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将手中三万余兵力运用得淋漓尽致。
他并不与敌军展开正面决战,而是采取避强打弱的策略,一旦发现敌人薄弱之处,便迅速集中力量予以歼灭。
当敌人集结兵力来攻时,他便依靠装备优势,使用火器和大炮进行远距离打击。
只要叛军靠近军营,进入射程范围,箭矢与火药便倾泻而出,毫不留情。
面对如此猛烈的火力,安邦彦根本无法抵挡,士兵们也不愿被一炮轰得尸骨无存。
就这样持续消耗十余日,安邦彦终于支撑不住,连夜撤离军营,改变军队行进方向,试图重整旗鼓。
朱由校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立刻命令曹文诏与马祥麟分别率领骑兵与步兵精锐追击,再次大败敌军,斩杀与俘虏共计两万余人。
安邦彦一路退至定新、黔西一带,才暂时摆脱官军追击。
此地为他的老巢,因此他下令全军安心休整,恢复元气。
然而,就在后半夜众人沉睡之际,叛军军营突然发生混乱,惊叫声四起,士兵四处奔逃。
待安邦彦穿戴整齐,率亲卫查明情况后才知,这并非无故惊营,而是官军趁夜发动突袭。
此次夜袭的将领,正是皇帝最为信任的马祥麟,所率两千士兵皆是从京师精心挑选、专门训练夜战的精锐部队。
两千人夜袭数万敌军,表面看似不自量力,实则却游刃有余。
这支小队并不需要如寻常作战一般持刀厮杀,他们只需制造混乱与恐慌即可。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黑夜本就充满未知与恐惧,尤其在长期处于战争紧张状态的军营中,士兵内心极易被放大恐惧感,稍有异动便足以引发骚乱。
马祥麟并未深入敌营,而是在外围安全地带,命人用火铳朝天鸣放,同时发射火箭焚烧敌军营帐。
在空旷且易产生回音的地方,士兵高声呼喊,发出各种诡异声响。
没人料到叛军竟如此胆怯,一听见那熟悉的火铳声,还有铺天盖地的喊杀声,便已魂飞魄散。
哨兵在营中高声呼喊“官军来了!官军来了!”还在梦中的人哪晓得外面出了大事,只听进一句“官军杀过来了”。
就这一句话,如同惊雷炸裂夜空,整座军营顿时大乱。
上自将领,下至伙夫,纷纷跳起床铺,胡乱收拾行囊,只想快点逃命。
马祥麟也没料到震慑效果竟如此显着。
他立刻抓住战机,召集数百名弓弩兵,一轮又一轮地向敌营发射火箭。
他将战况火速禀报朱由校。
朱由校深知,这是破敌的关键时刻,能否彻底平定安邦彦之乱,全看今夜一战。
然而夜战并非易事,他自己也并无十足把握。秦良玉所率土司兵派不上用场,若此时贸然下令全军出动,只怕引发营中混乱。
羽林军虽说身体素质与训练程度尚可,且夜盲症者不多,但也难以胜任夜战重任,这受限于当下的条件与技术。
最终,他决定冒一次险。
他派出陈广与刘松带领神机营两千老兵,携火炮与“万人敌”等火器,前往前线协助马祥麟。
刘松与陈广虽向来胆大,但深夜出征还是头一回,因此接到军令时神情格外严肃,带队出营时也格外谨慎,举着火把缓缓前行。
为防途中有人掉队或引发骚乱,二人各带亲兵,一人在前领路,一人在后压阵。
他们不断高声提醒士兵注意脚下,目光紧随前方火光,紧跟队伍,不得落伍。
好在一路有惊无险,顺利完成了皇帝交付的第一步任务,抵达前线后,二将立刻寻到马祥麟,了解当前局势。
在马祥麟指引下,神机营迅速架起火炮,对安邦彦的大营展开猛烈轰击。
安邦彦刚稳住阵脚,又被突如其来的炮火打得七零八落。
营中再次陷入混乱,无论将领如何嘶喊,都无济于事。
此刻的士兵只想逃离这充满火药味与烟尘的地狱。
两轮炮击后,马祥麟从夜战军中选出三百精兵,亲自带队,直扑敌营核心,意图一举击溃敌军。
官军与叛军在烈焰之中展开混战。
叛军虽乱,却仍有部分尚能抵抗,而马祥麟所率不过数百人,尽管有火炮与箭矢助战,仍难迅速突破敌营。战局陷入胶着。
此时的安邦彦站在中军帐外,对外围局势一无所知。
军营内四处奔逃,踩踏频发,他的军令传不出去,也收不到任何前线反馈,彻底失去了掌控。
局势彻底失控后,安邦彦只能派出自己的亲兵,进入战场斩杀那些惊慌失措、只顾逃命的士兵。
他本意是以血腥手段稳住阵脚,谁料这命令反而让局势更为恶化。
看到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扬的亲兵竟像宰猪屠狗一样砍杀自己人,许多人为了活命,捡起地上的兵器奋起反抗。
冲突迅速升级,安邦彦的亲兵和主力部队,与收编的明军降卒和其他土司的士兵之间爆发激战,战场就在中军大帐附近。
一位骑在马上的年轻人怒火中烧,周围尽是全副武装的士兵。他高声喊道:
“我们又输了!安邦彦已无翻盘可能,现在只能各自逃命。你们跟我冲出官军包围,去云南另寻出路!”
此人正是不久前在泸州兵败逃走的奢寅。他突破官军封锁线、摆脱追兵后,立刻进入贵州,想要与安邦彦联手。
当时安邦彦正率军围攻贵阳,听说奢寅到来,心中顿感不妙,攻城的决心也随之动摇。
他清楚,奢寅会来贵州,不是因为兵败覆灭,就是急需援军。总之,奢崇明那边的情况一定极为不妙。
果不其然,奢寅一见面便带来噩耗:他父亲在重庆被处死,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经营数百年的永宁也被攻陷。
整个永宁宣慰司,逃出来的只有他与几百名残兵败将。无奈之下,他只得来投奔这位安姓叔父。
安邦彦听后震惊不已。
就在几天前,奢崇明还在西南威震四方,甚至自立为王,建立国号,风光无限。
他当时还心生羡慕,暗自发誓,待拿下贵阳后也要效仿称王,割据一方。
没想到局势转变得如此之快,四川官军战斗力竟能如此强悍?竟然有如此多的精锐部队?他一时之间难以理解。
奢寅告诉他,四川来了边军,作战凶猛,不输土司兵,还配备了火器,火力猛烈,他父亲正是败于火器之下。
安邦彦这才恍然大悟,追问起官军火器的具体情况,可奢寅对此也一无所知,他只是听从重庆逃出来的败兵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