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雨眠忍不住的勾起唇角,她觉得自己在外面,跟人家吵架的底气,都来自于家里的支持了。
瞧瞧秦母这模样,活像是她打了打胜仗回来一样。
不仅没有说她在外面跟人吵架的事情,还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她。
有家人护着的感觉真好啊。
姜雨眠一边儿啃苹果,一边儿看书,等安安宁宁回来的时候,她苹果已经吃完了。
鸡蛋羹倒是还有,安安不喜欢吃鸡蛋羹,他更喜欢吃荷包蛋。
在油锅里煎过,最好还能再沾点辣酱。
这个口味和秦川非常相似,宁宁倒是还行,跟着吃了两口就不想吃了。
“妈妈,你吃吧,爸爸说你要参加很重要的考试,吃了补补脑子,一定可以考上的!”
瞧瞧。
全家都在给她打气。
她一定要努力考上啊!
姜雨眠吃完就赶紧开始看书,原本还有些吵闹的俩孩子,看到她这么认真,也赶紧乖乖坐好开始写作业。
很快。
院里的光亮一点点暗淡下去,秦母把屋里的煤油灯点上,姜雨眠收拾东西搬着桌子,开始转移阵地。
领着孩子在屋里,点着煤油灯开始看书学习。
今天的天色本就雾蒙蒙的,蓉城雨水多,她们刚把桌子搬到屋里没多久,就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姜雨眠不习惯在煤油灯下看书,只觉得盯着泛黄的书页看两眼,煤油灯就熏的想流眼泪了。
等孩子们写完作业,她就赶紧把书也收起来了。
吃了饭坐下看着孩子们玩闹的时候,姜雨眠瞅着外面的天色,雨好像越来越大了。
“娘,爹今天走的时候,带伞了吗?”
秦母摇了摇头,“没有,家里那把伞是给你留着的,秦川给你爹拿了雨衣,放心吧,淋不着。”
正聊着天呢,院门像是有响动。
姜雨眠起身拿了伞走出去,打开门才看到,是好久都没有见到的钱玉芬。
自从她在厂里上班之后,忙的不可开交,就算是俩家住的这么近,平时都很少见到了。
姜雨眠没想到,这么晚了,她竟然会过来。
钱玉芬赶紧把手里的一包东西塞进了她怀里,“我也才刚下班,这是厂里刚出的新产品,听说城里的供销社卖的可好了,我拿点给孩子们尝尝。”
还下着雨呢,钱玉芬身上穿着雨衣,冲着姜雨眠赶紧摆手。
“我就不进去了,你赶紧进屋吧。”
这哪儿成啊!
“钱团长不在,你自己回去冷锅冷灶的,赶紧进屋吧,喝点姜汤暖暖身子。”
秦母也站在廊下喊她,“来吧,锅里有饭,你洗洗脸,吃了饭再回家,一个人也省的烧火做饭了。”
安安宁宁也好久都没有见到钱伯娘了,高兴的又蹦又跳的。
钱玉芬拗不过,就只好跟着一起朝屋里走去,站在廊下把雨衣脱了下来。
雨不算太大,但是她一路走回来,身上的雨衣沾了不少水,解开扣子脱下来之后,一直在往下滴水。
姜雨眠接过来直接挂在了廊下的晾衣绳上,“水倒好了,先去洗洗脸。”
锅里有给秦父和秦川准备的饭菜,钱玉芬也没客气,吃了点。
顺便和姜雨眠聊聊天。
“你可真是太厉害了,你给沪市百货大楼设计的那几款家具,都卖爆了,现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开始模仿了。”
俩孩子则是拆开了用油纸包装的糕点,打开之后稍稍愣了一下,“呀,是小米糕?”
姜雨眠也微怔了一下,她以前在沪市的时候,自然也是吃过米糕的。
只是后面,有段时间闹粮荒,饭都吃不上,谁还有闲心思做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姜雨眠就算是想吃也不敢在家里做,怕蒸出来的米香,又惹得家属院里的其他人,说三道四的。
“你之前不是跟我说过这个米糕吗,说想吃,还说想试试做出来,就是一直没时间。”
“最近我们副食品厂在想着研究新花样的时候,我就把这个提出来了,没想到大家都同意了。”
和传统米糕不同,这个更像是米花糕,吃起来也格外的香甜。
厂里能有效益就好,工人们有活干,有工资拿,生活待遇就能提高一些。
赚到的钱,每个月都可以给战士们改善伙食。
姜雨眠觉得自己不是个能无私奉献的人,或许每一次捐出来的钱,都有她想要达到的目的。
但是,她也不是个纯粹的恶人。
看到大家的日子一天天的在变好,她其实心底也是很欢喜的。
现在的家属院规模,比她刚来的时候,扩展了一倍不止,托儿所也从两个老师,变成了五个老师。
原本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今年也开始翻新重修,准备铺上砖瓦了,厂里逢年过节的时候,还会给家属院发一些吃食,给孩子们买点本子铅笔。
她不能说,这些都是她的功劳。
只是她看到这些变化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的在心底说,嘿嘿,起码得有我一半功劳吧?
晚间。
她和秦川躺在床上聊起这件事情的时候,秦川突然翻身压了过来,“眠眠,这件事情你本身就是最大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