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方过,郭晋的请柬便送到了保药堂。
素笺之上,字迹刚劲朴拙,言辞恳切,邀许清安过府一叙,共商襄樊防务,并言明尚有几位江湖朋友在场。
送柬的是一名亲兵,态度恭谨,言道郭大侠特意嘱咐,许先生乃贵客,务必亲至。
许清安执柬沉吟。
他本意低调,不欲过多卷入这襄阳城的军政事务。
然则郭晋相邀,情真意切,更关乎一城安危,若坚辞不去,反显矫情。
再者,他亦想亲眼见见这汇聚于襄阳的各方豪杰,感知这南宋末世下的江湖气象。
是夜,月隐星稀,秋风带着寒意,卷过空旷的街巷。
许清安依旧是一身半旧青衫,未带贺仪,只袖了几瓶自制的、于内伤调理、解毒辟瘴有奇效的丹药,权作见面之礼,信步往城守府邸而去。
郭晋的府邸并无奢靡之气,高墙深院,格局开阔,更似一座戒备森严的军事堡垒。
门前甲士肃立,灯火通明,映照着兵器冰冷的寒光。
通传之后,自有管家引路,穿过几重院落,来到一处宽敞的花厅。
厅内已是人头攒动,灯火辉煌。
粗犷的谈笑声、浑厚的寒暄声、兵器与甲胄偶尔碰撞的铿锵声,交织成一股粗粝而热络的氛围。
空气中弥漫着酒肉香气、皮革味,以及江湖人身上特有的、混合着汗水和风尘的气息。
许清安的到来,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他气质内敛,衣着朴素,在满堂或彪悍、或奇诡的江湖豪客中,显得格格不入,如同误入猛虎山林的闲鹤。
只有主位上的郭晋,见他进来,立刻起身相迎,朗声笑道:“许先生到了!快请入座!”
他亲自将许清安引至靠近主位的一席,此举顿时引得不少目光汇聚过来,带着探究与讶异。
郭晋向在座众人简单介绍:“诸位,这位是许清安许先生,医术通神,于西城开设保药堂,活人无数,乃我襄阳之福。”
言辞间推崇备至。
许清安拱手环揖,算是与众人见过,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厅内人物,果然形形色色,龙蛇混杂。
有衣衫褴褛、背负麻袋却目光炯炯的丐帮长老,有身着道袍、手持拂尘的全真门下,有太阳穴高高鼓起、拳锋生茧的外家高手,亦有气息阴柔、眼神闪烁的奇人异士。
郭晋之妻黄容,巧笑倩兮,周旋于众人之间,言辞便给,八面玲珑,将略显杂乱的气氛调理得融洽热烈,其聪慧机变,显露无疑。
许清安静坐席上,面前虽摆着酒肴,却只略沾唇舌。
他看似在聆听众人高谈阔论,从金人骑兵战术到城防器械改良,从江湖恩怨到朝廷动向,实则神识已如一张无形细网,悄然笼罩了整个花厅。
在他的感知中,这厅内气息驳杂,如同翻涌的潮水。
大部分人的气息或刚猛,或轻灵,或深厚,虽强弱有别,却都坦荡直接,气血旺盛,与他们的言行表里如一。
郭晋的气息最为独特,浩然而正大,如中流砥柱,隐然是众人的核心。
黄容的气息则灵动机巧,千变万化,难以捉摸。
然而,在这片看似豪迈热血的气场之下,他敏锐地捕捉到了几缕不和谐的“杂音”。
席末一人,身形干瘦,面容普通,穿着一身不起眼的灰布长衫,一直沉默寡言,偶尔附和着笑笑,看似毫无存在感。
但许清安的神识掠过他时,却感到一股极其隐晦、刻意压抑的阴冷气息。
这气息并非中原武林常见的内功路数,倒带着几分塞外的诡谲与血腥味。
虽极力掩饰,但在许清安金丹境界的灵觉下,依旧如雪地墨迹,清晰可辨。
另一侧,一位自称来自河朔的“连环坞”舵主,声若洪钟,频频向郭靖敬酒,言谈间满是激昂的报国之词。
然而,许清安却从他眼底最深处,捕捉到一丝难以察觉的闪烁与计算,其气血流转,在慷慨陈词时,反而有瞬间的凝滞,显是心口不一。
更有趣的是,一位坐在全真教弟子身旁、作文士打扮的中年人,一直含笑倾听,风度翩翩。
但当旁人论及金军军中似有异人,擅长驱使毒物、布设邪阵时,许清安清晰地“听”到,他看似平稳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虽然面上神色毫无变化。
这些发现,让许清安心中微沉。
郭晋黄容汇聚群雄,本意为助守襄阳,然这泥沙俱下之中,难免混入宵小。
或是金人派来的细作,或是别有用心的江湖败类,欲在这危城中牟利,甚或是……
他想到了翁先生所言朝中倾轧,未必没有某些势力的触手,早已伸到了这前线重镇。
他不动声色,依旧维持着淡然的神情。
目光偶尔与那灰衣人、或是那“连环坞”舵主、亦或是那文士接触,对方或迅速避开,或回报以看似友善实则警惕的一瞥。
尤其是那灰衣人,在许清安目光扫过时,虽未直视,但其周身那敛藏的阴冷气息,几不可察地波动了一下,仿佛毒蛇被惊扰,瞬间的绷紧。
宴会持续,气氛愈加热烈。
有人醉后高歌,声震屋瓦;
有人击案而起,痛骂朝中奸佞;
更有人当场演示武功,引来一片喝彩。
在这片看似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热潮之下,许清安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层面,冷静地观察着这浮华表象下的暗流汹涌。
他端起茶杯,轻呷一口,目光掠过窗外沉沉的夜色。
襄阳城的轮廓在黑暗中显得愈发巍峨,也愈发孤独。这满堂“英豪”,究竟有几人是真心为这城池,为这身后万千百姓而来?
郭晋与黄容仍在殷勤待客,眉宇间虽带疲惫,眼神却依旧坚定。
许清安心中暗叹,守城之难,恐不止在于城外的金戈铁马,更在于这城内的波谲云诡。
他放下茶杯,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轻敲。
今夜之后,这襄阳城的风云,怕是更要复杂几分了。
而他这间小小的保药堂,是否还能如他所愿,保持那份置身事外的宁静?
答案,似乎已在这满堂灯火与暗影的交织中,悄然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