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人消散后,刘云轩一家手中的造化之笔突然变得滚烫。笔尖滴落的墨汁在虚空中晕开,化作一张无边无际的白纸。这白纸纯净无瑕,却散发着比任何规则都古老的气息。
\"这是...太初之纸?\"瑶光青莲道体微微颤动,感受到白纸对一切存在的包容与否定。
白纸上缓缓浮现一行字:\"故事终有尽,笔墨当还源。\"
笔从刘云轩手中自动飞起,就要落入白纸中央的旋涡。一旦笔被吞噬,所有被书写过的存在都将回归未生状态。
\"且慢!\"归真情道极境流转,\"笔墨虽还,意境长存。\"
白纸上的字迹变幻:\"意境亦幻,当还太虚。\"
情理性命树开始凋零,连树根都从虚无中被拔出。瑶光感到青莲道基正在消散,不是毁灭,而是回归到未被描绘的原始状态。
\"父亲!\"归真突然灵光一闪,\"白纸并非要否定我们,而是在等待真正的'第一笔'!\"
刘云轩鸿蒙道心豁然开朗。他不再抗拒回归,而是将全部道境凝聚笔尖,在白纸上轻轻一点。
这一点墨迹晕开,既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而是包含无限可能的\"原点\"。白纸震颤,原本要吞噬笔墨的旋涡化作一朵墨莲,托住了造化之笔。
\"善。\"白纸上浮现新字,\"见性成画,方得真传。\"
墨莲绽放,莲心处浮现出一面镜子。镜中映照出的不是他们的倒影,而是一个正在作画的少年。少年笔下的山水,竟与他们的修行之路惊人相似。
\"这是...画中人?\"瑶光若有所悟。
少年抬头微笑:\"你们是我的画,我也是他人的画。画中画,无穷尽也。\"
他挥手抹去画作,画中世界顿时崩塌。但崩塌处又生出新的白纸,等待下一幅画的诞生。
\"我明白了。\"刘云轩执笔而立,\"我们要做的不是逃避湮灭,而是成为更好的'画作'。\"
情理性命体在白纸上重新勾勒,这次不再执着于永恒,而是展现生生不息的韵律。笔画间留有呼吸的余地,墨色浓淡透着自然的节奏。
白纸终于满意地卷起,化作一幅长卷落在少年手中。少年将画轴递给刘云轩:
\"现在,该你们去作画了。\"
但就在接过画轴的刹那,少年、白纸、乃至整个虚空都开始褪色。最后时刻,他们听到远方传来的钟声,和一句古老的谒语:
\"丹青不知老将至,笔墨长存天地间。\"
新的轮回在超脱中开启,而这一次,他们或许将成为真正的\"执笔人\"
画轴在刘云轩手中缓缓展开,白纸上浮现出他们经历过的万千景象。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画面不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蕴含着更深层的意境。每一个修行瞬间,每一次生死考验,都在画中呈现出独特的神韵。
\"原来...白纸要的不是完美的画作,而是真实的意境。\"瑶光青莲道体与画轴共鸣,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生命力。
归真情道极境自然流转,画轴上的墨迹随之舞动。情理性命体的精髓在画中自然流淌,既保持本真,又超越形迹。画中的他们不再是被描绘的对象,而是化作画意本身。
突然,画轴自动飞起,在虚空中铺展成万里长卷。长卷上浮现出无数空白处,等待新的笔墨填充。
\"这是...邀我们共会?\"刘云轩鸿蒙道心明悟。
一家三口相视颔首,造化之笔在他们手中化作三道流光。瑶光的青莲道韵点缀山河,归真的情道笔触勾勒云霞,刘云轩的理性笔墨定鼎乾坤。三人道境交融,在长卷上绘出一幅\"情理天地图\"。
图画成型的刹那,整幅长卷突然收缩,化作一枚晶莹的墨玉。墨玉中蕴含着他们全部的修行感悟,以及超越个体存在的集体智慧。
\"至此,我们已非画中之人,而是画意本身。\"瑶光感悟道。
但就在他们以为圆满功成时,墨玉突然裂开。裂缝中涌出的不是墨汁,而是比白纸更原始的\"无迹之境\"。这里连\"空白\"的概念都不存在,是绝对的\"未生状态\"。
无迹之境中浮现一个朦胧的身影,祂没有形体,却散发着令墨玉都颤抖的气息。
\"画得不错。\"身音发出空灵的声音,\"但你们可曾想过,白纸为何存在?\"
这个问题让三人道心震颤。确实,他们一直在白纸上作画,却从未思考过白纸本身的来历。
身影轻轻一点,墨玉化作飞灰。但飞灰中却升起一点灵光,那是最本初的\"画意\",不受任何载体束缚。
\"真正的画者,不拘于纸。\"身影渐渐清晰,竟是一位手持拂尘的老道,\"白纸是方便,也是桎梏。\"
老道拂尘轻扫,无极之境中浮现万千画卷。有的画在流水上,转瞬即逝;有的画在虚空里,无痕无迹;更有的画直接在众生心田,生生不息。
\"现在,你们还执着于在白纸上留痕吗?\"老道目光深邃。
刘云轩一家道境交融,情理性命体完成最后的蜕变。他们不再需要笔墨纸砚,而是以自身为画,以存在为意,将情理之道化作无处不在的意境。
\"善。\"老道颔首,\"至此,方为真画者。\"
但就在老道即将消散时,无迹之境深处传来一声轻叹:
\"画境虽妙,可曾问过'观画人'?\"
虚空荡漾,浮现出无数双眼睛。这些眼睛注视着一切画作,却从不介入。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刘云轩一家发现,他们自己也在注视着某个更深远的存在...
新的领悟在超脱中产生,而这一次,他们或许将直面\"观画\"与\"被观\"的永恒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