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色深沉,小院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林渊坐在石桌旁,陈圆圆的琴声早已停歇,她已回房休息。然而,那清越的音符仿佛还未散尽,在微凉的夜风中缭绕,一丝丝地渗入他紧绷的神经,带走连日来的疲惫与杀伐之气。
他没有点灯,只是借着天边一抹残月的光,静静地看着自己的手掌。
这双手,曾沾染过锦衣卫同僚的血,也曾签发过让一个巨富倾家荡产的命令。它既能握住绣春刀的冰冷刀柄,也能感受到茶杯传递而来的温润暖意。
儒雅的暴徒。
他偶尔会想起自己给自己下的这个定义,觉得颇为贴切。在这末世,若不暴烈,何以立足?若无儒雅,又何以聚拢人心?
方德兴的事,已经尘埃落定。五十箱金银,如今正静静地躺在城南的破窑里,由他最信得过的心腹看守着。而西山那座巨大的粮仓,则装满了足以让整个京城米价为之动荡的粮食。
这是一笔足以让他撬动乾坤的启动资金。
然而,林渊的心中,却并没有想象中的狂喜,反而有一种奇异的平静。他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心念微动,那副只有他能看见的【大明国运图】,无声无息地在他眼前展开。
依旧是那副触目惊心的末日景象。
大明的疆域,如同一块被泼了浓墨的破布,绝大部分地区都被代表着“灾厄”的黑色墨迹所侵蚀、覆盖。那些墨迹仿佛是活物,边缘处还在缓缓蠕动,贪婪地吞噬着仅存的、代表着生机的淡黄色疆土。
而在图卷的最上方,北京城的位置,那个血红色的倒计时依旧悬着,冰冷而无情。
【亡国倒计时:27天3时15分】
时间,还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每一次看到这幅图,巨大的压迫感都会如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他的意志淹没。这是一种与天争命的无力感,仿佛无论他做什么,都只是在延缓那注定要到来的结局。
然而今天,林渊的目光却死死地凝固在了京城周围的那一圈黑气上。
他的呼吸,不自觉地屏住了。
那片黑气,依旧浓郁如实质,像是附着在京城这颗心脏上的毒瘤。可就在这片浓郁的黑色边缘,与周围疆土交界的地方,似乎……有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变化。
那是一种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改变。
如果说之前的黑气是纯粹的、不透光的死寂,那么现在,在这片死寂的边缘,仿佛被注入了一丝极其稀薄的空气,让那纯粹的黑,变得有了一点点可以被看透的层次感。
它不再是铁板一块。
就像一碗浓得化不开的墨汁,被人悄悄滴入了一滴清水。那滴清水很快就被墨色吞噬,消失不见,可它终究是在落下的那一瞬间,激起了一圈微不可查的涟漪,让墨的浓度,发生了一丝肉眼几乎无法分辨的稀释。
太微弱了。
若非林渊对这幅图的每一个细节都已铭刻在心,若非他连日来都盯着这片区域,他甚至会以为这只是自己的错觉。
可这不是错觉。
林渊闭上眼,再猛地睁开。那丝微弱的变化依旧存在。
他伸出手,指尖虚虚地划过那片区域。他能感觉到,那股从图卷上传来的、代表着绝望和腐朽的气息,在那片区域,似乎也减弱了那么一丝丝。
为什么?
林渊的大脑飞速运转起来。
绑定凤星,可以补充国运,逆转倒计时。这是国运图最核心的规则。
陈圆圆虽然在他身边,但因为尚未获得她的“真心追随”,所以并未完成绑定。这一点,从国运图上,陈圆圆那个代表“凤星”的光点依旧是灰色而非点亮状态,就可以得到证实。
既然没有绑定凤星,国运图为何会发生变化?
唯一的变数,就是方德兴。
是那些金银?还是那些粮食?
林渊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他开始复盘整件事的每一个环节。
他用雷霆手段震慑了方德兴,逼迫他“舍财保命”,将囤积居奇的粮食和搜刮来的不义之财全部吐了出来。
然后呢?
然后,小六子回报,方德兴的几家核心粮铺开始降价抛售存粮,京城的米价,从今天早上开始,出现了回落的迹象。
米价回落……
林渊的心头猛地一跳,一个大胆的猜测浮现在脑海。
国运,国运……何为国运?
