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名“惊蛰”小队预备队员的名单确定,标志着黑龙沟基地的训练进入了全新的阶段。入选的战士们在短暂的兴奋过后,很快意识到,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林枫为他们准备的,是一套融合了现代特种兵训练理念、又结合了当下现实条件的“地狱”式训练方案。
训练开始前,林枫和王猛、赵指导员一起,对八名队员进行了训话。王猛强调了“惊蛰”小队的特殊使命和极高要求,赵指导员则着重讲了纪律和忠诚。最后,林枫走到队伍前,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充满期待又略带紧张的脸。
“同志们,‘惊蛰’这个名字,意味着不动则已,一动则石破天惊。”林枫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但惊雷炸响之前,是漫长的积蓄和压抑。你们被选拔出来,不是因为你们已经足够强,而是因为你们有变强的潜力。”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变得严峻:“从明天开始,你们将接受为期七天的高强度训练。这七天,没有军衔高低,只有教官和学员。我会把你们每个人逼到极限,甚至超越极限。有人可能会受伤,有人可能会坚持不住选择退出。现在,如果有人想退出,还来得及。”
队伍一片寂静,八双眼睛里只有坚定,没有退缩。
“很好。”林枫点了点头,“记住,你们是一个整体。一人生病,全家吃药。一个人的失败,就是整个小队的失败。训练场就是战场!解散,明天拂晓,训练场集合!”
“地狱周”的第一天,在黎明前最深的黑暗中开始。尖锐的哨声划破寂静,队员们被要求全副武装,五分钟内集合完毕。迎接他们的第一个科目,是极限山地越野。路线比选拔时更长、更险,负重也增加了。
林枫骑着唯一的一匹骡子(用来驮运物资和充当移动指挥点),和王猛一起跟在队伍后面。他不仅记录时间,更仔细观察每个人的状态:赵虎依旧冲在前面,但似乎有些过于急躁;刘大脚步伐轻灵,善于分配体力;黑娃沉默地跟在后面,节奏稳定;王小川略显吃力,但咬牙坚持。
越野之后,几乎没有休息,立刻转入障碍训练。林枫利用沟内的自然地形,设置了泥潭、高墙、绳网、独木桥等障碍。队员们必须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连续通过所有这些障碍。泥潭中,有人摔倒,呛了泥水,挣扎着爬起;高墙前,体力稍差的队员需要战友托举才能翻越。
“快!快!鬼子会在后面等你吗?”林枫的催促声毫不留情。孙老蔫年纪最大,翻越高墙时明显吃力,赵虎和另一名战士立刻返身,合力将他推了上去。这一幕,被林枫看在眼里。
下午的训练更加严酷,是意志力的考验——抗干扰潜伏。队员们被要求分散潜伏在指定区域的草丛或石缝中,保持绝对静止。而林枫则带着几个老兵,在他们周围大声喧哗、敲打铁桶、甚至点燃潮湿的树叶制造浓烟,极尽所能地进行干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阳光暴晒,蚊虫叮咬。王小川的位置靠近一个蚂蚁窝,很快被叮得满身是包,但他死死咬着牙,一动不动。黑娃则像一块石头,连呼吸都微不可闻。然而,一名战士终因无法忍受烟熏咳嗽了一声,暴露了位置。
“全体都有!因为一人暴露,所有人,罚俯卧撑一百个!”林枫冰冷的声音传来。没有人抱怨,所有人默默爬出潜伏点,在灼热的地面上开始受罚。集体的惩罚,让“团队”的概念以最直接的方式烙进每个人的心里。
晚上,本以为可以休息,结果却是夜间定向越野和按图行进训练。在只有微弱星光的夜晚,队员们需要凭借简易地图和指北针,找到数个隐藏在山林中的目标点。这对他们的识图能力和心理素质是极大的考验。刘大脚在这方面如鱼得水,他主动承担起领头羊的责任,帮助其他队员辨认方向。
第一天的训练结束时,已是深夜。八名队员几乎是被拖着回到营地的,每个人都是满身泥污,筋疲力尽,连吃饭的力气都快没有了。沈月兰带着医疗队早已准备好,为他们处理水泡、擦伤和扭伤。
林枫和王猛巡视着营房,看着这些倒头就睡的战士,王猛有些心疼:“林枫,是不是太狠了点?第一天就这样……”
“排长,”林枫语气坚定,“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惊蛰’将来要执行的任务,比这残酷十倍。如果他们连这关都过不去,那就不配成为‘惊蛰’。”
王猛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他知道林枫是对的。
林枫走到营房外,看着漆黑的夜空。第一天的训练,暴露了不少问题:个别队员体能短板明显,团队协作尚显生疏,心理抗压能力也有差异。
然而,这只是“地狱周”的第一天。更残酷的考验还在后面。这种极限压榨式的训练,能否真正激发他们的潜能?会不会有人因承受不住而崩溃退出?这支被寄予厚望的利刃,能否在重压之下淬火成型,而非折断?
(第二卷 第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