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玉枢子长老,严若菲与玄素回到竹林客舍。屋舍清雅,窗外竹影婆娑,但两人心头却无半分闲适。
“观主,天师府态度暧昧,这藏经阁之约,是机遇,亦可能是陷阱。”玄素眉头紧锁,指尖在茶几上无意识地划着符箓轨迹,“他们显然注意到了我们,或许……与圣物有关。”
严若菲立于窗边,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金顶。怀中的圣物依旧温顺,但踏入龙虎山后那种回归本源般的宁静感,让她隐隐觉得,天师府与圣物之间,必有渊源。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她声音平静,“既然受邀,便去一趟。且看这位玉枢子长老,意欲何为。”
午后,二人依约前往藏经阁。龙虎山藏经阁位于金顶后山一处僻静山谷,是一座七层木石结构的古塔,飞檐斗拱,气势恢宏,却又透着岁月沉淀的沧桑与肃穆。阁外有阵法守护,灵气氤氲。
玉枢子长老已在阁前等候,见二人到来,含笑将他们引入阁内。一层大厅宽敞明亮,书架林立,典籍浩如烟海,不少天师府弟子在此安静阅览。
“严观主,玄素道友,请随贫道上楼。”玉枢子并未在一层停留,而是引着二人沿着木质楼梯盘旋而上,直至第七层。
七层与下方截然不同,空间不大,仅有数个独立的静室,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古旧纸张混合的气息,灵气浓度远超外界。这里显然是存放最珍贵典籍或接待重要宾客之所。
玉枢子将二人引入一间静室,室内仅有一桌数椅,墙上挂着一幅古旧的《周天星斗图》。
“此处清净,说话方便。”玉枢子请二人落座,亲自斟上清茶,看似随意地问道:“严观主觉得,我龙虎山气象如何?”
“道教祖庭,气象万千,名不虚传。”严若菲客套回应。
玉枢子微微一笑,话锋却陡然一转:“那观主觉得,如今的‘气象’,与古籍中记载的‘开元盛世’之时相比,又如何?”
“开元”二字一出,严若菲心中剧震,面上却不动声色:“贫道修为浅薄,不敢妄评古今。”
玉枢子目光深邃地看了她一眼,不再绕圈子,压低声音道:“严观主不必戒备。天师府邀天下同道共商大计,重启镇魔司,是真。但更重要的,是寻找能继承‘开元’遗泽,应对‘幽冥’之劫的应劫之人。”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周天星斗图》前,手指轻轻点向图中北极星位附近一处略显模糊的星域:“‘开元’圣物,并非一体,乃上古大能采周天星精,辅以混沌源石所铸,一分为三,一曰‘钥’,执掌开启;一曰‘印’,执掌镇封;一曰‘镜’,执掌洞虚。三物合一,方能定鼎乾坤,镇压幽都。”
严若菲与玄素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的惊骇。天师府不仅知道圣物,竟连其来历、构成都一清二楚!
“长老告知这些,意欲何为?”严若菲沉声问道。
玉枢子转身,神色无比郑重:“据天师府世代秘传,那‘开元钥’部分,最后现世便与青云观有关。而如今,幽冥道活动猖獗,其主更是野心勃勃,欲集齐圣物,强行洞开幽都之门,逆转阴阳。届时,人间必将沦为鬼蜮!”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严若菲:“严观主,若贫道所料不差,‘开元钥’如今应在你手中。而此番前来,想必也是为了寻找另外两部分,以及应对幽冥道之法。”
静室内一片沉寂。严若菲能感受到玉枢子话语中的急切与真诚,不似作伪。她沉吟片刻,终于缓缓点头:“确如长老所言。钥在我手,印有线索,镜不知所踪。”她并未提及雷殛石之事。
玉枢子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千斤重担:“果然如此!天佑正道!”他激动道:“那‘开元印’部分,据古籍零星记载,最后疑似流落西北昆仑墟一带,但具体所在,渺茫难寻。而‘开元镜’……早已失落千年,毫无头绪。”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应对幽冥道,天师府所知也有限。只知其道主神秘莫测,法力通玄,麾下幽冥使者众多,更网罗了许多邪道高手。他们似乎在寻找一种名为‘九幽之心’的邪物,据说能极大增幅幽都之门开启时的稳定性。”
九幽之心?严若菲记下这个名字。
“长老告知这些秘辛,需要我青云观做什么?”严若菲直接问道。
玉枢子正色道:“天师府希望,严观主能参与镇魔司遴选,并尽可能争取司主之位!唯有整合正道力量,方有与幽冥道一较长短之机。同时,天师府藏经阁内所有关于圣物、幽冥道、昆仑墟的典籍,皆对观主开放!我们会倾尽全力,助观主寻回圣物,阻止大劫!”
条件不可谓不优厚,但严若菲并未立即答应。她深知权力越大,责任越重,一旦卷入镇魔司,青云观便再难独善其身。
“此事关系重大,容贫道斟酌。”严若菲起身,“多谢长老坦言。”
玉枢子也不强求,点头道:“理应如此。观主可随时来藏经阁查阅典籍。另外,明日‘论道’之关,望观主小心。此番前来,并非所有人都心向正道。”
意味深长地提醒后,玉枢子亲自将二人送出藏经阁。
返回客舍的路上,玄素忧心忡忡:“观主,天师府这是要将我们推至风口浪尖。”
严若菲望着龙虎山连绵的殿宇,目光坚定:“既然避无可避,那便迎难而上。这镇魔司司主之位,争一争又何妨?”
至少,有了天师府的支持,寻找圣物之路,会顺畅许多。而明日的“论道”,便是第一块试金石。
(第二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