是皇帝的龙椅,是朝臣的权柄,还是那张辽阔的疆域版图?
或许都是,但或许,又不全是。
国运的根本,是人。是这片土地上,千千万万的大明子民。
当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人心涣散,怨气冲天,这股庞大的负面情绪汇聚起来,便成了侵蚀国运的“黑色灾厄”。
而方德兴囤积居奇,哄抬米价,正是加剧这种灾厄的推手之一。他让本就食不果腹的百姓,彻底断了生路,加剧了京城内外的恐慌与绝望。
现在,自己虽然没有直接开仓放粮,但通过逼迫方德兴,间接促使京城的米价回落。那些原本已经绝望的百姓,今天或许能多买一斗米,让家里的孩子多喝上一碗稀粥。
这短暂的、微不足道的希望,这点点滴滴汇聚起来的人心安定,就如同那一滴滴入浓墨的清水,对冲了那股庞大的怨气。
所以,国运图上的黑气,才会出现如此细微的消退!
想通了这一点,林渊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开始燥热起来。
这个发现的意义,实在太过重大!
它证明了一件事——除了绑定凤星这条主线任务,他,林渊,通过自己的谋划和行动,同样可以直接干预国运!
他不再只是一个被动等待凤星降临的“收集者”,他本身,就是一个可以扭转乾坤的“变数”!
虽然这种影响目前看来微乎其微,远不如绑定一位凤星来得立竿见影,但它为林渊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这意味着,他手中的每一分钱,每一粒米,只要用在正确的地方,都能转化为对抗末日的力量。
他手中的资源,不再只是用于招兵买马、争权夺利的凡物,而是可以直接为大明“续命”的战略物资!
林渊缓缓地吐出一口长气,胸中的激荡久久无法平息。
他再次看向那副国运图,眼神已经彻底变了。
之前,他看这幅图,看到的是绝望,是倒计时,是沉重的枷锁。
而现在,他看到的,是棋盘,是机会,是无限的可能。
他手中的五十箱金银,不再只是冷冰冰的贵金属,而是五十箱可以稳定人心的力量。西山粮仓里堆积如山的粮食,也不再只是军粮,而是可以直接消退国运黑气的“良药”!
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从他心底升起。
他仿佛看到,自己正坐在一座巨大的宝库之上,而他刚刚才找到了打开宝库的正确钥匙。
他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资源,最高效、最精准地投放出去,去修补这个千疮百孔的王朝。
目光从图卷上移开,林渊的视线穿过院墙,望向了黑暗的远方。
那是京城的城外。
在那里,聚集着数以万计的流民。
他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像一群被世界遗弃的孤魂野鬼,在绝望中等待着死亡。
在朝廷眼中,他们是巨大的隐患,是随时可能冲击京城的乱匪。
在那些达官贵人眼中,他们是肮脏的、不祥的,是需要远远避开的瘟疫。
可在林渊此刻的眼中,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流民。
他们是国运图上那片黑色灾厄最直接的体现,是人心怨气最大的源头。
同时,他们也是一座尚未被发掘的巨大宝藏。
他们的身体里,蕴藏着被饥饿压抑的巨大力量。他们的内心中,燃烧着对“活下去”最原始的渴望。
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给他们一件衣穿,给他们一个活下去的希望,他们就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赈济他们,可以收拢人心,消解怨气,让国运图上那该死的黑气消退得再快一点。
从他们之中挑选青壮,加以训练,他们就能成为自己手中最忠诚、最悍不畏死的军队。
将方德兴的粮食和金钱,用在他们身上。
这,才是一本万利、名利双收的最好买卖!
林渊的嘴角,终于抑制不住地,向上勾起一个充满自信与掌控力的弧度。
他站起身,夜风吹动他的衣袍,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如同一柄在黑夜中即将出鞘的利剑。
计划,已经在他心中成型。
而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这批见不得光的粮食和财富,以一种合情合理、甚至能为他博取名声的方式,送到那些流民的手中。
他需要一个名目。
一个足以让朝廷闭嘴,让同僚侧目,让百姓感恩戴德的名目。
林渊的目光,落在了自己腰间的锦衣卫令牌上。
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