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关上门的瞬间,陈渊的手指已经按在终端的追踪启动键上。他没有再等画面反馈,直接切换到探测器的独立信号源。热成像残留数据显示,目标正沿着通风管道向北移动,速度稳定,没有携带大型设备——说明数据传输还没完成。
他迅速关闭所有外联信号,防止电磁泄露暴露位置。接着打开神经链接界面,远程唤醒停驻在城郊的机甲。动力核心开始预热,推进系统进入待命状态。虽然现在用不上,但得提前准备。
陈渊起身,拉开配电室的门。走廊灯光昏暗,脚步声被地面吸音层完全吸收。他贴着墙边快速前行,工具包里的信号接收器轻微震动,提示前方三分钟内有空气扰动。这和林悦之前汇报的方向一致。
检修间门口空无一人。门缝里透不出光,内部摄像头已经被切断。他推门进去,动作轻而熟练。主控台上有明显的强行接入痕迹,接口处烧黑了一圈,但没留下身份记录。这种手法很专业,不是临时起意能做出来的。
他蹲下检查地面。脚印清晰,防滑靴底纹和组织配发的一样。右后跟磨损偏移了两毫米,是长期左腿微瘸留下的行走特征。确认是李哲无疑。
通风口的栅栏被磁力钳剪开,切口整齐。这种工具只有高级技术员才有权限使用。他伸手摸了摸边缘,金属还有点温,说明离开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从工具包里取出气流感应贴片,贴在通风口两侧。数据显示空气流动方向是从南向北,持续时间三分钟左右。结合管道结构图,对方大概率会走西侧分支,通往废弃冷却塔群。那里管线复杂,监控死角多,适合藏身。
陈渊收起设备,转身朝通风井道入口走去。刚爬进半米,手腕上的照明模块自动亮起。他顺手拆下来,塞进裤兜备用。
井道狭窄,只能勉强容一人通过。他手脚并用往前爬,耳边是管道共振的低鸣。爬了约五十米,前方出现岔路。左侧通道更窄,右侧有维修梯通向下层。
他停下,把照明模块改装成短波闪光弹。拉开保险,扔进右侧通道。反光显示壁面有新鲜刮痕,应该是背包蹭过的痕迹。看来李哲选了左边。
继续前进。越往北,管道越老旧。有些地方铆钉松动,踩上去会发出轻微响动。他放慢速度,每一步都先试探再落脚。
突然,脚下压力板微微下沉。他立刻意识到不对,翻身滚向侧壁。几乎同时,头顶储水罐破裂,高压冷却液喷涌而出。液体呈乳白色,带着刺鼻气味,瞬间淹没了下半段通道。
他抓住上方一根电缆,身体悬空避开主流。液体顺着坡度往下冲,速度很快。要是刚才没反应过来,现在已经被冲到下游去了。
等水流减弱,他攀回高处平台。衣服湿透,工具包密封良好,设备没进水。脉冲手枪还在腰带上,保险已打开。
前方传来金属摩擦声。有人在加速。
陈渊咬牙追上去。爬出井道,进入一条横向电缆廊。这里空间大了些,头顶布满粗细不一的线缆。他抽出扳手,握在手里当武器。
走廊尽头有道铁门,半开着。门外是高空蒸汽管廊,几根主输送管并排架设,通向西北方向。管廊下方是深沟,常年积着冷凝水,掉下去一时半会儿上不来。
他跃上管顶,沿着最粗的那根主干道疾行。脚下金属接缝松动,每跑一步都发出“哐当”声。三百米外,一个身影正在跨越悬空检修桥。
是李哲。
对方背着黑色数据盒,步伐略显踉跄。可能是体力下降,也可能是腿伤发作。桥体晃动明显,承重警报灯闪着红光。
陈渊故意加重脚步,踩在松动接口上。金属震响在管廊间回荡。李哲听到声音,回头看了眼,脚步明显迟疑。
就是现在。
他掏出扳手,瞄准对方背包连接处甩了出去。扳手划过弧线,精准击中固定带。卡扣断裂,数据盒脱落,翻滚几圈掉进深沟,溅起一片水花。
李哲猛地站定,转头盯着沟底,脸上露出又惊又怒的表情。他抬头看向陈渊所在的位置,眼神变了。
下一秒,他拔腿狂奔,直冲前方那座隐在雾中的废弃工厂。轮廓模糊,但大门敞开,像是等着他进去。
陈渊没有停下。他纵身跃下管廊,落地时顺势翻滚卸力。膝盖撞在地上有点疼,但他马上站起来,继续往前冲。
工厂外围是生锈的铁丝网,大门由两扇铁门组成,其中一扇歪斜地挂着,另一扇还能活动。李哲冲进去后,用力把门拉上。金属撞击声在空旷厂区里传得很远。
陈渊赶到时,门缝只剩十厘米宽。他伸手去推,阻力很大。里面有人顶住了。
他退后两步,助跑撞门。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第三次终于把门撞开一条足够通过的缝隙。
厂区内部光线昏暗,地上散落着零件残骸和断裂的传送带。远处有台老式反应堆,外壳裂开,散热片全部倒伏。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机油味。
他站在门口调整呼吸,左手扶着门框。战术目镜自动开启红外模式,扫描范围内的热源。屏幕上很快出现一个红点,正在向建筑深处移动。
距离四百米,速度减缓,可能是在观察周围环境。
陈渊从工具包里摸出最后一个信号干扰器,设定为被动触发模式,扔进门口角落。只要有人靠近这个区域,就会自动释放杂波,阻断短距离通讯。
他继续往里走。每一步都小心落脚,避免踩到碎金属发出声响。右手一直放在脉冲手枪柄上,随时准备拔枪。
穿过第一道车间,前方是个环形控制室。玻璃窗碎了一半,里面的操作台东倒西歪。红点信号绕到后面去了。
他贴着墙根靠近,耳朵贴近门板听动静。里面有人走动,脚步缓慢,像是在找什么东西。
突然,红点消失。
陈渊皱眉。热源不会凭空消失,除非对方用了隔热毯,或者进入了屏蔽舱室。
他轻轻推开门。控制室内没人。地板上有拖拽痕迹,通向地下维修口。盖板掀开了,黑洞洞的入口冒着冷气。
信号接收器再次震动。这次是强频率波动,来自地下深处。对方可能正在尝试建立新的传输通道。
他蹲下检查盖板边缘,发现一枚掉落的电池残片。型号是军规级加密通讯模组专用的。这种东西不在标准配发清单里,只能私下获取。
也就是说,李哲不是一个人行动。他背后有人接应,而且装备来源不简单。
陈渊把残片收进工具包,拿起照明模块绑在手腕上。深吸一口气,顺着维修梯往下爬。
梯子锈迹斑斑,踩上去吱呀作响。爬了约十五米,到底部。眼前是一条狭长通道,墙面布满冷凝水,地面湿滑。
红点重新出现在目镜上。距离一百米,静止不动。
他放慢脚步,贴着右侧墙壁前进。左手握紧照明模块,右手随时准备拔枪。
通道尽头是个小型机房。门虚掩着,里面有微弱蓝光闪烁。那是数据终端启动的标志。
他停在门外五米处,屏住呼吸。
门缝里传出按键声。很快,一段加密频段被激活。信号强度不断提升,显然是在准备外传。
不能再等了。
陈渊握紧扳手,一脚踹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