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青云观内外早已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窗明几净,连殿宇的匾额都被玄素带着明月仔细擦拭过,焕然一新。空气中弥漫着松柏枝燃烧的清香和厨房飘来的糖瓜甜腻气息,处处透着年节的喜庆与郑重。
年关在道家文化中意义非凡,不仅是辞旧迎新,更是禳灾祈福、酬谢神恩、沟通天地的重要时节。青云观作为一方道观,自然有一系列科仪法事需要操办。
一大早,观内众人便忙碌起来。玄素指挥着几名临时雇来的杂役,悬挂桃符,张贴门神,布置祭坛,一切井井有条。白芷则在厨房忙碌,亲手制作供奉用的糖瓜、蜜饯及各色素斋,空气中甜香与米香交织,令人食指大动。连赤练都被安排了任务——用新采的松枝柏叶,捆扎成一个个小巧的“辟邪束”,准备分发给上山的香客。
青玄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他面前摆着厚厚一叠红纸,正根据每位核心弟子的八字流年,以及观中重要方位,用朱砂精心书写着各式 祈福禳灾符。有贴在殿柱上保佑观宇安宁的“镇宅符”,有放入香囊随身佩戴保一年平安的“护身符”,还有针对来年可能出现的流年不利,提前化解的“解厄符”等等。
“观主,” 青玄一边笔走龙蛇,一边对在一旁静观的严若菲说道,“我依各人八字推算,大师兄明年恐有小耗,需佩戴‘五行通关符’;二师姐火旺,需‘坎水润泽符’以制衡;四师妹木气稍弱,这‘乙木生发符’正合她用;明月纯净,寻常符咒反而不美,给她这个‘太和护灵符’最宜。至于观主您和南往前辈……” 他顿了顿,嘿嘿一笑,“二位修为高深,百邪不侵,寻常符箓已是无用,我就写两道‘清静无为符’,聊表心意。”
严若菲微微颔首,对青玄的细致表示认可。她自己也需准备今夜最重要的科仪——祭灶。
祭灶,乃年关重要习俗之一,意为送灶神上天述职,禀报一家善恶。青云观作为道观,此仪轨更是庄严。需设祭灶坛,备妥糖瓜、清水、料豆、秣草等物,由观主亲自主持,诵念《灶王经》,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夜幕降临,星斗初现。观内灯火通明,祭灶坛设于厨房之外,供奉着灶神神位。严若菲身着庄严法衣,手持朝简,立于坛前。玄素、白芷、青玄、赤练、明月分列两侧,神情肃穆。南往道人虽非观中之人,亦静立一旁观礼,以示尊重。
严若菲焚香祷告,声音清越悠扬,回荡在寂静的山巅:
“伏以丹天世界,朱陵府君……仰仗神威,奏善天庭……”
她将糖瓜等供品一一奉上,尤其是那黏稠的糖瓜,意在粘住灶神的牙,让他上天多说好话。又洒清水、抛料豆,寓意犒赏灶神座下神驹。
整个仪式庄重而充满人间烟火气,仿佛通过这袅袅青烟与虔诚祷祝,真的能将这尘世的美好祈愿,上达天听。
祭灶完毕,便是 禳灾 环节。严若菲带领众人,手持书写好的禳灾符箓,绕观而行,于观之四角及重要门户处,焚符诵咒,驱除旧岁积存的晦气、病气、灾厄之气,净化道场,迎接新春。
最后,众人回到主殿。严若菲将青玄写好的个人专属符箓一一分发。
“玄素,佩戴此符,谨言慎行,自可化解小耗。”
“赤练,此符助你收敛心火,刚柔并济。”
“白芷,木气生发,生机盎然。”
“明月,太和护灵,永葆纯净。”
“青玄,你自己写的,好自为之。”
轮到南往道人时,严若菲将那道“清静无为符”递过,轻声道:“山中清冷,聊作点缀。”
南往道人微微一怔,看着那朱砂绘就、灵力内敛的符箓,又看了看严若菲平静的眉眼,沉默片刻,终是伸手接过,低声道:“多谢。” 随即将符箓仔细收入怀中。
青玄看着这一幕,眼睛转了转,嘴角勾起一丝了然的偷笑,被旁边的赤练掐了一把,才龇牙咧嘴地收敛。
分派完毕,严若菲看着殿中这些与自己休戚与共的同伴,缓声道:“旧岁将尽,新年即临。过去一年,我等历经磨难,亦广积功德。愿来年,青云观香火绵延,诸位道业精进,天下……清平安泰。”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众人皆肃然应是,连南往道人也微微颔首。
是夜,青云观灯火长明,诵经之声不绝,直至天明。山下村镇,亦是鞭炮声声,万家灯火,共同迎接这辞旧迎新的时刻。
道家之年关,不仅是民俗,更是一场与天地、与神灵、与自我对话的庄严修行。在青云观,这份修行,融入了每一道符箓、每一次叩拜、每一缕袅袅香烟之中,承载着对过往的感恩与对未来的祈愿。
(第一百一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