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博匆匆离去时那句“出乎意料的方向”,像一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子,在与会者心中激起了层层不安的涟漪。内部鼹鼠的阴影并未散去,反而因为调查指向的模糊而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然而,林枫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更不能因噎废食。军事斗争的步伐不会因内部的隐忧而停滞,相反,唯有加快自身战术的进化和实力的提升,才能以更强的姿态应对内外挑战。
“特战+”的理念在复盘会上得到了初步认同,但如何将这一概念从纸面落到实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是摆在面前更紧迫的任务。林枫决定,不再停留于讨论,而是要立即组织一次小规模的、实验性的合成演练,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这一全新的作战模式。
演练地点选在了黑龙沟附近一片相对封闭、地形复杂的区域,这里兼具山地、丘陵、林地和小片开阔地,能模拟多种战斗环境。参演部队包括:以惊蛰小队残存骨干为核心、补充了新选拔队员重新组建的惊蛰分队(暂由伤势未愈但坚持参与的雷鸣指导);王猛抽调的一个主力步兵连;赵小山带领的一支熟悉当地地形的区小队;以及由老韩协调派出的一个兵工厂技术支援小组(携带了试验性的通信中继设备和少量新式爆炸物)。
林枫亲自担任演练总指挥,周文博在忙于内部调查的同时,也派了政工干部参与,负责记录和评估部队在协同作战中的思想动态和组织效能。
演练的背景设定为:一股“敌军”(由另一个主力连扮演)占据了一处名为“野狼峪”的险要高地,并建立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通信枢纽。红军(合成演练部队)的任务是在规定时间内,拔除该据点,瘫痪其指挥通信。
按照传统的战法,要么是主力部队正面强攻,付出巨大代价硬啃;要么是依靠小股部队偷袭,但风险极高且成功率难以保证。
而这次,林枫要求他们实践“特战+”模式。
演练开始前,林枫召集了所有参演单位的指挥员,再次明确了协同要点:“这次不是惊蛰分队唱独角戏,也不是主力连包打天下!我们要把彼此的优势拧成一股绳!惊蛰分队,你们的任务是前期侦察、渗透,为炮兵(用掷弹筒和迫击炮模拟)提供精准坐标,并在总攻时负责拔除最关键的火力点和通信中枢!主力连,你们是正面吸引和最终解决战斗的铁拳,但要学会根据特种分队提供的情报调整进攻节奏和重点!区小队,你们负责外围警戒、设置疑兵、甚至利用土工作业配合佯动!技术小组,你们要确保通信畅通,尤其是在复杂地形下的中继保障,并随时提供爆破技术支持!”
命令下达,各部迅速行动。
重新整编的惊蛰分队,在雷鸣的遥控指挥和新任代理队长(一名原惊蛰老队员)的带领下,如同幽灵般率先潜入演练区域。他们不仅侦察“敌军”的明哨暗堡,更利用林枫强化的测绘技能,精确标定了各个工事和疑似指挥所的位置,甚至通过捕捉“敌军”无线电信号,大致判断出了其通信枢纽的方位。
这些宝贵的情报,通过技术小组架设的临时中继站,源源不断地传回位于后方的林枫指挥部。
王猛的主力连根据这些实时情报,没有再像以往那样盲目展开冲锋,而是有针对性地进行战术机动,占据有利进攻出发阵地,并用精准的迫击炮火力(训练弹)对惊蛰分队标记的目标进行“拔点”作业。
赵小山的区小队则在外围大张旗鼓地活动,制造多处佯攻迹象,成功地吸引了“敌军”部分兵力和注意力。
当总攻发起时,局面已然不同。惊蛰分队在“敌军”因炮火和佯攻而出现混乱之际,从意想不到的悬崖峭壁位置秘密渗透至其阵地核心区域,率先“炸毁”了通信枢纽,并用手语和微型信号灯引导主力连向防御最薄弱处猛攻。
主力连在进攻中,也不再是简单的波浪式冲锋,而是以班排为单位,组成一个个小型的突击集群,在惊蛰分队清除关键火力点后,迅速突入,分割歼“敌”。区小队则趁机从侧翼压上,扩大战果。
整个攻击过程行云流水,各兵种配合默契,虽然过程中仍有不少瑕疵和磨合问题,但展现出的高效和低伤亡(模拟),让所有观摩者都感到眼前一亮!
演练结束后,参演和观摩人员齐聚一堂进行总结。
王猛第一个兴奋地发言:“他娘的,这么打确实带劲!以前咱们冲山头,全靠一股血性,伤亡大不说,还不一定冲得下来。今天这仗,感觉脑子清楚了,力气也使在了刀刃上!惊蛰的兄弟把鬼子的眼睛先戳瞎了,咱们再上去揍,痛快!”
赵小山也激动地说:“咱们区小队以前就是打游击、放冷枪,没想到还能这么配合主力打仗!感觉咱们也成了正经八百的战斗力了!”
新任的惊蛰代理队长则反思道:“我们以前太独了,总觉得靠自己就能解决问题。现在明白了,没有主力的正面压力,没有地方武装的配合牵制,我们渗透进去也是孤军,风险太大。以后的情报共享和协同动作,还需要更多训练。”
技术小组的负责人则提到了通信中继设备在复杂山地的不稳定性,以及技术保障人员需要更贴近前沿的问题。
林枫认真听着每个人的发言,心中欣慰。这次演练虽然粗糙,但成功地验证了“特战+”理念的可行性,也暴露出了一些具体的技术和协同问题,这为下一步的改进提供了明确方向。
“同志们,这就是战术的进化!”林枫总结道,“我们不再依靠单一的兵种或个人英雄主义,我们要打造的是一个体系,一个由精兵、主力、地方武装和技术保障共同构成的、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作战体系!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训练和实战中,我们要不断磨合,不断创新,让这种‘特战+’模式,成为我们克敌制胜的又一法宝!”
就在大家对演练成果感到鼓舞,对“特战+”未来充满期待之时,周文博再次出现在了会场门口。他的脸色比离开时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沉重。
他没有立刻打扰总结会,而是等到会议结束,人员开始散去时,才快步走到林枫身边,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道:
“林工,调查有重大进展……那台异常电台在关键时间段的最后接触者,范围已经缩小到三人。经过初步的背景核查和行踪比对……其中一人的嫌疑,非常大。而且,这个人……与我们刚刚演练中某个环节的关键人员,有直接关联。”
林枫的心猛地一沉,刚刚因演练成功而产生的些许振奋瞬间荡然无存。他看向周文博,用眼神询问。
周文博极其轻微地点了点头,吐出了一个名字。
听到这个名字,林枫的瞳孔骤然收缩,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真正震惊和难以置信的神情。怎么会是他(她)?这怎么可能?
战术的进化刚刚迈出第一步,但来自内部的致命威胁,却已悄然逼近了这新生的体系核心。这个潜伏在身边的影子,其身份和目的,远远超出了他们最初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