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屿的船暂泊在归港,众人循着山坳的粉光往东方行,没走半里,脚下的石板路就透出淡淡的红——路缝里缠着细小红根,根须间冒出点点粉芽,芽尖沾着晨露,在阳光下泛着细碎的光,正是故事阁花瓣化作的新种花籽。
“这山路是跟着花根长的呢。”老水手弯腰拨开路旁的野草,草下的红根忽然往山路中央聚拢,拼出条细细的光带,光带尽头缠着丝七彩根须,与故事阁的花根紧紧相连,“走了几十年山路,从没见根须引着路的。”
小海娃摇响金沙铃,铃响刚落,路缝里的粉芽忽然集体绽放,开出极小的杜鹃花苞,花苞里飘出淡粉的雾,雾里映出片山林的轮廓:漫山的杜鹃开得正盛,溪边的石桥上缠着红根,桥洞下的水潭里,浮着粒裹着霞光的花籽。“是花在引我们呢!”他蹦跳着往前跑,粉雾跟着他的脚步,在身前织成薄薄的光帘。
守礁人的女儿提着竹篓,指尖刚触到路边的红根,根须就顺着她的手腕往篓里钻,最后缠上那粒新得的花籽。“这根认主籽呢。”她把竹篓里的银蓝花籽埋进路缝,刚覆上泥土,缝里就冒出圈粉光,粉光里长出片带绒毛的新叶,叶尖沾着杜鹃的花粉。
瑶儿往红根上洒了勺海底花胶,胶液渗进根须的瞬间,山路两侧忽然冒出成片的杜鹃枝,枝桠上的花苞齐齐透出光,光里浮着层晶亮的膜,膜上拓着《花盟新岁记》里的山路航线,图上石桥的位置正对着个空缺——与故事阁星图的缺口恰好对应。“这膜能护着花苞开得久些。”她指着枝桠上的花苞,只见花苞上的粉光正慢慢变亮,与膜上的航线图渐渐重合。
谢怜取出《花盟新岁记》,刚翻开空白页,空中的粉雾就飘了过来,在纸上拓出幅小小的山路剪影,剪影旁还粘着片极小的杜鹃花瓣。“是要我们记下路途的样子。”他将花瓣贴在剪影旁,书页立刻透出粉光,页边的根须纹路顺着剪影往远处延伸,指向山林深处。
花城剑鞘轻点路边的杜鹃枝,枝桠忽然轻轻晃动,钻出条带着花粉的红根,根须顺着山路往石桥方向延伸,与其他根须缠在一起,在地下织成张粉色的网。“根须在连整片山林。”他望着地面的粉光,只见光纹正慢慢连成杜鹃的形状,花心正是石桥的位置,“等找到潭里的花籽,山林的星就能补上了。”
众人顺着光带往山林深处走,越往里,杜鹃开得越盛,空气中的花香也越浓。走到溪边石桥时,才发现桥洞下的水潭泛着淡粉的光,潭底铺着层杜鹃花瓣,花瓣中央卧着粒花籽——外壳是粉白渐变,裹着雪山的冰、火山的橙、归港的金等六色光纹,花瓣在壳上凝成细小的花影。
“这就是山林的主籽吧!”小海娃趴在桥边往下看,水潭里的花籽忽然浮起,对着他轻轻颤动,潭面泛起圈圈粉纹,纹里映出星图的碎片。守礁人的女儿提着竹篓蹲下身,花籽竟顺着水流漂了过来,轻轻落在篓里,与其他花籽靠在一起。
此时,山林里忽然传来阵阵鹃鸣,无数杜鹃花瓣从枝头飘落,轻轻盖在水潭周围,像在筑圈粉色的护栏。瑶儿伸手接住片飘落的花瓣,花瓣上竟沾着粒极小的花籽,颜色与潭里的主籽一模一样。
夕阳照进山林时,篓里的粉白花籽忽然裂开道缝,缝里冒出片带绒毛的叶芽,芽尖顶着七色彩珠。叶芽刚冒出来,空中就泛起强光,光里浮出颗新的“星”——正是这片山林的轮廓,慢慢融进星图的空缺处,让整个星图多了圈粉色的光环。
“又多了颗星!”小海娃拍手欢呼,只见山林里的杜鹃花都透出光,花瓣上的纹路与星图的光链慢慢贴合,地下的根须也跟着发光,顺着山路往故事阁的方向延伸。
众人提着竹篓往回走,篓里的粉白花籽泛着柔光,捏在手里,能感觉到与整片星图相连的脉动。谢怜把山路的拓片贴在《花盟新岁记》上,刚合上本子,就见页边的杜鹃剪影旁,又多了道水潭的纹路,潭心正卧着粒小小的粉白花籽。
晚风裹着杜鹃的清香与花籽的暖意,吹得山林里的枝叶轻轻晃动,远处故事阁的方向,光链正慢慢往这边延伸,像是在说:别急,山林的花,已悄悄写进新的故事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