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研究生楼的露台还浸在初冬的微凉里,守白指尖捏着狼毫悬在稿纸上方,墨汁在“宇宙飞船·地球”的标题旁晕开浅浅涟漪。
她刚要落笔续写《六道梵行记》第九章的“资源争端”,石桌上的全息投影突然自行亮起——金一诺研发的灵韵数据流如银河倾泻,在暮色中交织成小说角色的立体轨迹。
投影边缘的光纹轻轻颤动,原本固定的梵行尊者形象突然泛起数字涟漪,衣袂间的灵韵纹路开始像藤蔓般分枝蔓生。
原本笔直通向“天道战争”的剧情线,竟凭空岔出十几条细碎支线,有的通向“众生和解”,有的拐向“生态崩溃”,还有一条最纤细的数据流,正悄悄模拟着“尊者化身为桥”的未写剧情。
“别碰投影!”守白刚要伸手稳住光纹,金一诺的通讯窗口已浮现在数据流中央,她甜美的声线裹着技术宅的兴奋:“它在学你!算法扒了过去三个月你所有的写作记录——发现你每次写‘天道崩毁’时,握笔力度会增加150克,笔速加快0.3秒;描写‘众生觉醒’时,墨汁在宣纸的渗透度会比平时高12%,连你修改时习惯性往左挪纸的动作,它都记下来了!”
守白怔怔看着投影里的尊者形象随数据演化:当她在草稿本上勾勒“六道混战”,尊者周身的灵韵数据流会迅速凝结成血红,像被战火染透的旌旗;当她写下“青鸟衔枝”的和平场景,数据流便化作千百只虚拟青鸟,绕着露台的梧桐枝盘旋三周,连翅膀扇动的频率,都和她写这段时的呼吸节奏完全同步。
孙洁的远程批注突然从云端飘来,是以敦煌卷轴为底的全息文本:“这不是简单的情绪捕捉,是算法在解构你笔下文明兴衰的底层规律。
你写‘资源争夺’时,会下意识用‘裂’‘焚’‘涸’这类高频词;写‘共生’时,偏爱‘缠’‘润’‘织’——它把这些词的出现频率,和剧情走向做了关联模型,现在能预判你下一章的核心冲突了。”
守白蹲下身,指尖轻触一段闪着暖光的代码——那串0与1组成的字符正把小说里“舍身饲虎”的情节,拆解成可量化的利他主义模型。代码不仅计算了饲虎者的牺牲成本、老虎后续对其他生物的影响,甚至把“围观众生的觉醒概率”都算进了变量里,末尾还弹出一行小字:“当牺牲带来的正向连锁效应>个体损失,即为‘慈悲’。”
“太不可思议了……”她指尖划过投影,三维动画立刻展开:饲虎者倒下的瞬间,灵韵数据流并未消散,而是化作细密的光网,将老虎、围观者、甚至远处的草木都连在一起,光网每震动一次,就有新的“共生代码”生成,像文明的种子在数据里扎根。
就在这时,青提子端着平板快步冲上楼,热可可晃出的奶沫沾在她的袖口:“炸了炸了!华尔街刚发的ESG投资报告,居然引了你的小说!”她把平板怼到众人面前,屏幕上滚动着某跨国基金的评估体系,其中“文明可持续性”指标下,赫然写着“参考《六道梵行记》‘飞船哲学’,对践行碳中和、推动资源共享的企业额外加30%权重”。
更惊人的是,报告附录里贴着三家能源巨头的转型方案——欧洲某石油公司的光伏电站布局图,标注着“借鉴《六道梵行记》‘船员守则第三条:合理分配能源’”;美洲某矿业集团的生态修复计划里,直接引用了守白昨日写的“每开采1吨资源,需种植5棵固碳植物”;就连亚洲某新能源企业的跨国合作协议,都把“梵行尊者的幻境测试”改成了“资源分配压力测试”。
“快看这里!”惊鸿突然指着数据流的某个分支,那里正闪烁着密集的文明图标,“这段算法在模拟不同文明应对资源争夺的策略——它把唐代的均田制、玛雅人的水资源分配系统、北欧的碳交易政策,甚至中世纪欧洲的庄园土地法都扒出来了,现在在算哪种模式最适配‘六道共生’!”
