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余弦镇邪火”一役,将青岚宗的“几何阵道”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波动、频率、相位、干涉……这些原本只存在于算天门纸面上的概念,如今变成了实实在在可以调控能量、抚平混沌的强大手段。阵法师们开始热衷于研究各种波形,甚至搞起了“灵纹音乐”,试图用不同频率的波动组合来实现各种效果,宗门里时常回荡着各种诡异的“灵力交响乐”,让人哭笑不得。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另一个更为普遍、也更为棘手的问题浮出了水面——灵力流的效率。
无论是炼丹、炼器、修炼、还是维持大型阵法,都涉及灵力的运转与流动。但传统的灵力引导方式,大多依赖于经验性的“拓宽经脉”、“强化节点”、“顺势而为”,缺乏精准的量化分析和全局优化。这就导致灵力流往往不是最优的,存在大量的湍流、涡旋、阻力损耗和局部拥堵,效率低下。
这个问题在大型项目中尤为突出。
这一日,负责维护宗门核心“聚灵大阵”的几位长老愁眉苦脸地来找秦洛。
“宗主,您得给想想办法!这聚灵大阵最近是越来越‘吃力’了!”为首的王长老诉苦道,“宗门弟子越来越多,修炼消耗越来越大,对灵气的需求与日俱增。咱们这聚灵大阵是全宗灵气枢纽,现在已经满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转了!”
“我们检查过,阵基没问题,灵脉供应也稳定。但灵气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阵心,再分流到各峰各殿的过程中,损耗太大了!感觉就像一条坑坑洼洼、到处是窄口的破路,明明有足够多的车(灵气),就是跑不快,还堵车,油耗(损耗)还高!”
另一位长老补充道:“我们尝试用新学的几何知识优化了一下主要通道,把一些弯道取直了,把一些交叉口改成了圆弧过渡,确实有点效果,但感觉……就到头了?好像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在制约着效率。”
秦洛随着长老们来到聚灵大阵的核心控制室。巨大的灵板上,显示着整个宗门灵气管网的简化模型,以及实时流动的数据。可以看到,灵气的流速、压力在不同区域差异很大,一些主干道灵气汹涌澎湃,甚至有些过载,而一些细枝末节则涓涓细流,甚至有些支路因为压力不足而出现回流或停滞。整体来看,灵气的输送效率确实不高。
秦洛观察良久,缓缓道:“你们前期的优化,比如取直弯道、圆弧过渡,属于‘几何优化’的范畴,减少了局部阻力,是对的。但还不够。你们解决了‘路’的形状问题,但没有解决‘车流’的动态分配问题。”
“灵力的流动,不是静止的几何图形,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涉及流速、压力、密度、粘度(不同属性灵气的内摩擦)、随时间的变化率等等。”秦洛的目光变得深邃,“要优化这种动态过程,我们需要一套能描述‘变化’、能计算‘累积’和‘瞬时’效应的数学工具。”
他顿了顿,说出了两个让长老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词:“微分和积分。合起来,就是微积分。”
密室内,欧几里得的形影似乎感应到了更高等的数学降临,他手中的光尺和圆规变得模糊,取而代之的是在空中划出无数条瞬间变化的切线和不断累积面积的图案。
“微分,关心的是瞬时变化率。”秦洛解释道,在空中用灵力模拟出一条曲线,代表某段灵气管道的压力随时间变化,“比如,在某一时刻,此处的压力变化有多快?是快速上升还是缓慢下降?这个‘变化的速度’,就是导数(微分)。”
“积分,关心的是累积效应。”他又模拟出灵气流量曲线,“比如,在一段时间内,总共流过了多少灵气?这个‘总量的累积’,就是积分。”
“而描述灵力流动的基本规律,可以借鉴流体力学中的Navier-Stokes方程(N-S方程)。”秦洛语出惊人,“虽然灵气的性质与普通流体有所不同,但其流动的某些基本规律是相通的,比如质量守恒、动量守恒。”
长老们听得云里雾里,什么微分积分,什么N-S方程,感觉比天书还难。
秦洛知道光说无用,必须实践。他选择了一段问题最突出的主干管道作为试点。
“首先,建模。”他指挥道,“将这段管道离散化,分割成无数个微小的单元。测量每个微小单元入口和出口的实时灵气压力、流速、密度。”
“然后,建立微分方程。针对每个微小单元,根据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建立描述其内部压力、流速、密度变化关系的微分方程。这些方程的核心就是导数,描述了灵气参数如何随位置和时间变化。”
“接着,边界条件与求解。结合整个管道的入口、出口以及与其他管道的连接条件(边界条件),利用超算中心,求解这一庞大的耦合微分方程组。”
“最后,优化。求解结果会告诉我们,当前流动状态下的‘流场’详情:哪里压力梯度太大?哪里流速过高产生了湍流?哪里存在低速涡流区?然后,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比如在压力梯度太大的地方增设增压符阵;在流速过高易产生湍流的地方适当增加局部阻力(类似减震器);在涡流区设置导流片,消除死区。或者,从根本上修改管道布局,使得整个流场的压力梯度和流速分布更加均匀平滑。”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海量的数据采集、复杂的数学建模和庞大的计算量。
算天门的弟子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他们需要学习全新的微积分知识,还要理解N-S方程的简化形式。超算中心的算力被全力调动,日夜不停地求解那庞大的方程组。
试点管道的管壁上,被密密麻麻地贴满了各种高精度的微型传感器,实时采集着数据。
经过无数次迭代计算和优化调整,试点管道的优化方案终于出炉了。调整方案包括:在三处位置添加了微型的“灵力增压器”;在五处弯道内侧设置了特殊的“导流灵纹”;甚至稍微修改了一小段管道的直径。
调整完成后,再次启动。
效果立竿见影!
监测数据显示,该段管道的整体灵气输送效率提升了惊人的百分之三十五!能量损耗降低了近一半!原本过载的区域压力下降,滞流的区域被激活,整个流动变得顺畅、平稳、高效!
“神了!真的神了!”王长老看着那平滑优美的流动数据曲线,激动得无以复加,“原来……原来灵气的流动,可以用方程算出来?!还能算得这么准?!”
成功的试点经验迅速推广到整个聚灵大阵的管网系统。一场轰轰烈烈的“微积分优化灵力流”工程全面展开。
整个优化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期间也遇到了无数困难:模型简化不当导致计算结果失真;传感器精度不够;某些特殊属性的灵气(如雷属性、冰属性)的“粘度”模型需要单独标定;优化方案与现有结构的冲突……
但每解决一个问题,他们对灵力流动的理解就加深一分,整个聚灵大阵的效率就提升一截。
当整个优化工程初步完成后,聚灵大阵的总体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以上!这意味着同样多的灵脉输入,能支撑更多弟子修炼,宗门整体灵气浓度还有所上升!能耗的大幅降低也节省了海量的灵石维护费用。
所有参与其中的阵法师、算天门弟子,都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思维洗礼。他们看待灵力流动的眼光彻底变了,不再是一片模糊的“气感”,而是一个可以用微分方程精确描述、用积分计算总量、可以优化调控的动态系统。
微积分,这把研究“变化”与“累积”的神兵利器,终于被秦洛带入了修真界,并首战告捷,解决了困扰宗门已久的基础性难题。
从此,青岚宗的阵法与炼器体系中,又多了一门必修的高深学问——《灵流体力学及微积分基础》。
而弟子们则一边啃着艰深的微分题,一边感叹:“以前觉得导数积分没啥用,现在才知道,原来不会微积分,连灵气都快搬不明白了……”
科学的深度,再一次展现了它那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