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城门楼上的“魏”字大旗被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季汉的“汉”字大旗,猩红底色配上明黄流苏,在初秋的风里猎猎作响。诸葛亮披着一件素色鹤氅,站在城头最显眼的位置,目光掠过脚下绵延的黄河,又望向东方洛阳的方向,眉头虽未完全舒展,眼底却藏着几分不易察觉的亮意。
“丞相,曹真将军仍在驿馆闭门不出,司马懿倒愿意见您,此刻正在偏厅候着。”马谡轻步上前,声音压得极低。他如今穿了一身银甲,腰悬佩剑,比起几年前街亭时的毛躁,此刻言行间多了几分沉稳,只是提到曹真时,语气里仍带着点犹豫——毕竟这位曹魏宗室大将,昨日还被士兵绑着推到帐前,脖子梗得像块硬骨头。
诸葛亮缓缓转过身,指尖在城垛上轻轻敲了两下:“先去见仲达吧。曹子丹(曹真字)性子刚直,得给他点时间缓一缓。”说罢,他又看向一旁的姜维,“伯约,你带五百陷阵营士兵,去巡查潼关以西的粮道,昨日探子来报,有小股魏军散兵在半路劫掠粮草,务必一网打尽,别让这些杂事扰了大局。”
姜维拱手应下,转身快步离去。不一会儿,高顺便带着一队披着重甲、手持长戟的陷阵营士兵赶了过来,甲叶碰撞声整齐划一,走在石板路上像一阵沉闷的惊雷。高顺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对诸葛亮抱了抱拳,一句“末将遵令”便领着手下出发——这位将军向来话少,却总能把事办得妥妥帖帖,诸葛亮看着他的背影,暗自点头:有高顺在,粮道这块心头大石算是落了一半。
偏厅里,司马懿正坐在案前喝茶,面前的茶盏已经凉了,他却没动几口。见诸葛亮进来,他连忙起身行礼,姿态放得极低,却又不失分寸。诸葛亮笑着摆手:“仲达不必多礼,坐吧。如今潼关已归我汉,你我虽曾为敌,今日却也能坐下来好好聊聊。”
司马懿坐下后,目光在诸葛亮脸上转了一圈,才缓缓开口:“丞相用兵如神,懿佩服。只是不知丞相接下来打算如何处置我等降将?”他这话问得直接,毕竟曹丕还在洛阳,他们这些降将的处境实在微妙,若是诸葛亮要杀他们立威,此刻也没什么反抗的余地。
诸葛亮端起桌上的茶壶,给司马懿重新斟了杯热茶:“仲达放心,我季汉向来不杀降将。曹子丹是宗室,不愿归降也无妨,我会派人把他送到成都,陛下自会善待;至于仲达,你有经天纬地之才,若愿为兴复汉室出力,我必向陛下举荐,让你一展所长。”
司马懿闻言,手指在桌案下轻轻攥了攥。他不是没想过归降,只是曹丕虽病重,曹魏根基仍在,此刻表态太早,万一后续有变故,反而两头不讨好。他沉吟片刻,才道:“丞相美意,懿心领。只是懿如今刚归降,若立刻任职,恐难服众,不如让懿先在军中当个参军,为丞相出出谋划策,也算略尽绵薄之力?”
这话说得进退有度,诸葛亮自然明白他的心思,也不勉强:“也好,那就委屈仲达暂任参军,日后若有建功,再行提拔便是。”
两人又聊了些潼关的防务,司马懿果然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比如在黄河渡口增设岗哨、加固潼关内侧的城墙等,都是实打实的有用主意。诸葛亮一一记下,心里暗忖:司马懿这人才,若能真心为汉所用,日后北伐必能少走许多弯路。
正说着,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赵云掀帘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捷报,脸上带着笑意:“丞相,好消息!子龙将军(此处为赵云,避免混淆)从汉中送来消息,张飞将军已率三万兵马赶到潼关外围,如今正在十里坡扎营,特意让我来问您,何时能出兵洛阳!”
诸葛亮接过捷报,快速扫了一遍,忍不住笑了:“翼德还是这么急脾气。”他抬头看向司马懿,“仲达,你觉得此刻进兵洛阳,可行吗?”