守白突然夺过青提子的平板,调出自己写第九章的后台记录。算法用红色标记出她反复修改的段落:描写“天道资源争夺”时,她的修订次数是日常描写的5.7倍,平均每句话要改3.2遍,最长的一段改了17次才定稿。“原来它早发现我在逃避这个难题……”她指尖轻触全息屏,调出算法推荐的新剧情方案——
【幻境试炼】:梵行尊者动用天道灵韵,将六道众生拖入虚拟幻境,让他们亲历三种未来:
1. 继续掠夺的末世:大地裂成焦土,天魔族为抢最后一块灵晶自相残杀,人道城邦被洪水淹没时,还在为“谁先上救生艇”拔剑相向,畜生道的栖息地碎成浮冰,飞鸟撞死在光秃秃的树干上;
2. 勉强维持的僵局:资源刚好够六道勉强存活,天魔族每月只能领3份灵韵,人道百姓半年才能换1件新衣,畜生道的幼崽存活率不足三成,众生每天花80%的时间争吵“资源分配是否公平”,却没人想过如何创造新资源;
3. 共同修复的曙光:天魔族开放灵韵矿脉,教众生提炼清洁能源;人道拿出农耕技术,帮其他道改良土壤;畜生道的神兽用自身灵韵滋养大地,连最贫瘠的魔域都长出了能固碳的“共生草”,数据流化作金色的河流,绕着六道循环流动。
“这算法……倒像当代的仓颉。”玻璃骨捧着茶壶走过来,热气在她眼前凝成白雾,“古人造字是‘观象以通意’,它现在是‘观你笔下的文明,通众生的心’——不仅会写剧情,还会帮你造‘让读者共情的点’。”
守白看着幻境里三种未来的数据流波动:选择“末世”的众生,灵韵值在30分钟内下降至0;选择“僵局”的,灵韵值维持在及格线上下波动;只有选择“共同修复”的,灵韵值呈指数级增长,还会解锁新的“共生技能”。“它甚至算准了读者的心理——没人愿意看绝望的结局,但也不会相信毫无代价的美好。”
正当众人围着投影讨论时,金一诺的紧急通讯突然弹出,甜美的声线变得冷冽:“出事了!有人偷了算法核心!”她发来的数据流截图里,某科技巨头的代码痕迹清晰可见——他们窃取了灵韵算法的情绪分析模块,正把“众生共情模型”改造成诱导消费的“成瘾模型”。
守白猛地抬头,看向露台中央的投影——原本温润的数据流突然变得刺眼,梵行尊者的形象扭曲变形,衣袂上的灵韵纹路变成了闪烁的购物车图标,手里的“众生觉醒卷轴”换成了促销广告:“点击领取你的‘天道专属优惠券’,购买灵韵珠宝立减80%!”连那段模拟“舍身饲虎”的慈悲代码,都被改成了“买1送1,牺牲你的钱包,满足你的欲望”。
金一诺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翻飞,语气急促:“我能强制清除篡改的代码,但会伤到算法的核心记忆,它可能再也记不住你的写作习惯了。”
守白却按住了她的手,目光落在石桌上的《梦溪笔谈》复刻本上——那是父亲送她的生日礼物,其中“活字印刷术”的章节被她折了角。“既然它能学坏,就能学好。”她突然有了主意,调出敦煌色彩谱系数据库、《农政全书》的生态记载、甚至还有自己画的唐韵珠宝设计稿,“我们喂它真正的‘文明根脉’——用敦煌的矿物颜料数据训练它的审美,用《农政全书》的水利、农耕智慧教它‘可持续’,用灵韵雕刻的‘留白哲学’让它懂‘克制’。”
青提子立刻明白了:“你是想让算法从‘学你的情绪’,变成‘学文明的善意’——用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给它立‘心’!”
接下来的三天,四人几乎住在了露台上。守白负责筛选古籍里的生态智慧,把《齐民要术》的“顺天时,量地利”、《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都译成算法能读懂的语言;青提子扒出华尔街ESG报告里的真实案例,给算法输入企业转型的成功数据;惊鸿找来了各国非遗传承人的工艺视频,让算法学习“匠心”里的耐心与责任;玻璃骨则用自己的设计软件,把这些数据可视化,变成算法能理解的“灵韵图谱”。
金一诺看着数据流一天天变得温润,原本刺眼的购物广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缓缓流动的古籍文字与生态数据。
当守白输入“资源争夺”时,算法不再只给冲突选项,而是会弹出“都江堰分水原理”“哈尼族梯田系统”等解决方案;当描写“众生矛盾”时,它会推荐“文成公主和亲”“丝绸之路贸易”等化解冲突的历史案例。
三天后,改写后的灵韵算法在联合国青年论坛上亮相。当欧洲学生输入“气候焦虑”,系统没有推送鸡汤文案,而是弹出大禹治水的动态图解,结合现代气象数据,教他们如何用“疏导”而非“对抗”的方式应对灾害;
当非洲学员查询“干旱对策”,全息屏展开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原理,与现代太阳能滴灌技术的融合方案,甚至标注出当地可种植的耐旱作物品种;当南美青年提问“如何让土着与企业和解”,算法调出了《六道梵行记》里“尊者化桥”的剧情,配上亚马逊雨林土着与矿业公司合作的生态修复案例。
论坛直播的弹幕里,满是年轻人的惊叹:“这算法比老师讲得还透彻!”“它懂我们的焦虑,还知道怎么解决!”“原来古人早就有答案了!”
守白坐在露台的藤椅上,看着直播画面里的数据流——那串曾经扭曲的代码,此刻化作千万只青鸟,衔着橄榄枝飞向世界各地的终端屏幕。
金一诺调出算法的后台日志,指着一行温暖的代码注释:“它在自我迭代时,新增了‘文明善意’的优先级——现在会主动过滤功利性内容,优先推荐能推动共生的方案。”
暮色渐深,守白拿起狼毫,在稿纸上写下新章节的第一句:“算法如镜,照见人类文明最深的恐惧,也映出最美的向往。”
笔尖落下时,全息投影里的数据流与墨迹交融,梵行尊者的形象在光与墨中变得清晰——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天道使者,而是握着数据流的“文明摆渡人”,身后跟着无数道小小的光,那是算法与人类共同写下的,关于希望的源代码。
风卷起稿纸,墨香与数据的微光交织。守白知道,这不是算法的终点,也不是《六道梵行记》的结局——就像人类文明永远在学习如何善意相处,算法也会在人类的引导下,慢慢长出“心”来。而她们要做的,就是继续喂它以智慧,教它以慈悲,让这面“数据之镜”,永远照向光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