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说,一边又忍不住蹑手蹑脚地溜回门边,试图再捕捉一点蛛丝马迹。
韩安珩看着姐姐这副为别人感情操心的样子,觉得有些好笑,但也老实跟了过去,学着姐姐的样子侧耳倾听,虽然依旧什么都听不清。
他小声问:“那姐,咱们就在这儿等着?”
“当然等着!”韩安禾头也不回,语气坚决,“等他们谈完,看看结果怎么样!我可不能让沈延敬那个家伙再搞破坏!我嗑的cp必须成!”
最后一句她说得含糊其辞,韩安珩没听清,但也能猜到姐姐是铁了心要围观到底了。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韩安禾扒门扒得脖子都酸了的时候,隔壁的门“吱呀”一声开了,接着是脚步声,然后自家房门被轻轻敲响。
韩安禾立刻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弹开,迅速整理了一下表情,假装刚走过来的样子打开了门。
门外站着的是颜菀白。
她脸上的红晕尚未完全褪去,眼神亮晶晶的,嘴角带着一丝压不住的笑意,整个人看起来有种说不出的、焕发着光彩的羞涩和愉悦。
虽然她极力想表现得自然,但那微妙的变化哪里逃得过韩安禾这双“cp粉”的火眼金睛。
韩安禾心里顿时有了八九分的猜测,激动得差点原地跳起来,但表面上还是强装镇定,眨了眨眼问道:“颜姐?聊完啦?”
颜菀白轻轻“嗯”了一声,目光有些飘忽,不太好意思直视韩安禾那探究的眼神,声音却带着轻快:“安禾,中午一起吃饭吧?我把我的腊肉拿出来,咱们炒个菜。”
这就是有好事要分享的信号了!韩安禾立刻心领神会,忙不迭地点头:“好啊好啊!正好我弟也在,咱们一起吃!”
站在后面的韩安珩看着两人这打哑谜似的对话和姐姐那兴奋的模样,还是有点摸不着头脑。
午饭的气氛有些微妙的热络。颜菀白心情明显很好,话也比平时多了些。
韩安禾则不停地用眼神在颜菀白和一直沉默吃饭但耳根似乎有点红的宋文镜之间来回瞟,脸上挂着“我懂的”的暧昧笑容。
饭后,几人各自回屋休息。韩安禾躺在炕上,却没什么睡意。
颜姐和宋知青的事算是暂时让她放了心,她的思绪又转到了别处。
她开始构思下一个要写的故事。上一本投出去的石沉大海,还不知道结果如何,但写作已经成了她在这个时代排遣寂寞、寄托想法的重要方式。
新的故事,她打算写一个知青下乡后,虽然遭遇了各种挫折和不适应。
但没有沉沦,反而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和开阔眼界,帮助生产队搞科学种植、改良农具,最终获得尊重和认可,也找到了自身价值的故事。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这篇故事她断断续续写得也差不多了,打算在过年前寄出去,也算给新的一年开个好头。
她正沉浸在自己的构思里,细细推敲着某个情节,突然,院门外传来一阵清脆的“叮铃铃”的车铃声,以及一个嘹亮的男声:“请问,韩安禾同志是住在这里吗?”
韩安禾一愣,疑惑地坐起身。这个点,会是谁?
她穿上棉鞋,快步走到门口,打开了房门。
只见院门外停着一辆绿色的二八大杠自行车,车旁站着一位穿着绿色邮递员制服、斜挎着邮包的年轻小伙子,正扶着车把,朝院里张望。
那邮递员看到开门的是个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也是愣了一下。
他不是第一次来知青点送信,但之前通常都是一个清瘦的男知青出来签收,他知道那是收信人的弟弟。
没想到这次这么巧,直接遇到了正主。
韩安禾点点头:“我就是韩安禾。同志,您有什么事吗?”
“哎!正好!有你的信和包裹!”邮递员脸上露出笑容,看着韩安禾转身回屋去拿证件核对,忍不住又多看了两眼。
韩安禾很快拿了证明出来。
邮递员仔细核对后,确认是本人,脸上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别的什么,微微泛红。
他赶紧从鼓鼓囊囊的斜挎包里翻出封信件,递给韩安禾:“韩同志,这是你的信。”
接着,他又费力地从自行车后座解下两个用绳子捆得结结实实的、看起来沉甸甸的包裹:“这两个包裹也是你的。哦对了,”
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补充道,“邮局里还有一个更大的包裹,也是给你的,我车一次带不了,本来打算明天再给你送一趟。”
韩安禾一听还有个大包裹,连忙摆手道:“谢谢同志,不用麻烦您再跑一趟了!明天我让我弟弟直接去邮局取就行,天冷路滑的,太辛苦您了。”
她看着邮递员冻得通红的鼻子和手,心里过意不去,下意识地从棉袄口袋里掏出两块大白兔奶糖,塞到邮递员手里。
脸上带着感激的笑容:“同志,辛苦你了,跑这么远。这两块糖您甜甜嘴,驱驱寒。”
邮递员看着手里那几颗金贵的大白兔奶糖,愣了一下,随即脸更红了,连连摆手:“这怎么好意思,韩同志,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拿着吧,别客气了!”韩安禾笑着坚持。
邮递员推辞不过,最终憨笑着收下了糖,连声道谢后,骑上自行车离开了,铃声似乎都比来时更欢快了些。
韩安禾则抱着突然到来的信件和两个沉甸甸的包裹,站在门口,心里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韩安珩在屋里听到外面的动静和姐姐与人交谈的声音,揉着惺忪的睡眼走了出来,正好看到邮递员离开的背影和姐姐怀里抱着的东西。
“姐,是家里寄来的吗?”他打着哈欠问道,以为是父母或者大哥又捎东西来了。
韩安禾摇摇头,心里也满是好奇:“不知道,一起拆开看看就知道了。”
两人一起进了韩安禾的屋子。因为烧着煤炭炉子,屋里比外面暖和许多,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干燥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