司马懿愣了一下,没想到诸葛亮会突然问他,略一思索便答道:“回丞相,此刻进兵洛阳,有利有弊。利在曹丕病重,洛阳城内人心惶惶,我军新胜,士气正盛;弊在洛阳城高池深,且曹魏还有徐晃、曹休等将领在东线和北线,若我军久攻不下,恐遭夹击。更重要的是,东吴孙权刚攻了合肥,此刻说不定正盯着我们,若见我军主力陷在洛阳,难保不会再生事端。”
这番分析和诸葛亮的想法不谋而合。他点了点头,对赵云道:“你回复翼德,让他先在十里坡休整,顺便帮着加固潼关的防御。洛阳之事,需从长计议,不可冒进。”
赵云应声离去后,诸葛亮又和司马懿聊了半个时辰,才让侍从送他回驿馆。刚走出偏厅,就见马谡急匆匆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卷竹简:“丞相,成都来的急报!陛下说甘皇后和皇子刘永身体违和,想让您派个太医回去,另外,关将军从荆州送来消息,说东吴陆逊最近在江夏一带调动水军,似有异动,让咱们多加留意。”
诸葛亮接过竹简,眉头瞬间皱了起来。甘皇后和皇子违和是大事,成都的太医虽多,但陛下特意开口,肯定是放心不下,得派个最得力的去;而荆州那边,陆逊调动水军,到底是针对曹魏,还是针对季汉,现在还说不准——孙权这人,向来是见风使舵,不得不防。
“这样,”诸葛亮很快拿定主意,“你去驿馆找太医院的李太医,让他即刻收拾行装,带两名助手回成都,就说是我的命令,务必照顾好皇后和皇子。另外,你再给关将军写封信,告诉他潼关这边一切安好,让他加强江夏方向的防务,若陆逊有异动,先派人探查清楚,不要轻易出兵,等我这边有消息再做决断。”
马谡一一记下,刚要转身,又被诸葛亮叫住:“对了,你再去看看曹真将军,给他送些上好的伤药和点心,就说我知道他心里不痛快,但我季汉待人以诚,绝不会亏待他和他的部下。”
马谡应声而去后,诸葛亮独自站在庭院里,看着天上渐渐西斜的太阳,轻轻叹了口气。拿下潼关,虽说是打通了通往洛阳的门户,但后续的麻烦事一点也不少:曹魏的反扑、东吴的野心、成都的后方、还有军中将士的休整……每一件都得考虑周全。
不过,当他想起刚才在城头看到的景象——士兵们正在帮百姓修补被战火损坏的房屋,街面上已经有小贩开始摆摊,孩子们在路边追着玩闹——心里又安定了不少。百姓要的,不过是安稳日子,只要季汉能给他们这个,就算前路再难,也总有走下去的底气。
而此时的洛阳城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曹丕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得像纸,呼吸微弱。曹休、陈群等大臣围在床前,一个个愁眉苦脸。就在刚才,潼关失守的消息传了回来,曹丕听完后一口气没上来,差点昏过去,此刻好不容易缓过来,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陛下,”曹休硬着头皮开口,“潼关已失,诸葛亮的大军随时可能杀到洛阳,您看,咱们是不是该迁都许昌,暂避锋芒?”
曹丕缓缓睁开眼,眼神里满是不甘,他张了张嘴,声音细若蚊蚋:“不……不能迁……洛阳是曹魏的根基……一迁,人心就散了……”
陈群在一旁附和:“陛下说得对,迁都之事万万不可。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调徐晃将军从荆州回援,再让并州的田豫将军率军南下,两路夹击,或许能夺回潼关。”
曹丕轻轻点了点头,又指了指旁边的太子曹叡,意思是让他们辅佐太子。曹休、陈群等人连忙跪下领命,心里却都清楚,曹丕这身体,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洛阳城的阴影里,一名穿着粗布衣服的男子悄悄溜出城门,快马加鞭朝着潼关方向跑去。他怀里揣着一封密信,信封上写着两个字:“密呈诸葛丞相”——这是洛阳城里的汉室旧臣,偷偷给诸葛亮送的消息,里面详细写了洛阳城内的兵力部署和曹丕的病情。
夜色渐浓,潼关的城楼上亮起了火把,连成一片温暖的光海。诸葛亮站在城头,看着东方洛阳的方向,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慢慢酝酿。而他能做的,就是做好万全准备,迎接这场决定天下命运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