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土豆的收获,京城粮食危机缓解
夜色下的京郊西山,万籁俱寂。
几处隐蔽的谷地和废弃的庭院里,没有灯火,只有月光如水银般泻下,照着一片片长势茂盛的绿色藤蔓。
几个隶属于林渊亲卫的老兵,正抱着刀,靠在树干上打盹。他们奉命看守这些“怪藤”,已经半个多月了。没人知道尚书大人为何如此看重这些从没见过的植物,只知道这里的守卫,比兵部衙门的大库还要森严,连一只兔子都溜不进来。
“老张,你说大人种的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一个年轻些的士兵捅了捅身边的同伴,压低了声音问。
被称作老张的老兵,睁开一只眼,瞥了瞥那些在夜风中摇曳的藤蔓,不屑地撇了撇嘴:“管他是个啥。上面的大人物,心思哪是我们能猜的。兴许是哪弄来的名贵花草,瞧着新鲜罢了。”
“可我听说,大人管这叫‘神种’。”
“神种?”老张嗤笑一声,把刀抱得更紧了些,“能当饭吃吗?不能当饭吃,就不是什么好东西。睡你的觉,少琢磨。”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
两人立刻警觉起来,挺直了腰杆,手握住了刀柄。月光下,几道人影正朝着这边走来,为首一人,身形挺拔,一袭青衫,正是林渊。他身后跟着钱彪和小六子,还有几名精悍的白马义从,手里都提着麻袋和铁锹。
“大人!”老张和那年轻士兵连忙上前行礼。
林渊点了点头,目光越过他们,直接落在了那片绿油油的藤蔓上。他的眼神里,带着一种农夫看待自家庄稼般的期待与喜悦。在顶级谋略的辅助下,这些土豆神种的生长周期被极大缩短,算算日子,差不多是时候了。
“就是这里了。”林渊走到一片藤蔓最茂盛的地头,蹲下身,伸手拨开肥厚的绿叶,触摸着湿润的泥土。
钱彪跟在后面,看着这一地乱七八糟的野藤,脸上全是困惑。他实在想不通,大人费了这么大劲,又是秘密圈地,又是派重兵把守,难不成就是为了种这些既不开花也不结果的野草?
“大人,这……这就是您说的那个……”钱彪挠了挠头,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林渊没有回答,只是拿过一把铁锹,对着一株藤蔓的根部,小心翼翼地挖了下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把铁锹上。
泥土被一铲一铲地翻开,空气中弥漫起一股新鲜的土腥味。突然,林渊手上的动作一顿。他扔下铁锹,直接伸手探入松软的泥土里,用力一提。
“哗啦啦——”
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声响,一整窝圆滚滚、沾着泥土的“疙瘩”被从土里带了出来。它们大小不一,大的有成年人拳头那么大,小的也像鸡蛋,在月光下泛着土黄色的光泽。
一株藤蔓下面,竟然挂着这么一大串!
“这……这是……”钱彪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周围的士兵们,包括刚才还一脸不屑的老张,此刻全都张大了嘴巴,呆呆地看着那堆从地里冒出来的东西,仿佛见了鬼。他们种了一辈子地,也当了一辈子兵,见过麦子,见过稻谷,见过高粱,可从没见过地底下能长出这种“果实”的!
林渊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随手拿起一个,在衣服上擦了擦泥,递给钱彪:“尝尝?”
钱彪看着手里的土疙瘩,闻了闻,一股土味儿,他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敢往嘴里送:“大人,这玩意儿……能吃?”
“生的不好吃。”林渊笑了笑,站起身,下令道,“都别愣着了,动手!把这些藤蔓下面,都给咱家挖出来!记住,动作轻点,别挖坏了。”
有了林渊的命令,士兵们这才如梦初醒。他们带着满腹的惊奇与疑惑,拿起铁锹,学着林渊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开挖。
很快,惊呼声便此起彼伏。
“我的天!这一窝更大!”
“看我这!乖乖,怕不是有十几斤!”
“这玩意儿是地里长的?怎么跟下崽儿似的,一窝一窝的!”
原本寂静的山谷,瞬间变得热闹起来。士兵们脸上的困惑和怀疑,早已被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震惊和狂喜所取代。他们忘了疲惫,忘了这是命令,一个个干劲十足,仿佛在挖掘什么绝世宝藏。
不到一个时辰,几片谷地里的土豆被悉数挖出,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林渊让人就地点起几堆篝火,将那些挖出来的土豆扔进火堆里。
木柴燃烧发出“噼啪”的声响,很快,一股从未闻过的、混杂着泥土芬芳和淀粉焦香的奇特香味,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这股香味,对于这些长期半饥半饱的士兵来说,是致命的诱惑。他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死死盯着火堆,喉头不断地上下滚动,口水在嘴里疯狂分泌。
“好了。”
林渊用木棍从火堆里扒拉出几个被烤得焦黑的土豆。他剥开滚烫焦黑的外皮,露出里面金黄色、热气腾腾的内瓤。那股诱人的香味,瞬间浓郁了十倍。
他将第一个递给了那个叫老张的老兵。
老张双手颤抖地接过来,那土豆烫得他左右手来回倒腾,可他却舍不得松开。他看着手心里这团金黄绵软的东西,狠狠地咽了口唾沫,然后小心翼翼地吹了吹,试探着咬了一大口。
入口的瞬间,老张的眼睛猛地睁大了。
没有想象中的怪味,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朴实而温暖的口感。软糯,香甜,带着一丝烟火的气息。这东西几乎不用怎么咀嚼,就在嘴里化开了,顺着喉咙滑下去,一股暖流瞬间涌入空空如也的胃里,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和满足感。
“好吃……”老张含糊不清地嘟囔了一句,然后便再也顾不上说话,像一头饿了三天的狼,风卷残云般地将剩下的半个土豆全都塞进了嘴里。
“都尝尝吧。”林渊笑着对其他人说。
士兵们一拥而上,分食了那些烤好的土豆。
一时间,山谷里只剩下含混的咀嚼声和满足的叹息声。
“太好吃了!比白面馍馍还好吃!”
