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
蒙武一向沉稳,此刻却难得露出笑容。
他上下打量扶苏,确认他安然无恙后,感慨地说道:“殿下此战重创匈奴,至少百年之内,他们不敢再犯我大秦边境!”
“边疆百姓必将铭记殿下的大恩大德!”
扶苏还未开口,一旁的蒙毅便抢先说道:“父亲,您这话还不足以形容呢,何止百年?匈奴怕是千百年都不敢再犯!”
“您是没看到那些匈奴人被殿下吓得什么模样,开城投降不说,连祭天金人都献了出来。”
“殿下临走前还用他们的头颅搭了一座京观,把他们都吓得不敢动弹。”
蒙毅语气中满是痛快与骄傲。
此战重创匈奴,保边疆安宁,他也由衷地高兴。
听蒙毅细说这些细节,蒙武点头称许,感叹道:“臣原本还担心殿下会将匈奴尽数灭绝,如今看来,是臣多虑了,殿下比臣更懂其中利害。”
从扶苏的种种做法中,蒙武看出两人想法不谋而合。
匈奴不可尽数消灭。
否则对大秦未必有利。
如今这般以雷霆之威震慑匈奴,是最好的选择,既留下了匈奴作为屏障,又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殿下,如今匈奴之祸已平,您可有打算?”
“是回咸阳么?”
蒙武望着扶苏,开口问道。
扶苏此行来边疆,目的便是平定匈奴之患,现在已功成。
“回咸阳一事,暂不着急。”
扶苏微微一笑,“过几日就是新年了,即便现在启程,也赶不及回到咸阳。”
“那便在边疆过年吧。”
蒙武听完,先是一怔,随后心中涌上感动。
他明白扶苏留下的真正用意,不只是为了过年,更是为了蒙毅。
扶苏想让他们父子三人,难得地团聚一次。
因为只要扶苏还在,蒙毅便可一同留下。
虽然扶苏未明言,但蒙武全都看在眼里。
一切感激,尽在沉默之中。
年关将至,居庸关内外热闹非凡。
由于从匈奴那里夺得大量战利品,今年即便最清贫的人家,也能在除夕桌上添上几块肉。
这一切,都是扶苏提出的安排。
他希望居庸关的百姓,能过一个安稳、丰足的新年。
对于这里的民众而言,这一年的年节,的确是最为喜庆、踏实的一次。
匈奴被彻底击溃,太子亲留边关与民同庆,还亲自分发肉食……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新年过后,扶苏把自己整理出的练兵之法交给蒙武、蒙恬二人,并与他们交流带兵的思路。
他还主动向蒙武请教实战用兵的经验。
虽说扶苏曾是后世军校的高材生,但这里是古代,论起实战经验与行军打仗,像蒙武、蒙恬这样的名将远比他更精通。
能向这样的将领学习的机会并不多,扶苏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他从不因自己来自未来就轻视当世之人。
古人也有古人的智慧,就如他曾被张良险些逼入绝境。
谦逊谨慎,才是立足之道。
如此过了月余,一封来自咸阳的诏书,打破了居庸关的安宁。
……
校场之上。
“哈——!”
“哈——!”
“哈——!”
一声声充满气势的喊杀声,在校场中回荡。
秦军士兵正在场内训练,挥汗如雨,反复演练冲锋与拼杀之术。
点兵台上,扶苏和蒙恬并肩而立,静静注视着训练中的士兵。
“殿下所授的训练法果然不同凡响,不过月余,士卒们的精神面貌已然大为改观。”
“体魄与战技也比从前强了许多!”
蒙恬目不转睛地看着场中士兵的动作,眼中满是赞叹与敬服。
此前他特意请教扶苏,如何练出那支强悍无比的无衣军。
毕竟那支军队以三千之众攻破匈奴王庭,战绩辉煌,令人震撼。
但无衣军的训练成本太高,眼下匈奴已灭,也无需再耗费巨资维持这样一支精锐。
于是他退一步,寻求提升整支军队战斗力的方法。
扶苏毫不藏私,将所有训练方法一一传授,并亲自监督每日训练。
起初,蒙恬对那些陌生的训练方式心存疑虑。
可当他自己亲自试过后,便再无怀疑。
如今看到士兵们展现出的素质,更是让他信心倍增。
“这些练兵法,父王已下令在全国各军中推广。你们边军,也不能落后。”
“匈奴虽灭,但忧患意识不可无,军不可一日懈怠。”
扶苏语重心长地对蒙恬说道。
“蒙恬定当谨记!”
蒙恬神色肃然,郑重地点头应道。
他明白,大秦之所以强盛,正是因不断进取、不松懈于安逸。
他忽然又想起一件事,转头问扶苏:“听说殿下再过几天就要回咸阳?”
扶苏轻轻点头:“这里的事情已经处理完毕,孤要回咸阳向父王复命,不能长期滞留边关。”
他眼神中透出几分思念。
离开咸阳已有三个多月,他甚是挂念李丽质与褒姒。
两人正闲谈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抱拳道:“殿下,咸阳来了两位使者,带来王上的诏命,请您前去接旨。”
扶苏一听,神色微变,但很快便恢复如常。
“带孤去。”
“是!”
将军府大堂里,
两名宦官一胖一瘦,身着黑袍,已在堂中等候多时。蒙武也在场。
他对两人说道:“殿下正在校场练兵,我已派人去请,殿下即刻就到。”
说完,又命人端上茶水款待。
瘦宦官喝了一口茶,眉头一皱,将茶杯放下,神情略显不悦。
胖子倒是态度和善,对蒙武笑道:“殿下勤于军务,实乃我大秦之幸。”
蒙武点头称是:“殿下天资卓绝,又勤勉有加,令人敬佩。”
两人又随意寒暄几句。
中间,蒙武试探性地问起诏命内容,却被婉拒。
“此为密诏,不便透露。”
胖宦官语气礼貌却坚定。
蒙武自然明白规矩,便不再多问。
不久后,扶苏赶到。
两名宦官见扶苏进门,神情一振,连忙起身行礼。
“奴婢参见殿下。”
扶苏微微点头:“两位公公远道而来,一路辛苦。”
胖宦官忙赔笑道:“为王上效力,是奴婢的本分。要说辛苦,还是殿下镇守边疆,抵御匈奴,那才是真正的辛劳。”
扶苏淡淡一笑:“父王有何旨意?”
胖宦官面露迟疑,看了看站在一旁的蒙武。
蒙武会意,主动请退:“殿下,若是要谈机密之事,可以去书房。”
扶苏应了一声:“将军稍候。”
说罢,起身朝书房走去,两名宦官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