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田里优化培育出的第一批粟种,终于迎来了关键的收获时节。老农官带着几个绝对可靠的徒弟,几乎是日夜不休地守在田边,像呵护眼珠子一样照料着这些珍贵的禾苗。当沉甸甸、金灿灿的粟穗终于压弯了禾秆,空气中弥漫着浓郁谷物香气时,老农官颤抖着手,亲自下田,小心翼翼地收割、脱粒、称重。
结果远超所有人最乐观的估计!亩产竟比黑石城以往最好的年景,高出了将近七成!而且粟米颗粒饱满硕大,色泽金黄,质地紧密,煮熟后香气扑鼻,口感软糯,远胜寻常粟米!
“天佑黑石城!天佑城主啊!”老农官捧着一把金黄的新粟米,老泪纵横,激动得语无伦次,“这……这简直是神粮!神粮啊!若是……若是能推广开来,咱们黑石城,就再也不用看天吃饭,再也不用为军粮发愁了!”
消息被严格封锁,只有凌风等核心几人知晓。凌风亲自查看了收获的粮食,捻起几粒放入口中咀嚼,感受着那充沛的能量和优质的口感,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粮食,是根基中的根基。有了高产的良种,黑石城的战争潜力和抗风险能力,将得到质的飞跃。
他立刻下令,将这批收获的粟种全部作为种子,在更加隐蔽、守卫更森严的区域内,进行第二轮扩大种植。同时,指示老农官开始系统记录这种新粟种的生长习性、抗病虫害能力、以及对不同土质的适应性,为未来的大规模推广积累数据。
几乎与此同时,医师坊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利用优化后的“金纹”地锦草和血参等药材配制出的新型金疮药和补血散,经过在伤员身上的谨慎试用,效果惊人!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感染率大幅下降,重伤员的存活率和恢复速度也显着提升。首席医师兴奋地报告,这种新药若能普及,黑石城军队的持续作战能力和伤员归队率将提升一个档次!
凌风下令,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小规模量产新型药剂,优先配发给精锐部队和伤员。同时,继续在灵泉空间内优化和培育更多种类的药材。
农业和医药上的突破,如同给黑石城这架战争机器注入了更强劲、更持久的动力。但凌风的目光,并未仅仅停留在城内。北凉阿古拉的主力虽暂退,但游骑依旧在荒原上游弋,威胁并未解除。云州高万山的态度暧昧,朝廷的封赏也迟迟未至实质阶段。黑石城不能坐等,必须主动布局。
这一日,凌风秘密召见了暗影军团的指挥官和几名最精干、最擅长伪装潜伏的老斥候。
“北凉新败,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凌风摊开一幅简陋的北凉势力分布草图(根据俘虏口供和零星情报拼凑),“阿古拉此次损兵折将,在其部落内部,定然有人不服。与其坐等他们再次整合来犯,不如……我们主动给他们添点乱子。”
他指向草图上的几个标记点:“这几个小部落,据说与阿古拉所在的狼部素有嫌隙,或因草场,或因战利品分配。阿古拉此次出征,似乎也未尽全力支援他们。你们想办法,潜入进去,散播消息。就说阿古拉为报私仇,不惜耗尽部落青壮攻打黑石城,导致损失惨重,却将战利品(虚构的)独吞,且准备追究这几个部落‘支援不力’之罪。”
一名老斥候眼中精光一闪:“城主的意思是……离间?”
“不止是离间。”凌风淡淡道,“若能挑起他们之间的摩擦,甚至小规模冲突,让阿古拉后院起火,无法全力南顾,那是最好。即便不能,也要在他们心里埋下猜忌的种子。此外,留意北凉王庭的动向。阿古拉如此大败,王庭那边,难道就没人想趁机做点文章?”
“明白!”暗影指挥官冷然应道,“属下会挑选最合适的人手,扮作行商或流浪牧民,潜入散布消息,并伺机接触对阿古拉不满的贵族。”
“记住,安全第一。事不可为,即刻撤回。”凌风叮嘱道。
几日后,数名精于伪装的暗影士兵和斥候,带着特定的任务和足够的金银,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黑石城北方的荒原之中。他们像水滴融入沙漠,将带着精心编织的流言和试探,去搅动北凉那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局势。
与此同时,凌风又给老拐下达了一项新的指令:“加大对西荒黑石峒的贸易力度,特别是粮食和布匹的供应。可以适当优惠,甚至……可以尝试用我们新产的粟米(普通品质的)与他们交换一些特产。要让黑石峒切实感受到,与我们结盟的好处,远大于畏惧北凉的威胁。必要时,可暗示,若北凉再来,我黑石城愿与黑石峒协同作战,共分战利品。”
老拐心领神会:“风哥儿这是要牢牢拴住西荒这个盟友,让阿古拉不敢轻易分兵西顾?”
“嗯。”凌风点头,“北线埋钉子,西线固盟友。双管齐下,方能让我黑石城获得更长的喘息时间,专心发展内政,积蓄力量。”
一系列隐秘而富有远见的布局,在凌风的谋划下悄然展开。黑石城如同一棵努力扎根的树,一方面在内部催生着更强大的生命力(新粮种、新药材),另一方面则将根系(暗影)和枝蔓(贸易盟友)悄悄向外延伸,试图从外部环境中汲取养分,并构筑起一道隐形的屏障。
就在凌风于北疆暗中落子布局之际,远在数千里外的京城,关于黑石城功赏的争议,也终于到了尘埃落定的时刻。
金銮殿上,关于北疆黑石城镇守使凌风力挫北凉主力的封赏议案,经历了数轮激烈的争论。以兵部尚书和部分御史为首的“主赏派”,力陈黑石城之战意义重大,提振国威,凌风以弱胜强,功勋卓着,当重赏以激励边军。而以户部侍郎和部分阁臣为首的“缓赏派”,则揪住黑石城“擅开边衅”、“与番部往来过密”、“军械制式存疑”等细节,认为赏赐过重恐助长边将骄矜,宜先行核查,再行定赏。
双方引经据典,争论不休。最终,还是年轻皇帝听取了钦差御史李文斌的详细禀报后,一锤定音:黑石城之功,确凿无疑,当赏!然,边将年轻,骤登高位恐非福,宜厚赐财物,擢升虚衔,以观后效。
圣旨下达:擢升凌风为从四品明威将军(散官,荣誉高于实职),赏银五千两,绢帛千匹,赐御酒百坛。阵亡将士抚恤、立功将士赏赐,由兵部核拨。另,着北疆行营及云州郡守府,核查黑石城兵额防务,酌情补充军械粮秣。
这份赏格,可谓恩威并施。擢升的明威将军是散官,地位尊崇,却无实际兵权和辖地,更多是荣誉性质。赏赐的财物颇为丰厚,足以显示皇恩浩荡。但最后那句“核查兵额防务,酌情补充”,却留下了极大的操作空间,也将皮球踢给了北疆行营和云州郡守府。
消息通过六百里加急,传至北疆,再由云州郡守府派员,送达黑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