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安禾声音依旧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以前,确实是姐姐拖累了你……”
“姐!”韩安珩猛地抬头,急切地打断她,眼圈瞬间就红了,“你别这么说!从来都不是拖累!”
韩安禾示意他稍安勿躁,听自己说完:“小珩,你听我说完。这没什么不能承认的,那件事本来就是个意外。当时我们都还那么小,你也不是故意的。这么多年了,你把我照顾得很好,真的,非常好。”
她的语气充满了肯定和感激,试图化解他心中沉重的负罪感。
她看着弟弟通红的眼圈,语气放缓,甚至带上了一点玩笑的意味,想让气氛轻松些:“我希望你能认真地去考虑一下自己的路。总不能未来我嫁人了,你还跟着我,一起陪嫁过去吧?那像什么话呀?”
最后这句带着玩笑意味的话,终于让凝重的气氛松动了一些。
韩安珩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忍不住破涕为笑,嗔怪地喊了一声:“姐!”
他抬起头,看着姐姐眼中毫不作伪的关切、鼓励和那份希望他展翅高飞的期盼,沉默了良久。
姐姐说得对,他不能一辈子活在过去的阴影和愧疚里,更不能成为姐姐追求幸福的绊脚石。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还有些闷,却清晰地说道:“好,姐,我答应你……我一定,好好想想。”
听到弟弟的承诺,韩安禾终于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这就对了!至于这次的名额,”
她洒脱地摆摆手,“我就不参加了。虽然我也挺想体验大学生活的,但工农兵大学并不能让我读我真正喜欢的专业。我现在不是找到了适合我的路了吗?我好好写我的稿子,没准儿以后还能成个大作家呢!咱们姐弟俩,各自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努力,不是更好吗?”
她的话语轻松而充满希望,仿佛已经看到了属于自己那不一样的未来。
韩安珩看着姐姐自信的笑容,心中那片因愧疚而阴霾的天空,似乎也透进了一丝光亮。
也许,他是真的该往前看了。
自从那晚与姐姐开诚布公地深谈之后,韩安珩仿佛卸下背负了多年的无形枷锁。
他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得不一样了,眉宇间那股刻意强撑出来的沉稳和忧虑淡去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属于他这个年纪应有的少年意气与跳脱飞扬。
说话做事不再那么瞻前顾后,眼神也变得更加明亮清澈,偶尔还会跟相熟的村里青年开开玩笑。
这种变化让韩安禾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关于大学名额的事,姐弟俩也达成了共识:他们两人都不打算参与这次的竞争和考试。
韩安禾是找到了写作这条更适合自己的路,而韩安珩则需要时间,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不过,作为知青集体的一份子,知青院组织的统一行动他们还是会参加的。
毕竟在这种关乎集体利益的事情上,他们需要表明态度,维护集体的凝聚力。
不过两人说好了,只作为旁观者和支持者出席,绝不主动参与鼓动或发表倾向性言论。
巧合的是,颜菀白和宋文镜的想法与他们不谋而合。
颜菀白醉心医术,跟随安道成学习正是关键时期,对工农兵大学并无太大执念。
宋文镜则性格使然,不喜这种纷争,更倾向于顺其自然。
四人一通气,便达成了默契。
对于他们的选择,知青院的其他人非但没有意见,心里反而暗暗松了口气,甚至有些窃喜。
董江、杨雨寒、李书达这些有力的竞争者自不必说,就连苏蓉之流,也在心里暗暗窃喜。
一下子少了韩安珩和宋文镜这两个强劲对手,以及韩安禾、颜菀白这两个在村里人缘好、形象佳的有力竞争者,他们的机会岂不是大大增加了?
只要这四个人肯来站脚助威,壮大声势,目的就达到了。
经过一整天的激烈讨论和各种意见的碰撞,知青院内部终于达成了共识,并推选出了四位代表,负责去与大队干部进行正式沟通。
这四人分别是:
资历最老、为人公正、上次仅以微弱差距落败因而最有发言权的董江。
做事稳妥,在女知青中颇有威望的杨雨寒。
能反映知青诉求又能沟通本地想法的李书达。
以及心思细腻、善于言辞的杜萍。
让这四人跟大队交涉,可以说兼顾了各方面的代表性,准备充分,决心要将恢复公平考试的诉求,清晰地传达给大队领导。
这天下午,由董江带头的知青院众人,来到了大队部。
大队长段定国和书记李建党正好都在,以及大队的其他干部也都在,气氛显得有些严肃。
大队干部们互相看了一眼,就明白这么知青是为了什么事而来,他们刚刚也在商讨这件事。
董江先开了口,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
“大队长,李书记,各位干部,我们今天来,是想代表咱们胜利大队的全体知青,反映一下关于今年工农兵大学名额推荐方式的想法。”
段定国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董江清了清嗓子,条理清晰地陈述起来:
“我们了解到,前年的名额是通过统一的文化考试来选拔的,最终段运聪同志凭借优异的成绩胜出,大家伙儿都心服口服。我们认为,考试是一种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方式,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议,真正选拔出文化基础扎实、有培养潜力的同志。”
杨雨寒接过话头,她的声音清脆,带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
“是啊,大队长,李书记。咱们知青从城里来到乡下,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从未放松过自身文化知识的学习。如果能够通过考试见真章,无论最终谁能获得推荐,都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对其他踏实劳动、努力学习的知青同志也是一种激励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