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由校来到新式佛郎机炮的铸造厂时,果然见到许多红发碧眼的西方人在场。
即便他是从未来穿越而来,也无法分辨这些人的具体国籍。
当这些西方工匠得知前来视察的年轻男子竟然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时,纷纷恭敬地前来行礼。
朱由校也热情地与他们交流。尽管内心有所抵触,但当前仍需依赖他们的技术支持。
交流过后,几位西方工匠头目露出惊讶的表情。
朱由校便问他们,为何表现出如此神情?
“尊贵的君王陛下,我们感到震惊的是,没想到陛下对火器的理解如此深刻,知识如此渊博,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我们在大明已有一段时间,据我们了解,大明是一个保守的帝国,对科技发展极为忽视。”
“大明的官员与富商对火器极其轻视,反倒更重视用木棍制成的长枪。”
“若是在我们欧罗巴,像大明这样保守、落后的国家,早就成为强国的附庸了。”
“我们原本以为陛下也是如此,但自从进入兵工厂后,才发现陛下对火器技术的重视远超我们的想象。”
“刚才的谈话更彻底改变了我们对陛下的认知,看来大明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顽固、拒绝接受新科技发展。”
这番话中充满对大明的蔑视,令在场随从无不愤怒。
而毕懋康与这些西方人打交道已久,早已习惯了他们的表达方式,只是苦笑接受。
朱由校虽然心中不悦,但并未失态,也没有摆出皇帝的架子。
他说得没错,如今的大明的确保守、不思进取。
察觉到周围人脸色不悦,那名西方人立刻单手按肩低头致歉:
“请君王陛下原谅我的直率,我只是陈述了事实而已。据我所知,在大明,很少有人愿意说出真相。”
朱由校眼神一凝,这西方人,竟如此了解中土。
然而此时的大明,却对西方世界一无所知。
朱由校微微一笑,表示并不介意他所言。
“你叫什么名字?”
“陛下可以称呼我为亨利。”
这名字倒也常见。朱由校虽未接触过洋人,但“亨利”这一称呼却并不陌生。
虽不知此人具体来自哪一国度,但与大明来往密切的,也就那几个国家。
听他自报家门后,朱由校立刻开口询问:
“亨利,你可是从西班牙或荷兰而来?”
“没想到陛下竟对欧罗八诸国有所了解,实在令亨利惊叹!”
“可惜陛下猜错了,我乃出自伟大的葡萄牙帝国!”
朱由校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难道真以为大明对海外之事一无所知?朕可是远超这个时代的存在。
如今哪还有所谓的葡萄牙帝国?早已不复存在多年。
“亨利,朕本以为你是个诚实之人,谁知你也与朕的臣子一般,欺瞒妄语,满口胡言!”
此言一出,亨利脸色骤变,但仍装作不解地回应:
“陛下此话从何说起?”
朱由校朗声一笑,随后一边轻抚身旁的车床,一边说道:
“四十年前,你们葡萄牙便已被西班牙攻破,国家早已覆灭。你难道还想在朕面前继续撒谎?”
虽非史学大家,但如此重大的历史事件,朱由校还是略有耳闻。
谎言被当场揭穿,一向能言善辩的亨利一时竟无言以对。
在朱由校步步紧逼之下,他最终吐露了实情。
原来,亨利乃是葡萄牙王族旁支。当年葡萄牙沦陷之际,其父携家带口流亡海外,辗转多年后,最终在吕宋岛落脚。
吕宋岛地处远洋,远离欧陆纷争,局势安定,成了流亡者的栖身之所。他在那里成家立业,几年后便生下了亨利。
在此生活近二十年,与汉人交往频繁,他对这片土地充满敬仰与向往。
加之自幼听闻传言,说东方有一强盛之国,金银遍地,富庶无比,这激发了年轻气盛的亨利前来大明闯荡的决心。
然而真正踏上这片土地后,他才明白,传闻终究只是传闻。
但他并未因此退缩,而是决意留下,在大明扎根。
两年前,随西方传教士来到京师。
这近十年来,他或与商人合伙,或贩卖军械,闲暇之时也替人打造火器。
半年前,兵工厂广招精通西方火器之人,亨利认为机不可失,便带领手下前来应征。
多年来,他所做一切只为一个信念——重返欧罗八,击溃贪婪的西班牙,光复葡萄牙王国!
朱由校听完他的志向与过往,心中一个宏大的构想正逐渐成形。
若能沿着既定方向稳步推进,依靠本土资源与深厚根基,大明成为亚洲首强、掌握海上主导权几乎已成定局。
若要提升声望,影响全球秩序,真正迈入世界列强之列,则必须打开对外通道,特别是与欧洲各国互通有无,建立外交往来势在必行。
目前的大英帝国正处于快速崛起阶段,法国也在加紧扩张军力,训练精锐部队。朱由校自然不会愚蠢到日后远渡重洋与他们兵戎相见。
因此,已被西班牙吞并的葡萄牙王国,以及眼前这位流亡海外的王室后裔,恰好成为他打入欧洲腹地的最佳切入点,且成本最低、见效最快。
待辽东战事平定、草原归于一统之后,朱由校的战略重心将转向全球,与各大强国展开正面交锋。
等到那时,大明国力鼎盛、财政充足,军队强盛、舰船雄壮,日月旗帜便可飘扬于欧洲海域之上。
不过,殖民与统治毕竟不同。
大明或可掌控某些地区,但真要统治全球,无异于天方夜谭。
即使在后世科技高度发达的年代,也从未有任何国家真正完成过这一目标,更别说如今了。
于是,向来无利不起的朱皇帝,又一次启动了他的谋划之路。
“亡国之痛,朕虽未亲历,但也能体会一二!”
“虽然大明与葡萄牙从未有过深交,但朕心存仁义,对你们国民所受之苦、所遭之辱,无法袖手旁观!”
话音未落,亨利便激动地插话:
“君王陛下是愿意助我复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