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三的清晨,细雨刚过,莲塘里的芽尖已舒展成小小的圆叶,浮在塘面上像撒了把碧玉盘,叶尖还沾着晶莹的露珠,风一吹就滚落在塘水里,溅起细细的涟漪。蓝念安背着小竹篓,踩着塘埂上的青草跑来,竹篓里装着刚采的蒲公英,打算给莲娃娃编个小花环。
“娘!荷叶长圆啦!”他蹲在塘边,伸手碰了碰浮在水面的荷叶,露珠沾在指尖,凉丝丝的。江念卿提着竹篮走来,里面装着新蒸的青团,艾草的清香混着雨后天晴的湿润气息,飘得满塘都是。“慢点跑,塘埂滑,别摔着。”她笑着把青团递给蓝念安,“刚蒸好的,豆沙馅的,你最爱吃的。”
蓝承宇和念莲丫头这时也来了,念莲丫头怀里的莲娃娃戴着蓝念安编的蒲公英花环,浅绿的棉袄衬着白色的小花,格外可爱。“我来帮着看荷叶!”蓝承宇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画着荷叶的生长记录,“爹说要记下每片荷叶的生长情况,这样明年就能知道什么时候施肥最好。”
三人刚蹲在塘边观察荷叶,就见蓝思追和金凌扛着竹梯走来,竹梯上还绑着渔网。“今天要给莲塘清浮萍,不然浮萍太多会挡住阳光,影响荷叶生长。”蓝思追放下竹梯,对孩子们说,“你们离塘边远点,小心脚下滑。”金凌则拿出镰刀,打算把塘边疯长的水草割掉,防止水草缠住荷叶的茎秆。
蓝景仪背着“莲塘记”赶来时,众人已忙活起来。他掏出本子,先画下塘面的荷叶——圆叶浮水,露珠滚动,塘边的水草刚被割掉一半,蓝思追站在竹梯上捞浮萍,金凌蹲在塘埂边整理水草,三个孩子围在旁边,手里还拿着青团。“得把这‘春深荷露’的样子画仔细,”他边画边说,笔尖蘸了点浅蓝,给露珠添了层光泽,“比上次画的芽尖热闹多了。”
正画着,忽然传来蓝念安的欢呼声:“有小鱼!”众人循声看去,只见塘水里有几条小鱼游过,围着荷叶茎秆打转,像是在捉迷藏。“这是去年秋天留下的小鱼苗,”蓝思追笑着说,“它们吃水里的浮游生物,还能帮着清理塘泥,是莲塘的好帮手。”蓝念安兴奋地趴在塘边,盯着小鱼看,手里的青团都忘了吃。
中午时分,浮萍清理得差不多了,众人坐在塘边的屋里休息。江念卿煮了荷叶粥,粥里加了莲子和红枣,清香扑鼻。蓝念安喝着粥,忽然问:“爹,什么时候能看到荷花苞呀?”蓝思追摸了摸他的头:“再等一个月,荷叶长得更茂盛了,就会冒出花苞,到时候塘里会满是花骨朵,可好看了。”
饭后,蓝景仪让众人在“莲塘记”上写下对荷花的期待。蓝思追写的是“愿荷苞饱满,今夏花开满塘”;金凌写的是“盼荷花映日,莲子丰收”;江念卿画了朵含苞待放的荷花,旁边写着“愿孩子们如荷般,向阳生长”。三个孩子也格外认真,蓝念安画了个大大的荷花苞,写着“希望荷花快点开”;蓝承宇写的是“要帮爹记录荷花的生长”;念莲丫头则画了个莲娃娃站在荷花上,歪歪扭扭写着“娃娃和荷花一起开”。
下午,天放晴了,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塘面上,荷叶的影子在水里轻轻晃动。蓝思追带着孩子们在塘边种新采的莲子,金凌则在塘埂边种上了向日葵,说等夏天向日葵开花了,能和荷花相映成趣。蓝念安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把莲子埋进塘边的浅泥里,嘴里还念叨着:“莲子要快点长大,和里面的荷叶做伴。”
念莲丫头抱着莲娃娃,蹲在旁边看,忽然指着塘面喊:“有蜻蜓!”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几只蜻蜓停在荷叶上,翅膀透明,像落在碧玉上的小飞机。“这是‘蜻蜓点水’,”江念卿笑着说,“蜻蜓在水里产卵,以后会变成幼虫,帮着吃水里的害虫,保护莲塘。”蓝景仪赶紧掏出“莲塘记”,把蜻蜓点水的画面画了下来,笔尖飞快,生怕错过这有趣的场景。
傍晚时分,众人准备回家,蓝念安却舍不得走,蹲在塘边看着荷叶,嘴里还哼着刚学的童谣。“明天咱们还来吗?”他抬头问江念卿。“来,”江念卿笑着点头,“明天咱们给荷叶施点肥,让它们长得更快些。”蓝承宇也说:“我明天要把小鱼的样子画下来,记在我的小本子里。”
回家的路上,蓝念安还在念叨着莲塘的事,说等荷花开了,要请魏前辈和蓝二前辈来看。蓝思追笑着说:“会的,等荷花快开了,咱们就给他们传信,让他们来赏荷。”金凌也补充道:“魏前辈肯定会很高兴,他最喜欢夏天的莲塘了。”
夜里,蓝念安躺在床上,手里攥着白天画的荷花苞,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梦里,他梦见塘里的荷花全开了,粉色的、白色的,一朵比一朵好看,蜻蜓和蝴蝶在花间飞舞,众人坐在塘边赏荷,魏前辈和蓝二前辈在树下弹琴,蓝景仪在画“莲塘记”,把满塘的荷花都画了下来,连荷叶上的露珠都清晰可见……
窗外的月光洒在地上,像给大地盖了层银纱。塘里的荷叶在夜色中轻轻舒展,吸收着夜间的露水,为明天的生长积蓄力量。它们知道,有这么多人的期待和守护,今年夏天一定会绽放出最美的花朵,结出最甜的莲子,让百年莲塘的故事,在这个夏天变得更加热闹、更加精彩。而那本“莲塘记”,早已记下了春深荷露、蜻蜓点水的画面,等着夏天到来,再添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绝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