“这玩意儿也太顶饿了!俺就吃了一个,感觉肚子就饱了!”
钱彪也分到了一个,他吃得满嘴流油,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对林渊说:“大人!这……这真是神物啊!一亩地要是都种上这玩意儿,那得产多少粮食啊?咱们大明,还怕个鸟的饥荒!”
他的话,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所有人都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林渊,那眼神里,不再仅仅是上官与下属的敬畏,而是多了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
在这个人命不如草芥,饥荒遍地的时代,能凭空拿出一种亩产如此恐怖的粮食,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活路!
意味着希望!
在这些大字不识一个的士兵眼里,眼前这位年轻的兵部尚书,已经和传说中撒豆成兵、点石成金的活神仙没什么两样了。
林渊看着众人的反应,心中了然。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站起身,拍了拍手,朗声道:“弟兄们,这东西,我叫它‘土豆’。是上天赐予我大明,用来度过难关的神粮!”
他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神粮!”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所有士兵都跟着振臂高呼起来。
“神粮!林大人万岁!”
“是林大人给我们带来了神粮!”
看着群情激奋的士兵,林渊压了压手,示意他们安静。
“这东西的产量,你们也看到了。但是,现在还远远不够。”林渊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所以,关于土豆的任何消息,都必须严格保密!谁要是敢泄露半个字,军法从事,绝不姑息!”
“我等遵命!”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里充满了力量。
林渊满意地点了点头,转向小六子和钱彪:“六子,从今天起,拨出一半的土豆,送到腾骧营,作为新兵的口粮。记住,要掺在粥里,对外只说是尚书府的赈济粮,绝不能暴露土豆本身。”
“是!”小六-子激动地应道。有了这神粮,他招兵的底气更足了。
“钱彪,”林渊又看向钱彪,“你负责将剩下的土豆,分批、秘密地送到城中一些在这次守城战中,家有死伤的军户和贫苦百姓家里。”
钱彪一愣:“大人,直接送过去?”
“不。”林渊摇了摇头,“不要以官府的名义,就说是‘林将军’的亲兵,感念他们为国牺牲,送上的一点吃食。记住,做得隐秘些,不要张扬。”
钱彪瞬间明白了林渊的用意。
这哪里是送粮食,这分明是在收买人心!而且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消息很快就通过那些亲兵的家属,以及收到“神秘赠礼”的百姓之口,在京城的底层悄悄流传开来。
没有人知道那种食物叫什么,他们只知道,那是一种圆滚滚的,煮熟了香糯可口,而且极其顶饿的东西。
于是,各种各样的传说开始在坊间流传。
“听说了吗?张屠户家收到了林将军送来的‘仙丹’,他家快饿死的婆娘吃了一颗,第二天就能下地走路了!”
“什么仙丹,我听我三舅姥爷的邻居说,那是‘地龙卵’!是林将军做法,从地里求来的!”
“不对不对,我听到的版本是,林将军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他袖子里藏着乾坤,能凭空变出粮食来!那些东西,叫‘神仙薯’!”
流言越传越玄乎,版本越来越多。但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他们的救星林尚书、林将军,是一位有通天彻地之能的活神仙,他从天上,为快要饿死的京城百姓,带来了“神粮”。
林渊的声望,在这些窃窃私语和神化的传说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酵、攀升,甚至超越了皇权,在百姓心中,立起了一座无形的丰碑。
林府,书楼。
林渊将一小篮蒸熟的土豆,放在了柳如是的面前。
柳如是捻起一个,细细端详着,美眸中异彩连连。她轻轻咬了一口,细细品味着那朴实无华的口感,许久,才轻声赞叹道:“以凡俗之物,行神鬼之事。大人这一手,比那三千白马义从夜袭闯营,还要高明百倍。”
她抬起头,看着林渊,那双能洞悉人心的眸子里,带着一丝笑意。
“如今京城百姓只知有林将军,不知有崇祯帝。大人,这民心所向,既是你的铠甲,可也要小心,它会变成刺伤你的利刃。”
林渊笑了笑,拿起一个土豆,慢条斯理地剥着皮。
“无妨。一把刀,是用来伤人还是救人,取决于握刀的人。”
他的目光,望向窗外东南的方向,眼神变得幽深。
“京城的粮食危机,暂时缓解了。新兵的招募,也有了着落。是时候,去江南看一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