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光网”初具雏形,外部攻击暂告一段落之际,张小慧这份关于“内部蛀虫”的报告,不亚于在陆彬紧绷的神经上引爆了一颗深水炸弹。
外部狂风骤雨未能撼动的联盟,其根基竟从内部出现了细微的裂痕。
“吃空饷……”陆彬低声重复着这三个字,指尖在冰冷的桌面上轻轻敲击。
十一年的创业史,打造成全球领先的科技研发集团股份公司,业务遍布全球137个国家和地区。
老董事长约翰史密斯先生、刘志强先生、张建国先生,三位合伙人,秉持信任是比任何技术协议都重要的基石。
尤其是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公司上下同心,勒紧裤腰带保障员工和知识传递网络。
如今却发现有人利用特殊时期的监管疏漏中饱私囊,这不仅是经济损失,更是对联盟核心价值的背叛。
“我们刚刚抵御了外部的全面冰封,现在内部的腐蚀必须立刻清除。”
陆彬在核心团队紧急会议上,语气前所未有的冷峻,“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这不是简单的财务审计,这是一场关于我们灵魂的‘消毒’行动。”
“风雷计划”即刻启动。
冯德·玛丽副董事长放下了手头所有应对金融市场的任务,亲自挂帅。
这位以优雅和铁腕着称的金融家,此刻眼神锐利如鹰。
她深知,此事若处理不当,不仅会浪费宝贵的资金,更会严重挫伤那些在逆境中依然坚守的忠诚伙伴的士气。
甚至可能被“命运理事会”抓住把柄,再次发动舆论攻击,诋毁联盟的清廉与公正。
审计部门组成的特别行动组,被赋予了最高权限。
他们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像一群无声的猎手,分成数路,悄然奔赴报告提及的重点区域。
第一站,东欧某国分公司。
表面上,业务报告井然有序。
但冯德·玛丽带来的团队直接切入核心,核对 payroll(工资单)与实际考勤、工作成果的匹配度。
他们利用李文博团队提供的数据交叉分析模型,迅速锁定了几个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只有打卡记录、却没有任何实质性项目进展或线上协作痕迹的“幽灵员工”。
这些身份与当地某个与“命运理事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掮客公司有关。
第二站,南亚某重要枢纽。
这里的问题更为隐蔽。
分公司负责人是位早期加入的“老臣”,业务能力突出,但也居功自傲。
他以“维持本地关系”为名,虚设了几个顾问岗位,供养着当地几个有势力家族的闲散人员。
审计组到来时,他还试图用过去的功劳和复杂的本地人情网络来搪塞。
面对这些情况,冯德·玛丽展现了雷霆手段。
在东欧,她直接联系了当地合规部门,以“涉嫌商业欺诈”为由报警,并迅速切割与涉事掮客公司的所有联系,清理门户,毫不留情。
在南亚,她顶着“破坏本地关系”的压力,与那位“老臣”进行了长达六小时的闭门谈话。
没有人知道谈话的具体内容,但最终,那位负责人面色灰白地交出了辞职信,并全额退回了被挪用的资金。
他所维护的“关系”,由沃克动用自己的中东网络,找到了更高层级、更可靠的合作对象接手,确保了业务的平稳过渡。
“风雷计划”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
过程中,有被清理者发出威胁,有不明来源的谣言试图将正当审计扭曲成“内部清洗”、“排除异己”,甚至有人试图向媒体泄露经过剪辑的内部通讯记录。
但这一次,陆彬和团队吸取了教训。
在“风雷计划”启动的同时,“回声计划”同步跟进。
艾伦的团队制作了内部通报视频,以匿名方式(保护举报者和避免对号入座)清晰地展示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类型、处理依据和结果。
向全体成员传递了“零容忍”的明确信号,也赢得了绝大多数正直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冰洁则协调各地“根系伙伴”,让他们了解公司正在进行的自我净化,避免被外部的谣言所误导。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风雷计划”像一场凌厉的内部风暴,刮走了腐坏的枝叶,也让整棵大树的根系扎得更深、更牢。
