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皇宫大殿内。
老爷子姗姗来迟。
文武百官早已列队等候。
皇子、皇孙、晋王、燕王、朱允炆、朱高炽三兄弟,都已到场。
当众人望向朱允炆时,朱高炽兄弟三人互相对视一眼,眼里都藏着一点不易察觉的笑意。
因为朱允炆眼下发黑,神情疲惫,明显是因为“黄子澄投敌”而一夜未眠。
老爷子刚坐下,众人正想开口。
他却一摆手,“不用说了,他们的来意我们都清楚。”
“今天我也有事要宣布。”
“不用绕弯子。”
“让他们进来吧。”
说完,老爷子起身,带着百官走出大殿。
“准备好了吗?”
老爷子转身,望向兵部尚书茹瑺。
茹瑺微微颔首。
朝中诸臣正感到疑惑,刚想开口探问。
老爷子却抬手制止。
他目光缓缓扫过,陆续走进光场的各国使团。
礼官宣读声接连响起。
终于……
使团队伍开始快速集结。
他们献给大明的礼物,多为象征祥瑞的动物。
这是使团来访的老规矩。
按往例,使团离京时,大明也会赠予更厚重的回礼。
此时。
礼官最后一声高呼响起:
“帖木儿王国使团……”
“进献雄狮一对、夜明珠五颗、白象十头、金珊瑚树一棵、玉如意一对!”
听到“帖木儿”三字。
众臣因最近之事,记忆犹新。
纷纷望去。
在各国使团陆续抵达后。
帖木儿的使团,才姗姗来迟。
领头之人,许多官员并不陌生——正是此前出使大明的“塔里古”。
只是……
这一次的情形,出人意料。
他们步入朝堂后,竟未如以往那般,行五体投地之礼!
须知……
以往大明接待各国使节,一视同仁。
只要踏入大明之境,就必须向皇帝行跪拜礼。
这是规矩,是尊重。
也是谈事的前提。
若不跪拜,便是无礼。
此刻,他们的举动,已然说明了一切。
“放肆!帖木儿国使节,见我朝天子,为何不跪?”
礼官厉声斥责。
老爷子目光低垂,静静注视。
这队使节中,男女老少皆有,身形各异。
最前方,两人并肩而立。
一人,是曾在北境驰骋的莫古。
另一人,正是塔里古。
面对斥责,他们神色未动。
反倒是莫古,直接抬起头,看向老爷子。
他用生硬的汉话开口:
“大明的皇帝……”
话音刚落。
气氛骤然紧绷。
“放肆!”
“蛮夷之徒,竟敢直面陛下!”
齐泰从朱允炆身后迈出一步,怒声喝道。
“好大的胆子,活得不耐烦了!”蓝玉怒目圆睁,气势如雷。
傅友德眼神一寒。
一股凌厉杀意,瞬间弥漫全场,令人不寒而栗。
茹瑺脸色铁青。
晋王低头冷视,神色冷淡。
燕王指尖摩挲着扳指,狭长的眼角微微挑起。
太子朱标静立不动,眼中却已闪过一丝寒芒。
大明的顶级权臣齐聚一堂,展现出一种令人生畏的威压。
当他们一致对外,将目光投向某个使团时。
那种来自权力巅峰的压迫感,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空气仿佛凝固。
刚刚还在暗中议论大明种种“不是”的使团,
此刻如同被掐住喉咙的鸡,瑟缩着,不敢出声。
他们第一次感受到,什么叫真正的“上国威严”。
像是一场暴风雨前的沉寂。
之前张狂跋扈的莫古,此时冷汗直冒。
若是细看,甚至能看到他身体在轻微地抖动。
但似乎是背后有人支撑,他强忍恐惧,再次开口。
“我们是帝国!不是王国!”
“大明的诸位大人,应当尊重我们的身份!”
“哦?”
詹徽缓步走出,带着士大夫特有的高傲眼神,令莫古压力骤增。
“蛮夷之辈,也懂我大明文字的分量?”
“不过……”
他顿了顿,忽然冷笑。
“在我大明皇帝面前,谁敢称帝?”
“你们……”
“只是王!”
“只有王,向皇帝朝拜的规矩!”
他语气似笑非笑,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帖木儿王国使团,听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