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秩序联邦”事件,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其产生的涟漪以惊人的速度向整个已知的幸存者世界扩散。
“大同世界”的名字,“地球公民”的身份,以及那支能够在三分钟内让一个数万人的武装势力屈服的强大力量,成为了所有幸存者势力高层夜间辗转反侧时,无法回避的议题。
赵峻和山猫领导的远征军外交与行动团队,敏锐地抓住了这次事件带来的威慑效应与示范作用。
他们不再需要像最初那样,小心翼翼地试探,苦口婆心地劝说。在接续接触其他幸存者势力时,流程变得高效而直接:
1. 展示存在:庞大的远征舰队或机群出现在目标势力可视范围内,进行非攻击性的编队飞行或悬停,直观展示其无可匹敌的体量与科技水平。
2. 信息投送:通过所有可用频道,大量投放关于“大同世界”内部秩序、科技成就、民生保障(如食物配给、医疗保障、儿童教育)的影像和文字资料,并明确阐述“地球公民”的权利与义务。
3. 发出邀请:由赵峻以“人类大使”的身份,发出正式邀请,提出融合路线图——从初步的技术、医疗援助,到逐步的制度接轨,最终实现完全融合,共同成为“地球公民”。
4. 设定时限:给予对方一个合理的考虑时间(不再是极限施压的三分钟,但也绝不拖沓),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派出具备决策权的代表进行接洽。
这套组合拳,效果显着。
第五次接触,一个位于南部半岛、依靠渔业和简陋农业生存的“海民聚落”,在观看了“大同世界”农业技术和医疗水平的展示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长老会全票通过,欣然接受了“地球公民”的身份,并迫切请求农业和医疗团队的支援。
第六次接触,一个盘踞在巨大废弃都市中、结构松散的“拾荒者联盟”,在见识了远征军工程部队如何快速清理辐射废墟、建立安全区的效率后,其内部几个最大的派系首领经过短暂磋商,便主动联系赵峻,表示愿意在保留一定自治文化的前提下,整体加入“大同世界”体系。
第七次、第八次……
消息传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广。
“加入他们,就能吃饱饭,孩子能上学,生病有药治!”
“他们不是来抢东西的,是来帮我们的!”
“他们的军队太强了,反抗根本没有意义!”
“地球公民……听起来,我们好像又成了一个整体?”
希望、现实利益与绝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一股加入“大同世界”、成为“地球公民”的洪流,开始在西大陆,并逐渐向更遥远的地方蔓延。
许多中小型势力几乎是望风而归附。即使是一些内部存在较大阻力的大型势力,在经历了内部激烈的争论、权衡,甚至小规模冲突后,其主流力量最终也大多选择了顺应这股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远征军的舰队所到之处,迎接他们的不再总是警惕的枪口和敌意的目光,越来越多的是期盼的眼神、挥舞的双手,以及主动升起(哪怕是临时手绘)的、带有“大同世界”徽记或地球图案的旗帜。
赵峻的谈判团队变得异常忙碌,一份份代表着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幸存者势力加入“地球公民”大家庭的协议被签署,一个个新的、接受龙城统一指导和援助的行政管理区被建立起来。
龙城的指挥中枢屏幕上,那代表“地球公民”实际控制与影响的区域,如同被点亮的星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西大陆,乃至更广阔的未知地域,迅速扩张、连接成片。
李默看着这波澜壮阔的融合进程,心中明白,当“大同世界”的理念与力量相结合,当“地球公民”的身份认同开始超越旧有的狭隘界限时,其产生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将是任何孤立和保守势力都无法抗拒的。
文明的火焰,正以燎原之势,席卷全球。
团结全人类的伟大理想,正在从蓝图,一步步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
属于所有幸存者的、一个真正没有大规模纷争的“大同”时代,已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