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领了将令,与江东将领徐盛、丁奉合兵一处,乘快船连夜奔赴濡须口。江风凛冽,战鼓催征。
徐盛、丁奉二人,本是周瑜麾下骁将,对这位空降的“客将”赵云,心中难免存有几分比较之意。丁奉更是直言:“赵将军,那张文远勇冠三军,非比寻常,将军虽勇,还需小心为上。”
赵云只是淡然点头:“多谢丁将军提醒,云自当谨慎。”
船至濡须口,已是次日拂晓。只见江岸边烟火未熄,喊杀声震天。张辽率领的曹军骑兵,凭借其强大的冲击力,已连续冲破江东军数道防线,陈武部虽拼死抵抗,却已显败象,阵型被压缩在濡须坞核心区域,岌岌可危。
张辽手持长刀,坐骑骏马,在阵前来回驰骋,指挥若定,其声如雷:“儿郎们!破此营寨,直捣江东!让碧眼小儿知道我等的厉害!”
“赵将军,情况危急,如何破敌?”徐盛焦急问道。
赵云观察战场形势,目光锐利如鹰。他看出张辽虽猛,但其部队连续作战,已成疲态,且为了追求速度,多是轻骑,防护不足。而己方虽是步卒为主,但以逸待劳,更兼白毦兵乃天下精锐,装备精良。
“二位将军,”赵云沉声道,“张辽气势正盛,不可正面硬撼。请徐将军率部多张旗帜,擂鼓呐喊,从正面佯攻,吸引其注意力。丁将军率本部,沿江边芦苇丛悄悄迂回,攻击其侧翼。云自领白毦兵,直插其阵后,断其归路!三面合围,可破张辽!”
徐盛、丁奉见赵云部署井井有条,心中暗服,当即依计而行。
刹那间,徐盛部鼓声大作,旗帜招展,从正面压上。张辽见江东援军已到,却不以为意,大笑:“援兵又如何?不过是土鸡瓦狗!” 挥军迎击。
就在两军即将接触之际,丁奉部突然从侧翼芦苇荡中杀出,猛攻张辽军腰部。曹军阵脚微乱。
张辽临危不乱,正要分兵抵挡,忽闻后军一阵大乱!只见一支白衣白甲的精锐部队,如同利刃般切入曹军后阵,为首一将,白袍银枪,勇不可挡,正是赵云!他所到之处,曹军人仰马翻,竟无人能挡其一合!
白毦兵紧随其后,结阵而进,刀劈枪刺,配合默契,瞬间将曹军后阵搅得天翻地覆!
“常山赵子龙在此!张辽休走!”赵云一声清啸,直取张辽后心!
张辽大惊失色,他万没想到赵云会出现在此地,而且如此悍勇!前有徐盛,侧有丁奉,后有赵云,三面受敌,军心顿时崩溃!
“撤!快撤!”张辽当机立断,率亲兵奋力杀开一条血路,向江边停靠的船只败退而去。曹军见主将败走,更是兵无斗志,四散奔逃。
赵云、徐盛、丁奉三路合击,追杀十余里,斩首俘获无数,张辽只带着少数残兵狼狈登船北逃。
濡须口之围遂解。
战后,徐盛、丁奉对赵云心服口服,执礼甚恭:“今日方知子龙将军之勇略!若非将军神机妙算,悍勇绝伦,我等恐难敌张辽虎狼之师!”
消息传回京口,孙权大喜过望,对刘备更是另眼相看。周瑜得知战况,沉默良久,心中对刘备集团的忌惮更深,但眼下曹操威胁在前,也只能将某些心思暂且按下。
经此一役,赵云之名,威震江东!孙刘联盟,因这场并肩作战的胜利,得到了一次意外的巩固。而刘备在京口的处境,也变得更加安全,甚至……赢得了某些人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