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头。
皇宫、东宫之内。
“不可能!”
“绝不可能!”
“黄先生怎么会投降?”
此刻。
北境动荡的消息,已在京中传得沸沸扬扬。
那个一个月前,还被视为大明栋梁的黄翰林,转眼之间,竟成了趁着草原骑兵南下,背叛朝廷的罪臣!
这个消息,对朱允炆来说,如同晴天霹雳。
“我早就和他说过,找个合适的机会,我会向爷爷提议,让他回来京城!”
“他为什么不坚持到底?”
“他……他在梦里都没有投降!”
“那现在为何要投降?”
瓷器碎裂的声音突兀响起!
朱允炆一把抱起手中的名贵瓷器,狠狠摔在地上。
碎成一片。
“黄子澄!”
“你为何要选择投降?”
“你害了我啊!!!”
“发生什么事了?出什么事了?”
吕氏其实一直站在门外。
这些天她已经察觉到不对劲,儿子的状态越来越不稳定。
情绪也一次比一次激动。
尤其是黄子澄被调往北境之后,朱允炆几乎不再出门。
就在不久前,传来了第一个消息。
“北境出事……两位大臣被抓!”
朱允炆立刻紧张起来。
随着消息不断传来,越来越清晰。
黄子澄投降一事,开始在朝中传得沸沸扬扬。
得知此事后,朱允炆彻底崩溃了!
“娘!”
“他投降了,那些大臣会怎么看我?”
“我朱允炆……”
“在爷爷眼里,又成了什么模样?”
吕氏连忙安抚:“允炆,黄子澄早被你爷爷发配边疆,说到底,他已经和你没关系了。”
“别提他!”
“我不认这个人!”
朱允炆怒吼。
吕氏叹了口气,“好,不提他了。”
“但你也不必太在意。”
她继续劝慰。
“你想得太多了。”
她语带深意地说:“你爷爷年纪大了,最近都在有意放权。”
“让你爹掌握实权。”
“娘估计,用不了多久,你爷爷就会退位。”
“到时候,立谁为储君,还不是你爹说了算?”
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可他很快又摇了摇头。
“以前,我爹确实会顾及我。”
“但现在……不一样了。”
“朱允熥跟着秦王一起南下了!”
“你以为爷爷是让他去江南看热闹?”
“照爷爷的性格。”
“如果他真要将皇位传给你爹,那储君人选,也必须由他亲自定夺。”
“只要爷爷还在位,一切还是他说了算。”
“哪怕我爹登基,也一样。”
吕氏一听,脸色骤变。
“别乱说话!”
朱允炆脸色苍白,却依旧不肯低头。
“娘,还有件事,我越来越不明白。”
“我爹多次外出,却不告诉我们目的地。”
“爷爷说他在某个地方休养,却不告诉我具体位置!”
“我连见他一面都做不到!”
“还有……”
“还有……”
他似乎想起了什么,最让他无法接受的事。
朱允炆忽然在书案上翻找起来。
稍过了一会儿,他手里拿着的是一本厚厚的书。
吕氏走近一看,却发现……
封面上清清楚楚……
写着四个字!
《大明字典》!
“娘,你看这个,刘三吾和几位文臣早就开始,偷偷整理市面上流传的拼音!”
“他们把所有的汉字,按拼音归类整理!”
“做出了这本《大明字典》的第一版!”
朱允炆语气急促。
“这本字典里,收集了五千多个常用和冷僻字!”
“虽然只是初步完成,但日常所需,基本都涵盖了。”
吕氏听完,眼里泛起光。
“这是件大好事。”
她也是头一回听说这东西。
“这是我从学堂里带回来的。”朱允炆解释。
“我知道娘你会奇怪。”
他接着说:“先生还提到,除了这本字典,还有《词典》,甚至还有收录典故和四字短语的《成语词典》!”
吕氏越听越疑惑,她不明白儿子为何情绪激动。
“允炆,这有什么问题吗?”
“挺正常的啊。”
“正常?你说正常?”朱允炆几乎要哭出来。
“娘,你看看这本字典的第一页,最后一页,还有后面最大的那两个字是谁的名字!”
吕氏这才反应过来,赶紧翻看。
可只看了一眼,她整个人就愣住了。
那是她做梦都想不到的两个字——
“雄鹰!”
“雄英?”
“朱雄英?”吕氏猛然惊呼,整个人都颤抖起来。
“你爷爷怎么能把这个名字写上去?”
朱允炆吼道:“写上去?因为提出拼音、建议朝廷整理这些词典的人,就是‘雄鹰’,那个让我一看到就心惊的名字!”
他还没说完,又压低声音。
“娘,你还记得我们最近那个梦吗?”
“知道这些日子,大明的变化吗?”
“知道父亲病情的恢复吗?”
“还有爷爷在工部、兵部军器监里的那些安排,现在到了什么地步,恐怕只有他和父亲最清楚。”
“这些才是真正的秘密。”
“不是那些京城,甚至外国使团传出来的,说什么新粮、新兵器……问起来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的流言。”
“这些,才是爷爷藏在心里的事。”
“可娘,你知道吗……”
“爷爷把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吕氏的脸色,一点点变了。
她的心,也一点点提了起来。
“该不会……也是雄鹰吧?”
朱允炆立刻点头。
“没错!”
“正是雄英!”
“而且,爷爷似乎有意无意地,对这两个字眼从不加以区分,几乎是交替使用……”
“所以现在你去京城走一遭,到处都能听到……”
“当年说的‘大明三代英主’的幼主——不就是爷爷亲自册立的皇长孙、皇太孙吗?”
“朱雄英!”
吕氏的手猛地一紧,心里一阵发凉。
她声音发颤。
“难道……难道那朱雄英还活着?可他……他不是病死了吗……”
朱允炆冷笑一声,“谁知道呢?”
“现在京城传得越来越离谱。”
“朝廷不制止。”
“爹也不管。”
“爷爷更是不见人影,好像还在背后煽风点火。”
“更过分的是!”
朱允炆越说越气。
“这个时候,又冒出黄子澄叛变的消息。”
“早不反,晚不反……”
“偏偏选在这个节骨眼上反?”
他一怒之下,将书桌上的东西全都扫落在地。
“大明的皇帝,怎么能有一个……向敌人低头的老师?”
这一刻。
吕氏才明白,儿子为何如此愤怒。
她慌了。
“那怎么办?”
“我儿该如何是好?”
朱允炆苦笑,“娘,如果我没做那个梦,我也就认了。”
“说放下,我就放下。”
“可是,我确实梦到了!”
“我真的梦到了……”
“大明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
“是我!”
“我才是……大明的皇帝!!!”
他深吸一口气。
“我怎能说放手,就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