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绵绵,一连数日,青云山笼罩在朦胧水汽之中。这日雨势稍歇,一位身着素服、眼眶微红的中年妇人,在仆佣的搀扶下,踩着湿滑的石阶来到了青云观。妇人姓何,是山下镇里已故乡绅何老爷的遗孀。
何夫人一见严若菲,未语泪先流,哽咽道:“观主,信妇冒昧,实是心中难安……先夫去世已过百日,按说早该入土为安。可这些日子,信妇夜夜梦魇,总见先夫立于床前,面容悲戚,浑身湿透,似有万般委屈,欲言又止。醒来便心悸难平。请观主慈悲,看看是否先夫在泉下有何未了之事,或是……我等后人有何不周之处,惹得先人不安?”
此事涉及幽冥,关乎人伦,颇为敏感。严若菲并未立刻答复,而是先让白芷奉上安神茶,安抚何夫人情绪。随后,她看向青玄和玄素。
“托梦示警,形态悲戚湿透,确似有所诉求。” 玄素沉吟道,“寻常问卜恐难触及幽冥之事,或可尝试 扶乩 之法,请仙驾临,代为沟通,探问先灵之意。”
扶乩,乃是一种古老的通灵术,需设坛焚香,由修为精深的法师主持,请“乩仙”或特定神识附于乩笔之上,在铺满细沙或灰烬的乩盘上写出字迹,传达信息。此法虽有效,但亦存风险,需慎之又慎。
严若菲思忖片刻,道:“可。然扶乩需极静之心,且需与何老爷生辰八字有所感应。青玄,你先以何老爷八字起 六爻 卦,观其幽冥处境,看是否适宜行此术,有无禁忌。”
“明白。” 青玄立刻行动,根据何夫人提供的何老爷生辰,起卦占卜。
卦象显示为 水火未济,六三爻动,变卦为 风火家人。
青玄解读道:“未济卦,事未成功,渡河未济。爻辞 ‘未济,征凶,利涉大川’,暗示何老爷似有心愿未了,或葬地有所不妥,导致魂魄难安,故有托梦之举。变卦为家人,则显示此事终究关乎家宅亲眷,若能妥善处理,可保家宅安宁。卦象并无大凶之兆,可行扶乩,但需格外谨慎,避免惊扰。”
得到卦象指引,严若菲决定亲自主持扶乩。她命玄素在静室设下法坛,供奉三清,铺设乩盘,并取来何老爷生前常用的一方旧砚作为媒介。何夫人则需斋戒沐浴,在一旁虔诚祷祝。
是夜,月隐星稀,万籁俱寂。静室内香烟袅袅,气氛肃穆。严若菲净手焚香,立于坛前,手执乩笔,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乃是召请当地土地或过往善识的咒文。何夫人跪于一旁,心中默念丈夫名讳及心中疑问。
起初,乩笔毫无动静。约莫一炷香后,那乩笔开始微微颤动,随即在铺满香灰的乩盘上缓缓移动起来,划出歪歪扭扭、却依稀可辨的字迹:
“水……浸……棺……冷……”
“东南……有隙……非……吾愿……”
“迁……干燥……安……”
字迹断断续续,透着一股阴湿寒意。何夫人看到“水浸棺”三字,脸色瞬间惨白,几乎晕厥。
严若菲稳住心神,继续以特定密语询问细节。乩笔又划出“墓穴”、“渗漏”、“树根”等字样。
至此,真相大白。何老爷的墓穴选址或许当初勘察不细,位于东南方位有地下渗水或树根侵入,导致棺椁被阴水浸泡,亡魂不得安宁,故托梦示警,要求迁葬至干燥之地。
扶乩结束,乩笔停止不动。严若菲散去法坛,对惊魂未定的何夫人道:“夫人,先灵之意已明。需尽快择吉日,启墓查看,若果真如此,当另择吉穴迁葬,使先人得以安息。”
何夫人含泪应下,千恩万谢。
然而,经过此事,何夫人因连日忧惧悲伤,加之夜间受阴寒梦魇侵扰,本身元气大伤,竟一病不起。虽经白芷用药调理,但效果甚微,面色一日灰败过一日,仿佛灯油将尽。
白芷诊脉后,忧心忡忡地对严若菲道:“观主,何夫人此乃‘惊惧伤肾,悲哀耗神’,三昧真火(心、肾、命门之火)衰微,非寻常药石能速效。若任其发展,恐有性命之忧。”
严若菲凝视何夫人苍白的面容,又观其眉宇间黯淡的命气,沉吟道:“既如此,或可尝试 禳星补运 之法,借周天星力,为其补充命火,稳固魂魄。”
禳星,乃道教重要科仪,通过礼拜星辰,诵经持咒,祈求星君降下神力,消灾解厄,增福延寿。
严若菲选定一个北斗星力显赫的夜晚,于观中露台设下星坛。坛上供奉北斗七星牌位,摆放香花灯水果等供品。她身着法衣,手持朝简,踏罡步斗,依循古礼,诵念《北斗经》。
明月在一旁辅助,她纯净的月灵之力似乎能与星力隐隐共鸣,使得坛场气息更加清圣。玄素与青玄分护左右,维持坛场稳定。南往道人则静立远处,以其浩然剑意,无形中涤荡着可能干扰仪式的杂气。
严若菲步罡诵咒,引导北斗星辉垂降。只见夜空之中,北斗七星似乎比平日更加璀璨,道道清凉而充满生机的星辉之力,如同受到指引,汇聚于星坛,缓缓注入何夫人头顶百会穴及其周身要穴。
何夫人躺在特设的软榻上,原本灰败的脸色,在星辉的滋养下,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一丝红润,微弱的呼吸也变得有力起来,沉沉睡去,眉宇间的死气消散大半。
连续三晚的禳星仪式后,何夫人终于悠悠转醒,虽仍虚弱,但眼神已恢复清明,能够自行进食。白芷再以温补药材调理,不过旬日,竟已能下床行走。
何家感激涕零,依扶乩所示,为何老爷迁葬至一处干燥向阳的吉穴。自此,何夫人夜寐安宁,身体也日渐康复。
事后,青玄感叹:“这扶乩问灵、禳星补命,可真是精细活儿,比算卦看风水耗神多了。”
白芷则道:“医道通仙,药石有时而穷,若能借天地星力弥补人体先天不足,亦是大道慈悲。”
严若菲立于观门,望着雨后初晴、碧空如洗的天际,心中澄澈。道法玄妙,用之正,则可上达天听,下通幽冥,中和人事,这或许便是青云观存在的意义。
(第一百一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