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阳市距离仙人山镇近60公里,一条省道连接贯通,毕竟仙人山镇过去就到了别的县境了,在北阳境内这条省道叫北仙大道。
一大早,一辆小车从市委出来便直奔仙人山镇而去。此时李杨正坐在车里望着车外沉思,汪俊在副驾驶位上扭头看了一眼李杨,见状便安静地坐在车上也不出声了。
李杨现在正在想昨天去几个局转的情况,没想到北阳现在这个情况很不理想。教育局不说了,财政局、农业局和水利局日子也不好过,完全颠覆了李杨心中的局机关印象。
在财政局,局长江启民一见面就叫苦,说什么市财政已经揭不开锅了,到处都是要钱的,搞不好还会影响下个月全市干部工资发放。记得当时杨克勤还笑着说连江局长都叫穷,那可对不住钟市长的一番苦心培养呀。李杨来的路上就听杨克勤介绍过,知道这个江启民担任过仙人山镇党委书记,出事的这个书记原来是仙人山镇镇长,年初是市长钟大建把江启民调到财政局后才接任书记的。要是江启民还在仙人山镇,那么说不定这次事件就把他带进去了。
李杨当时听了江启民的话后,回了一句江局长向我诉苦那可是拜错了码头,钟市长人脉广路子足,财政又是市长正管,他才是正主,我可不能瞎指挥呀,然后在场众人哈哈一笑就带过了。
虽然不太待见江启民,但是北阳市财政的确日子不好过了,特别是从水利和农业局出来后,李杨心里也是沉甸甸的。观一隅而知全貌,全市大部分机关单位应该都差不多。李杨也知道日子不好过的原因就是建了办公楼,不止市委办公楼是新建的,连一些局委办也跟着市委搬迁新建,当时的市委书记喊的口号是提档增容、再建新城。李杨也知道这个出发点还是可以的,就是有点急功近利,步子太跨大了,搞到现在一起还欠别人工程款近3个亿。
现在连市委大楼的欠款都是每年春节前才付一点,何况这些搬迁的局委办。反正市长钟大建跟几个局长主任说了,你们也要想一想办法,不能完全靠市里。估计当时这些局长主任肯定会嘀咕,建设时是市里统一建设,不与我们相关,到最后要付钱了才让自己想办法,真是吃亏不讨好。
但是没办法,市长的话你也不能不听,只能各想各的法每年从经费中挤一点来应付了。有的局长有路子的还可以去跟上面市局或者省厅去要一点,有的完全只能眼巴巴等市里的拨款,但是李杨知道,再怎么不好过,这些局长主任该潇洒的还是在潇洒,只是可能比以前隐蔽了一些。
正当李杨在沉思时,忽然感觉小车的速度慢了下来,接着汪俊侧过身说道:“书记,仙人山的唐智勇镇长在前面等您。”
“哦,已经到了仙人山了吗?”李杨看向车外。
“还没有,我们刚过了坡场镇,前面就是仙人山地界了。”李杨听了汪俊的回答,就知道这是仙人山镇的干部为了表示尊重,特意来两个镇的交界处迎接他这个市委书记。
虽然上面三令五申不许搞超规格接待,特别是到界域边迎接,省市一级可能还好点,毕竟还是要注意一点影响,但是到了下面基层基本成了摆设。
可能你不去界域边迎接也不要紧,但是就怕有的领导他计较这个,认为你对他的到来不重视,那就出了问题了。李杨也不是那么呆板的人,他也理解这些基层干部,毕竟自己那时在乡镇时,只要县里来主要领导,镇里那是提前一天就要开始做准备的,并且分工明确的很,派出所负责路面巡逻主要是避免堵车,城建办要负责集镇清洁卫生主要是给领导一个好的印象,政府办公室负责会场布置和后勤招待,甚至有些关键路口还让机关干部守着,以防万一。
等车停稳,李杨还没有下车,车门就被人从外面打开了,李杨走出车来,看着面前为他开车门的中年男人,刚伸出手,对方马上双手握住,笑容满面道:“您好李书记,我是仙人山镇的唐智勇,欢迎李书记亲临仙人山镇。”
李杨也笑道:“唐镇长,太客气了,正好你来了,这样吧,我们就先不去镇政府了,你带路我们直接去河口村看一看。”
听到李杨的话,唐智勇啊了一声,忙说道:“李书记,您看这要不先到镇政府,然后再去河口啊,镇里领导班子都在会议室等您了。”
“算了,你先打个电话跟同志们说一声,等我们回来再说。”李杨抬手看了看表,又说道:“现在时间还早,我们先去村里,迟一点可能村里都没什么人了。”说完李杨便直接上了车,唐智勇一看赶忙上了自己的车,去前面带路去了。
唐智勇在车上打了几个电话,他知道今天李杨过来肯定是要去河口的,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准备等李杨在镇政府听听汇报,拖拖时间,再来河口时估计就碰不到什么人了,那么就可以直接到村部与找来安排好的群众代表座谈一下,就算圆满了。可没想到李杨却直接要去河口了,早知道就不来迎接了,直接去镇政府多好。
不管唐智勇怎么想,一会儿功夫就直接到了河口村村部。李杨下车先看了看四周,这个村部应该是原来村小改的,是个四层楼房,应该是原来教育达标时建的。可是随着计 划生 育的执行,加上农村打工人口的外出,导致村里小孩越来越少,这学校没用几年就撤校合并了,村里便利用起来做了村部。
这时一个看年纪快60岁的老头在唐智勇的招呼下,嘿嘿笑着来到李杨跟前,紧张地搓着手,不知道说什么。唐智勇用眼睛瞪了他一下,忙介绍道:“李书记,这是村支书刘大庆,他是5.15事件后担任村支书的,是个老党员。”
李杨伸出手与刘大庆握了握手,笑眯眯问道:“刘书记,现在村里情况怎么样,老百姓对上次那个事件还有没有什么议论?”
刘大庆看着眼前的李杨,心里想道这书记也太年轻了吧,看样子比我家老大还小,这时听到李杨的问话,嘴里回答道:“李书记,村里情况现在还是不错的,对上次那个事件的处理群众也是很满意的。”
“哦,那就很不错了,这样吧我们去村子里看一看,顺便去刘伦才家里看看,他今天应该不在这里吧”,李杨看着村部边站着的一些人问道。
刘大庆望了望唐智勇,见唐智勇没有什么表情,只好用手扣了扣头,小心回答:“行,那我就带您转一转。”
就这样,刘大庆带着李杨等人就直接离开村部向村里走去。在路上,李杨不时碰到拿着农具的村民,都是从田里忙作完回家的。李杨知道,现在是夏天,农村人清早起床趁早晨天气凉爽就下田做事去,等上午快要炎热起来时就三三两两要回来烧火做饭了。
一路上,李杨一边与唐智勇和刘大庆等人说着话,还一边向看过来的村民笑着点头。这些村民看着这个年轻人有村支书在陪同,就知道又是哪个干部下来了。村里自从刘伦才老婆出事后,那是干部不断,就是最近才少了,所以对出现的李杨一行人也没有感到好稀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