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军在半天之内发动了七八次攻城,但由于缺少重型攻城器械,始终未能突破守军防线,屡次被击退。
奢崇明原本计划的是突袭,所以率领轻装部队迅速南下。
未曾料到,他的动向早已暴露,泸州的守军早已做好迎战准备。
至于火炮这类威力巨大的攻坚武器,不仅地方土司无法拥有,连守城的明军也没有配备。
这种杀伤力强的武器,只有在北方前线才有部署。
看到手下多次进攻失败,奢崇明在后方怒火中烧,连连斥责部将无用。
在泸州城头,千余名守军正忙于清理战场,虽然击退了敌军,但无人敢松懈,到处是士兵奔走呼喊的声音,补给短缺的地方立即被标记出来。
一名千户在完成防务布置后,抓住一名传令兵急切地问道:
“送信的人过江了没有!”
看到千户眼神如刀,传令兵吓得结结巴巴地回答:
“已经过了,半个时辰前就过去了。千户放心,只要撑到今晚,援军就会赶来!”
“你们现在立刻去城里动员百姓,协助守城。把所有青壮年都调上来,分发武器,能拉弓的就教他们使用弓弩,无论如何也要撑到明天。”
“那些年纪大或体弱的,就让他们生火做饭,保证兄弟们能吃上热饭。把城里的石头木材都搬上来,准备金汁。”
“胆敢不配合的,一律视为通敌,立刻拿下。告诉所有人,叛军一旦进城,没有人能活命,他们是要屠城的!”
几名亲兵立刻领命出发,千户终于可以稍作喘息。
在自贡的朱燮元距离泸州最近,突围出城的传令兵第一时间赶到此处求援。
朱燮元得知泸州城正遭受重兵围攻,守军几乎到了极限,随时可能失守,立刻下令麾下五千人马火速渡江增援。
同时派人送信给驻扎在内江的都指挥使王平,请他率军渡江,从后方包抄奢崇明,形成夹击之势。
然而,朱燮元刚刚抵达江边,就迎面遇见了从泸州逃出来的残兵。
就在半个时辰前,泸州城已被叛军攻破,数万敌军已进驻城中,目光正投向对岸。
一夜之间,叛军虽未对泸州发起进攻,却并未闲着。他们连夜赶制出冲车、云梯等攻城器具,还有几架投石车。
天刚亮,叛军突然发起猛攻。城中明军本就兵力远逊于敌军,先前还能依靠城防优势击退对方,如今形势骤变。
因叛军拥有了攻城器械,而守军缺乏相应的防御利器,很快便抵挡不住。仅仅两次冲锋,泸州便失守。
泸州既失,明军便无法再过江夺城。朱燮元更不会存有立刻收复的想法。
他手中只有五千兵马,别说攻城,就算只是想过江,若叛军稍有头脑,派兵驻守江畔,他连江都过不去。
为防叛军进一步深入、逼近成都,朱燮元下令将所有哨骑与探子全部派出,沿江监视敌军动向。
后来得知,对岸驻扎的是叛军主力,由永宁土司奢崇明及其子亲自统领,朱燮元才稍感安心。
因为此前收到皇上的密旨,刚接到敌军动向的情报时,他便已猜测是奢崇明所为。
一切正如陛下预料,那位早有异志的奢崇明果然起兵作乱。
更令他惊讶的是,陛下数月前就已预判奢崇明会造反,连时间地点都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朝廷早有布局,颇有“请君入瓮”的意味。
目前,仅成都方面调动的军队便已近四万,而重庆方向还有秦良玉率领的石柱白杆兵正待命出击,合围之势已然显现。
只要他在泸州牵制住奢崇明主力,三五日内便可完成收网行动。
如今他已是四川巡抚,川蜀之地的军需粮草皆可自行调配。
在已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又有数万大军同时出动,他认为平定这些叛乱的土司部队并非难事。
而刚刚拿下泸州的奢崇明,并未因初战告捷而感到喜悦。
因为还未等他下令庆功,斥候便带来了一个极为不利的消息。
长江对岸,一支军容整齐、旗帜鲜明、身穿布面甲胄的明军正集结待命,随时可能渡江反攻泸州。
他心中暗自庆幸,幸亏自己下令在凌晨发起突袭夺取泸州,否则若再等几个时辰,这支不明来路的明军入城支援,他夺取泸州的计划恐怕早已失败。
眼下更让他犯难的是,如今已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若率主力进攻重庆,泸州势必空虚。一旦他离开,明军趁机夺回泸州,他便会陷入前后受敌的险境。
他之所以急于攻占泸州,不只是为了顺江而下夺取重庆,更是想将此地作为后方的后勤基地。
四川境内山地与盆地交错,道路多陡峭曲折,各处交通依赖的都是山道与小径,运输粮食、军械等军需物资极为困难。
若能借助水路,不仅省力省工,更可迅速将补给运抵前线,确保军队作战所需。
泸州正是永宁前往重庆之间最短、最安全的中转点,若无法掌控此地,他手中这三万主力要想拿下重庆这座重镇,无异于妄想。
光是后勤的维护,便不知要分派多少兵力来保障。
此时他最急于弄清的是,对岸这支明军究竟从何而来,人数多少,是否还有其他部队驻扎别处。他们身穿布面甲,这在他们以往只在兵书中见过,从未实际接触。
据其所知,这种装备似乎是北方边军才有,难道这支明军是北军?北军怎会现身西南?领兵之人又是谁?
出于这些疑虑,奢崇明召集了十余名重要将领,在泸州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分析局势、商议对策。
奢崇明帐下将领大多粗蛮无谋,唯一稍具智谋、有将才之称的张彤又被他派去统领偏师。
因此会议开到最后,也没能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应对之策。
“父亲,我军既然已经拿下泸州,何必畏首畏尾?”
“就算对岸这支明军是边军精锐,又能如何?儿臣方才亲自到江边查探,他们最多不过七八千人,而且船只寥寥,我们只要在江岸设防,就能轻易挡住他们。”
“我们拥有三万大军,何惧他们区区几千人?父亲若仍不放心,不如分兵两路,儿臣守泸州,父亲前去攻打重庆。”
“眼下我军攻占泸州的消息尚未传开,重庆方面必然尚不知情,我们正该趁此良机,在泸州军情尚未外泄之前,尽快攻下重庆,如此方能在川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