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如期而至,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掠过圆明园的湖光山色。
因着雍正行动不便,圣驾今年未曾回銮,就在这园子里过冬。
雍正的身体在温太医的精心调理下,总算有了些起色。
虽仍不良于行,双腿如同废弃一般,但气力见长,已能靠着引枕坐上一个多时辰。
口齿也清晰了许多,不再似先前那般含糊。
一旦精神稍济,雍正便执意要挪至勤政殿处理政务、接见外臣。
那方寸之地,象征着至高权柄,他必须坐在那里,才能让天下臣工知晓,大清的皇帝,依然清醒地掌控着一切。
皇帝既已移驾勤政殿,安陵容作为后宫妃嫔,便再无比肩立于御座之侧,代传圣意的道理。
她极为识趣地收敛了那份煊赫的“代言”之权,退回贵妃应守的本分,只在皇帝传召或定时问安时,才踏入那处殿宇。
权力的交接无声无息,她却并无半分留恋,仿佛那段特殊时期的存在,只是情势所迫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然而,退居幕后,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
圆明园为夏宫,景致宜人,但其内务府建制远不如紫禁城完备,仓廪储备,尤其是过冬的炭火,向来不足。
早在秋风初起之时,她便早早吩咐内务府,务必在入冬前备足上好的红罗炭与银骨炭,数量要比往年多上三成。
并特意叮嘱,需额外预备一批足量耐烧的黑炭,以供下值宫人使用。
天气骤然转寒,一时间,园中各处温暖如春,宫人内监无不感念这份周全。
这份于细微处彰显的远见与权柄,比之站在御前,更显根基深沉。
鉴于圆明园殿宇分散,冬季值守更为辛苦。
安陵容亲自审阅了各处的人手安排。
她吩咐各宫将一些年老或体弱的宫人,从风雪较大的外围岗哨,调至室内或廊下当值。
又下令缩短户外值守的单班时间,增加轮换频次,并命御膳房每日熬制驱寒的姜汤,定点供应。
此令一出,宫人感泣,当差愈发尽心。
这些沉静从容的理政之风,许多都得益于眉庄昔日的言传身教。
眉庄言行举止向来遵循着最端庄得体的宫规典范。
安陵容在一旁静静看着,如何恩威并施,如何未雨绸缪,如何让底下人既敬畏又感念,这些本事,原不是与生俱来的。
如今眉庄仍在绮春园为太后侍疾,甄嬛的双生子年岁尚小需多加看顾,安陵容便主动将这些宫务揽在身上。
好在她们三人之间,早已不分彼此。
权柄在谁手中流转都是一样,如同一匹锦缎在三双巧手间传递,你绣一朵牡丹,我添几片绿叶,她缀上金边。
这般不计较得失的信任,在这深宫之中,才是最难得、最牢固的根基。
.
这日午后,细雪初歇,园中一片琼装素裹。
安陵容披着件杏子红的羽缎斗篷,揣着暖炉,踏着清扫出的小径,一路往碧桐书院来。
阶前的积雪早已被宫人扫净,还细心铺了层防滑的棕毯。
守在门外的槿汐见她来了,未及通传便已笑着打起帘子,融融暖意的气息扑面而来。
但见甄嬛只着一身家常的玉色绣折枝梅花锦袍,松松挽了个髻,正斜倚在窗下的暖榻上,含笑望着眼前并排放着的两个木摇篮。
弘瞻与灵犀裹在柔软的绫缎襁褓里,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正咿咿呀呀地挥舞着小手。
听得脚步声,甄嬛抬起头,见是她,眼中笑意更深,却不出声迎接,只转头对着摇篮里的两个孩子,声音软得能滴出水来:
“瞧瞧,是谁冒着雪来看我们啦?是香喷喷的容姨姨哦。”
安陵容闻言,眼底便漾开真切的笑意。
她快步走进内室,随侍的寒玉早已熟稔地上前,替她解下沾了些许寒气的大氅,又接过温热的手炉。
安陵容只觉周身一轻,便自顾自地走到榻边,极自然地挨着甄嬛坐下,仿佛回到自己宫中一般自在。
她俯下身,用指尖极轻地碰了碰灵犀粉嫩的脸颊,小家伙立刻咧开没牙的小嘴,发出“咯咯”的笑声。
她又伸手去逗弄弘瞻,握住他胡乱挥舞的小拳头。
“几日不见,好像又胖乎了些,”
安陵容语气里满是怜爱,侧头对甄嬛笑道,“灵犀这爱笑的性子,真真是随了姐姐。”
两个粉雕玉琢的婴孩在摇篮里咿呀作语,安陵容与甄嬛逗弄了一会儿,气氛宁馨。
半晌,安陵容语气温和地提起了正事:
“我今儿来,除了看看孩子们,倒真有一件要紧事想与姐姐商议。”
甄嬛见她神色认真,便也坐直了身子,笑道:“何事?妹妹但说无妨。”
安陵容道:“我记得二小姐玉妧的婚礼就在眼前,只是……玉娆妹妹与慎贝勒的婚期,似乎定在年后了?”
甄嬛点头:
“正是。日子是礼部循例拟定的,已然呈报御前用印。”
“姐姐,”安陵容的声音压得更低,“眉姐姐近日从绮春园回来,总是忧心忡忡,叹息说太后娘娘的风寒反反复复,入冬后精神越发不济,汤药进得艰难。眼下隆冬已至,寒气砭骨,只怕……”
她话未说尽,但那个“熬不住”的意思已明明白白。
甄嬛心中猛地一沉,她如何不知这其中关窍?
太后若真有个万一,国丧三年,天下禁婚嫁筵宴,玉娆的婚事便要生生耽搁下去。
“是这个理儿,”她声音也沉了下来,“三年时光,变数太多……确实夜长梦多。”
安陵容握住甄嬛的手,语气恳切:
“所以,还是赶在年前,风风光光地办了,方能安心。”
她顿了顿,看着甄嬛的眼睛,意味深长地补充道,
“我瞧着皇上近来虽精神见好,可一场大病终究伤了根基,大不如前了。说起来,我倒庆幸玉娆妹妹觅得慎贝勒这般良人,两情相悦,佳偶天成,不必踏入这深宫禁苑,看尽红颜未老恩先断的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