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宁心中满是感激,她站起身,向着青松道长行了一礼。
“道长的恩情,婉宁铭记在心。您不仅治好了我的旧疾,更指点了我的不足。这份机缘,我会一生珍惜。”
她抬起头,语气坚定地继续说道:
“道长放心,不管前路有多难,婉宁绝不会辜负今日所得,必定坚守初心。”
青松道长微微颔首,眼中透着欣慰与期许:
“望你坚守此心,不忘今日之言。他日若有所成,或感天地之气,可来武当山寻我。”
苏婉宁郑重应道:
“晚辈谨记。”
她辞别道长,轻轻推开厢房门。
沈师母已在外间静候多时,见她出来立即迎上前,目光在她身上轻轻一绕,便察觉到了那股与以往大不相同的气息。
“看来青松师弟这次,是把压箱底的功夫都传给你了。”
沈师母眼中漾开欣慰的笑意,轻轻握住她的手。
“既然选了这条路,就要走得漂漂亮亮的。师母在这儿,等着听你的好消息。”
苏婉宁心头暖意涌动,郑重地点头:
“师母的教诲,婉宁铭记在心。定不负您与道长的厚望。”
“好孩子。”
沈师母松开手,目光温柔却笃定,
“记住,无论你走得多远,师母这儿,永远亮着灯等你回家。”
与师母道别后,苏婉宁转身走向主会场。
还未进门,便听得场内人声隐约,茶香与墨香早已透过门扉萦绕鼻尖。这场国学研讨会,此刻正值最热烈的时分。
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围坐一桌,正为某处典籍注疏的细节讨论得兴致盎然。
苏婉宁一眼就望见了被众人簇拥在中央的姥姥。
她眉目舒展,神采奕奕,正执笔在宣纸上挥毫书写,笔势如行云流水,引来一片赞叹。
苏婉宁没有上前打扰,只静静站在人群外。倒是姥姥抬眼时瞧见了她,微微点头,示意她稍等片刻。
待这一番笔墨交流暂告段落,姥姥才含笑离席,朝她走来。
“研讨会还得再开一阵,我们这些老友难得一聚,怕是聊到日落也舍不得散。”
姥姥边说边轻手为她理了理衣领,目光温和。
“知道你学校里还有课业,别在这儿陪我们耗时间了,先回去忙你的正事吧。”
苏婉宁见姥姥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彩,心中欣慰,轻声应道:
“看您聊得这么开心,我就安心了。那我先回学校,您结束后记得请会务组送您回家。”
“好,你去吧。”
姥姥轻拍她的肩,又稍稍压低声音:
“青松道长那边……都顺利吗?”
见苏婉宁轻轻点头,姥姥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不再多问,只柔声叮嘱:
“路上小心。”
明宸端着茶盏走到苏婉宁身边,视线掠过不远处正与几位老学者相谈甚欢的姥姥。
“看老人家聊得这么投入,估计一时半会儿还结束不了。”
他转头看向苏婉宁,语气温和。
“我送你回学校吧?”
苏婉宁微微一笑:
“好,那就有劳你了。”
夜色中的京城华灯初上,车窗外流淌着温暖的流光。明宸专注地握着方向盘,直到车子平稳驶出长安街,才缓缓开口:
“听说你要入伍?”
苏婉宁微微一愣:
“你怎么知道?”
“别忘了,我也穿着这身军装。”
明宸轻笑一声,指尖在方向盘上轻轻敲了敲。
“只是没想到,你会选择从最基层的列兵做起。”
“你是觉得我吃不了这个苦吗?”
苏婉宁侧头看他。
“恰恰相反。”
明宸摇头,目光依然注视着前方的道路。
“我是在想,一个既能在国学论坛上侃侃而谈,又让武当青松道长破例指点的人,为什么偏偏选了条最艰难的路。”
苏婉宁凝望着窗外流动的夜景,声音轻柔却坚定:
“因为真正的风景,往往要从最低处仰望,才能看得完整。”
“准备去哪个部队?”
“这个……请允许我先保密。”
明宸会意地颔首:
“我理解。”
短暂的沉默后,他再度开口,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关切:
“新兵连不轻松,尤其是女兵。如果之后遇到什么困难……”
“明宸。”
苏婉宁轻声打断,转过头迎上他的目光。
“你应该相信我。”
车内忽然安静,随后响起明宸低沉而愉悦的笑声:
“是了,这确实像是你会说的话。”
车子在校门口缓缓停稳。
“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不多劝了。”
明宸眉眼舒展,语气里带着几分难得的调侃。
“不过你可想清楚,空军的伙食可比陆军强得多。要是哪天后悔了,我们随时欢迎。”
苏婉宁不由笑出声来:
“这话要是被陆军弟兄听见,怕是要找你好好‘交流’一番了。”
她推门下车,临走前又转身嘱咐:
“等明玉回来,记得替我跟她说一声,我去当兵了。”
“苏婉宁。”
明宸忽然叫住她。
她回过头,撞上他格外认真的目光。
“保重。”
这一声叮嘱落下,此刻,他们只是两位即将奔赴不同战场的同行者。
“你也是。”
苏婉宁浅浅一笑,朝他挥了挥手。
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明宸在车里静坐良久。
作为一名空军军官,他比谁都清楚从列兵起步将面对怎样的艰辛。可不知为何,他就是相信。
这个总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姑娘,一定会在那条最难走的路上,踏出属于她自己的辽阔风景。
青松道长的丹药与导引术,如同在苏婉宁体内点燃了一盏温暖的灯。接下来几日,她严格按照嘱咐,每晚睡前在宿舍潜心修习《五禽戏引导图》。
起初动作尚显生涩,但伴随着奇特的呼吸韵律,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体内那股微弱的暖流随之而动,循环往复。
每一遍演练结束,都觉周身舒畅,神清气明,连睡眠都沉实了许多。
这日,正式的入伍通知书终于送达。看着上面清晰的“空降兵某部”字样和报到日期,苏婉宁知道,时刻到了。
第二天,她特意去了北师大看姥姥。
见外孙女来了,姥姥什么也没问,只是起身去泡茶。茶香氤氲中,苏婉宁将入伍通知书轻轻放在茶几上。
姥姥的目光在通知书上停留片刻,轻轻抚过那个鲜红的印章。
“好。我支持你,婉宁。”
简单的几个字,却让苏婉宁眼眶发热。
“照顾好自己。”
姥姥轻轻拍着她的手背。
“你妈妈那里,我会好好写信跟她说。她也是明事理的人,会理解你的选择。”
临别时,姥姥执意送她到楼下。
望着外孙女渐行渐远的背影,老教授站在海棠树下,久久没有离去。
她知道,这个从小在她身边长大的外孙女,要飞向更广阔的天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