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江》(粤语诗)
文\/树科
珠江,唔止海珠石
唔止上游嘅流溪河
唔止东冮北江西江
嘟唔止喺八门入海
嘟唔止喺岭南流经
嘟唔止喺百几十年畅游
水系血脉,南国奔腾
万年嘅身心……
《诗国行》(粤语诗鉴赏集)2025.7.3.粤北韶城北江畔
《<大珠江>赏析》
文\/阿蛋
在当代粤语诗的版图中,树科的《大珠江》以其独特的意象营造、深沉的情感抒发以及对地域文化的深刻挖掘,展现出别样的魅力。这首诗虽篇幅短小,却蕴含着对珠江这一岭南母亲河极为丰富且深厚的理解与感悟。
诗的开篇,“珠江,唔止海珠石 \/ 唔止上游嘅流溪河 \/ 唔止东冮北江西江”,诗人运用排比句式,以否定式的表述迅速拓展了珠江的空间维度。海珠石,作为珠江曾经的标志性礁石,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了诸多故事,它不仅是地理上的一个节点,更是广州城市记忆的重要部分。流溪河作为珠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其清澈的河水滋养了沿岸的土地与人民。而东江、北江、西江,这三条珠江水系的主要干流,各自奔腾而来,汇聚成珠江磅礴的气势。诗人强调珠江 “唔止” 于这些为人熟知的地理元素,实际上是在打破读者对珠江固有认知的边界,引导读者去探寻珠江更为广阔、更为深邃的内涵。
“嘟唔止喺八门入海 \/ 嘟唔止喺岭南流经 \/ 嘟唔止喺百几十年畅游”,进一步从珠江的入海形态、流经地域以及时间跨度三个层面,继续深化这种对珠江认知的拓展。珠江八门入海,这种独特的河口形态,不仅造就了丰富的生态环境,更孕育了多元的岭南文化。它流经岭南大地,所到之处,留下了无数文化的印记,从古老的南越文化到中原文化的交融,从独特的水乡风情到繁荣的商业文明,都与珠江息息相关。而 “嘟唔止喺百几十年畅游”,则将时间的尺度拉长,百几十年对于珠江的历史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诗人借此暗示珠江拥有更为悠久的历史,它见证了无数的兴衰变迁,承载着岁月的厚重。
从意象的运用来看,诗人笔下的珠江并非仅仅是一条自然的河流,而是被赋予了丰富文化内涵与生命意义的意象集合体。在文学理论中,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诗人通过对珠江诸多地理元素的罗列与强调,将自己对珠江的情感、思考与认知融入其中,使珠江成为了一个具有深厚底蕴的文化符号。正如庞德所说:“意象是理智和情感瞬间的复合物。”《大珠江》中的珠江意象,正是诗人理智上对珠江地理、历史、文化认知,与情感上对珠江的热爱、敬畏等诸多情感的瞬间复合。
在语言表达上,这首粤语诗极具特色。粤语作为岭南地区的重要方言,有着独特的音韵和词汇系统。诗中的 “唔止”“嘟” 等粤语词汇的运用,不仅使诗歌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更增添了一种独特的亲切感与生活气息。这种方言入诗的创作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普通话诗歌语言的常规,为诗歌带来了新的活力与张力。从语言的节奏来看,诗歌虽未刻意追求严格的格律,但通过排比句式的运用,形成了一种自然流畅而又富有节奏感的韵律。如开篇的三个 “唔止” 排比,以及后续的三个 “嘟唔止” 排比,读来朗朗上口,宛如珠江之水,滔滔不绝,一气呵成。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诗人对珠江的情感是复杂而深沉的。诗中通过对珠江多元维度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珠江的敬畏与赞叹之情。珠江的广袤无垠、源远流长,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与历史,都让诗人由衷地发出赞叹。同时,“水系血脉,南国奔腾 \/ 万年嘅身心……” 这两句诗,将珠江比作南国的血脉,赋予了珠江以生命的特质。血脉,是生命延续的关键,它流淌在南国大地,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万物生灵。而 “万年嘅身心” 则进一步强调了珠江如同一位历经万年沧桑的智者,它有着自己的思想、情感与灵魂。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珠江深深的热爱与眷恋,珠江已不仅仅是一条河流,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是岭南文化的根脉所在。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也不乏对河流的歌颂与赞美。如李白的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黄河的磅礴气势,抒发了诗人对黄河的惊叹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李白笔下的黄河相比,珠江在树科的诗中,虽没有那种雄浑壮阔的豪迈之气,却有着细腻而深沉的情感表达,以及对地域文化的深度挖掘。黄河更多地象征着中华民族宏大的精神气质,而珠江则承载着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与地域情感。
在当代诗歌的语境下,《大珠江》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地域文化面临着被同质化的危机。而这首诗通过对珠江这一地域标志性元素的深度书写,唤起人们对岭南地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它提醒着人们,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能忘却自己的文化根源。同时,粤语诗这种独特的诗歌形式,也为当代诗歌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与可能。它丰富了当代诗歌的语言宝库,拓展了诗歌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
树科的《大珠江》以其独特的意象、富有地域特色的语言、深沉的情感表达,在当代粤语诗中独树一帜。它不仅是对珠江的一曲赞歌,更是对岭南地域文化的深情呼唤。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珠江、对岭南大地深深的热爱与眷恋,也能够领略到粤语诗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