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把林倩叫到指挥室,开门见山。
“林倩,你过来。”他招招手,等林倩走近,压低了些声音,“你的医疗体系里,现在有没有收治癌症患者?晚期的那种,就是……按照我们现有的办法,已经没什么好招儿的。”
林倩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有。各个驻地偶尔会转诊过来一些,目前我们有十七名晚期癌症患者,情况都不太乐观,主要以镇痛和支持治疗为主。”
“好!”李默眼神一凝,“你去挑几个情况最棘手、最有代表性的出来。注意,要跟患者和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情况,是我们请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先生,用的是传统医学的方法,有一定风险,但也可能是一线生机,必须他们自愿同意,签协议。”
林倩立刻明白了李默的意图:“默哥,您是想让秦老先生……”
“没错!”李默打断她,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务实,“不是我不相信传统医学!在我心里,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这东西,分量无可代替,可以说近乎无敌!”他顿了顿,话锋一转,“但前提是——得是真的!得是有效的!”
他揉了揉眉心,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困惑和坦诚:“你那天也在场,老先生说的那些,‘阴阳五行’、‘气血津液’、‘君臣佐使’……你听懂了多少?”
林倩老实地摇头,苦笑道:“坦白说,默哥,很多概念只能勉强理解个大概,内在的精微逻辑,确实……听不懂。”
“是吧!你也听不懂!”李默一拍大腿,像是找到了知音,“我也听得云里雾里,跟听天书似的!光说不练假把式,理论再高深,听不懂,那还怎么搞?怎么让下面那帮习惯了看数据、看影像的医生们信服?怎么大规模推广?”
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只有让他亲手治,用结果说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只有他真正把病人的情况控制住,甚至好转了,我们才能确信,我们请回来的不是个只会掉书袋的‘理论家’,而是真有本事、能力挽狂澜的‘真神’!”
李默盯着林倩,下达了最终指令:“你来安排!挑选合适的病人,做好一切沟通和准备工作,给秦老先生创造最好的治疗条件。不要干涉他的方法,他需要什么,只要不危害安全,尽量满足。我们要的,就是一个结果!”
“是!默哥,我明白了!”林倩郑重点头。她深知这个任务的重要性,这不仅关乎几条具体的人命,更关乎大同世界未来在传统医学方向上的投入和信心。
很快,林倩从十七名晚期患者中,筛选出了三位。一位是肝癌晚期伴有腹水,一位是肺癌晚期多发转移,另一位是胃癌术后复发并伴有恶病质。这三人的情况,按照现代医学判定,生存期都以周或月计算,且生活质量极差。
在充分告知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书面同意后,三位患者被转移到了医疗中心特意准备的传统医学诊疗区。
秦白术对此并无异议,他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需要以疗效证明自身的处境。他仔细地为三位患者一一诊脉、观舌苔、询问症状感受,结合林倩团队提供的现代医学检查报告,沉思良久,为每个人开出了不同的方剂,并制定了相应的针灸方案。
药材由龙城刚刚组建的、在秦老指导下运作的中药房严格按方配比、煎煮。针灸则由秦老亲自操作,那细长的银针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
整个医疗中心,从林倩到最底层的护士,都在暗中密切关注着这三个特殊病房的情况。怀疑、期待、好奇……种种情绪交织。
李默没有亲自去病房,但他要求林倩每天汇报进展。
第一天,用药后,肝癌患者反馈腹胀感略有减轻。
第三天,肺癌患者表示咳嗽和胸痛有所缓解。
第七天,胃癌患者的精神状态似乎好了一些,能喝下少量流质食物……
变化是细微的,甚至可能是心理作用或者病情本身的波动。但到了第二周,更加明显的迹象开始出现:那位肝癌患者的腹水得到了有效控制,不需要再频繁抽液;肺癌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显示,部分转移灶有轻微缩小迹象;胃癌患者的恶病质状态停止恶化,体重甚至稳定了下来!
虽然距离“治愈”还遥不可及,但这些积极的、在晚期患者身上极为罕见的转变,已经足以让整个医疗中心为之震动!
数据不会说谎,患者的切身感受更是做不得假!
林倩拿着最新的报告,激动地冲向指挥室。她知道,秦老先生这是真有力挽狂澜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