被保留下来的员工和合作伙伴,感受到了联盟维护公正和效率的决心,归属感和责任感不降反升。
那些虚耗的资源被重新投入到一线,特别是加强了对肯尼亚、印度尼西亚等被污名化地区伙伴的实质支持。
霍顿在目睹了审计数据的精准分析后,甚至从中获得灵感,为量子加密协议增加了基于行为模式的内部风险预警模块。
陆彬再次站在全息地图前。
代表内部风险的黄色警示灯在一些区域闪烁后,逐渐熄灭。
而代表外部危机的红点周围,那些蓝色的光点因为内部环境的净化而显得更加纯粹、明亮,彼此连接的光线也愈发粗壮、稳定。
他意识到,真正的强大,不仅仅是能抵御外部的风暴,更是拥有刮骨疗毒、自我更新的勇气。
这个冬天,他们不仅在对抗外敌中连接成“光网”,更在清除内患的过程中淬炼了灵魂。
冬天的故事,进入了更深的层次。
联盟在内外交织的考验中,正变得前所未有的坚韧与清醒。春天的边界,似乎又近了一寸。
就在“风雷计划”的成功经验在联盟内部凝结成新的组织智慧时,其示范效应已开始跨越组织边界,悄然向外扩散。
冰洁在与二姐罗颖的加密视频通话中,详细讲述了“风雷计划”从启动到攻坚,再到巩固成果的全过程。
屏幕那头的罗颖,作为深圳印刷包装集团的掌舵人,神情从最初的关切逐渐变为严肃的思索。
“我们一直以为,家族企业血脉相连,管理上可以更‘人性化’一些,”罗颖沉吟道,“但听了你们的情况,我发现‘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尤其是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业务波动大,一些管理上的模糊地带确实可能存在隐患。”
很快,深圳印刷包装集团内部,一场以“提质增效、夯实根基”为名的内部审查悄然启动。
虽然没有“风雷计划”那般雷霆万钧,但其核心精神一脉相承——主动发现问题,绝不姑息迁就,旨在维护企业的健康肌体。
这表明,“虹光”联盟所秉持的透明、公正原则,正通过其成员的人际网络,影响着更广泛的中国民营经济生态。
几乎同时,在欧洲的张晓梅,也通过安全线路与远在福建石狮的夫君谢刚董事长进行了深入交流。
她不仅通报了“风雷计划”的情况,更分享了冯德·玛丽处理南亚“老臣”问题时展现的智慧与决断——既要坚守原则。
也要妥善处理好后续的“本地关系”,确保业务不停摆、人心不涣散。
谢刚领导的石狮制衣集团,作为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在全球公共卫生事件中承受了巨大压力,管理复杂度极高。
他立刻意识到,联盟面临的内部挑战,在传统制造业中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甚至更为隐蔽。
他迅速责成人力资源和财务部门,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启动了一场针对“效率与编制优化”的专项自查。
重点核查项目外包、临时工管理等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旨在堵住任何可能存在的资源流失,确保企业在寒冬中能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这些发生在联盟外部的、自发性的响应,形成了一股无声的浪潮。
陆彬在得知这些情况后,对核心团队说道:“看到吗?我们所坚持的,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生存。”
“当我们勇敢地刮骨疗毒,我们所展现出的这种对诚信和效率的极致追求,本身就会成为一种力量,影响我们的伙伴,甚至影响我们伙伴的伙伴。”
“这不再是简单的商业联盟,这是一种价值共同体的共鸣。”
“命运理事会”或许能发动舆论攻击,能策动金融绞杀,但他们无法复制这种由内而外生发的、基于共同信念的自我净化与凝聚力。
当对手还在利用人性的贪婪与制度的漏洞时,“虹光”及其辐射网络,正在尝试构建一个以信任为基石、以监督为保障、更具韧性的新型组织形态。
冬天的故事,因“风雷计划”而增添了深刻的注脚。
联盟不仅清除了内部的隐患,其行动所激发的正向涟漪,正在更广阔的天地间荡漾开来,悄然加固着应对未来更大风暴的堤坝。
春天的边界,在价值共鸣的微光中,似乎又变得清晰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