配,再到将驻地发展与未来资源、甚至人口政策挂钩——其布局之深远,已然超出了寻常的管理范畴,更像是一位战略家在以十年、甚至数十年为单位,为整个文明的演进铺设轨道。
他站在指挥室的全球地图前,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图景:有的驻地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某个领域的科技高地;有的则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发展滞后,面临资源紧缩乃至合并的命运;而大同世界整体,则在这种良性(或残酷)的竞合中,科技树不断开枝散叶,文明层级持续攀升。
“走一步,谋十年……”李默低声自语,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苦笑。这套策略,环环相扣,逻辑自洽,理论上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潜力、优化资源配置。但现实不是理论模型,不知道能不能完全打通。
他预见到了可能的麻烦:驻地间的恶性竞争、数据造假、地方保护主义、甚至因资源分配不公引发的矛盾……还有那试图掌控一切的“幽灵审计官”系统本身,是否会滋生新的问题?这些都是未知数。
“但那又怎样?”李默眼中的犹豫一闪而过,随即被更坚定的光芒取代。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惧怕麻烦和未知的人。
“精益求精!强上加强!”他用力握了握拳,像是在给自己打气,也像是在宣告某种信念,“这些手段,或许激烈,或许不近人情,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造福人类,为了让文明能在这片废土上更好地延续,走向更广阔的星空。”
“这一点,就够了!”
他的思绪飘向更远的未来。当龙城的科技和秩序发展到一定程度,当星际航行成为常态,他甚至开始考虑更宏大的命题——人口控制。
“到时候,再尝试把人口控制在三个亿左右……”他喃喃道。这个数字并非随意而定,是经过智囊团初步测算,认为在充分开发地球和近地空间资源的前提下,既能保持足够的人口基数和基因多样性,又能让每个个体都享有极高生活质量和资源配给的一个相对理想的平衡点。
“地球和太空上的资源,够他们霍霍几百亿年的。”他笑了笑,用了一个粗俗却形象的词。资源的压力,将不再是文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想到这里,他心中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前路或许坎坷,布局或许会遇到挫折,但方向是清晰的,目标是崇高的。作为领路人,他不需要,也不能够畏首畏尾。
“大胆往前走就对了!”
他转身,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充满干劲,对着空无一人的指挥室,也对着整个龙城,发出了无声的号令。
谋局百年,唯进而已。无论遇到什么,踏过去便是。文明的火焰,只能越烧越旺,绝不能在他手中黯淡分毫。这既是责任,也是他李默,存在于这个时代的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