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观的藏书阁,平日里鲜有人至,此刻却成了最繁忙的地方。烛火摇曳,映照着堆积如山的古籍竹简,空气中弥漫着陈旧纸张和淡淡墨香的味道。
连续三日,青云观众人除了必要的值守和应对偶尔上门的寻常咨询(比如某户人家怀疑祖坟风水不好,或者某人丢了猫请求算卦寻找),其余时间都泡在了藏书阁中。连小师妹明月也抱着一本插图版的《山海经》,努力辨认着那些奇形怪状的异兽。
二师姐赤练最没耐心,翻书如同翻脸,哗啦啦作响,嘴里不停抱怨:“这些字看得人头昏眼花!还不如直接杀上幽冥道老巢痛快!”
三师兄青玄则一边翻找,一边职业病发作,对着某些记载了珍稀材料的古籍流口水:“啧啧,千年雷击木,万年温玉……这要是能找到一块,岂不是发财了?观主,咱们以后接委托能不能专挑报酬是稀有材料的?”
四师姐白芷最为细心,她主要负责医术和各地风物志类的典籍,希望能从一些奇闻异病或地域传说中找到蛛丝马迹。大师兄玄素伤势未愈,但也靠在软榻上,翻阅一些关于上古阵法、符箓源流的深奥典籍,时而蹙眉沉思。
严若菲则专注于历代观主留下的手札、游记和秘录。这些文字往往更加隐晦,掺杂着个人感悟和秘而不宣的记载。
进展缓慢,如同大海捞针。关于“幽冥道”的直接记载几乎没有,似乎这个组织被有意地从历史中抹去。而关于镇观铜钱,典籍中只含糊地提及是“祖师大德所遗,镇守山门,关乎气运”,具体来历和威能,语焉不详。
直到第三天深夜,众人都有些疲惫之际,严若菲在一本纸张泛黄、封面无字的残破手札中,发现了一段用朱砂小楷写下的夹注。这本手札据说是青云观第三代观主所留,主要记载的是一些降妖伏魔的经历。
在一段描述其游历至西方某地,镇压一处地脉阴穴的记载旁,第三代观主用朱笔批注道:
“此地阴煞之盛,亘古罕见,似有上古‘幽都’裂隙之象。幸赖祖师所传‘开元’圣物庇佑,方能镇压。然圣物有缺,憾不能根除,恐遗祸后世。叹哉!”
开元圣物?有缺?
严若菲心中猛地一跳!她立刻取出怀中的铜钱,借着烛光仔细观看。铜钱上的铭文,除了常见的八卦图案和吉祥语,在一处极不显眼的边缘,似乎真的刻有两个极其古奥、几乎与纹路融为一体的篆字,她以往从未留意!
凝神细辨,那两个字,赫然是——“开元”!
难道这镇观铜钱,就是手札中提到的“开元圣物”的一部分?而“幽都”,是否就是“幽冥道”信奉的那个“幽冥”?
线索似乎串联起来了!
她立刻将这个发现告知众人。大家精神一振,围拢过来。
“开元……这听起来像是某种钥匙或者信物?”玄素沉吟道,“古籍有载,‘开元’一词,亦有开启新纪元、洞开天地之意。若此铜钱是圣物一部分,那缺失的部分又是什么?又在何处?”
“幽都……”白芷翻阅着另一本《上古地理志》的残卷,“书中模糊提及,幽都乃传说中阴阳交界之地,亡魂归处,后被大能者封印。若幽冥道企图打破封印,重建幽都,那便是真正的倾天之祸了!”
赤练握紧拳头:“管他幽都还是幽冥,想祸害人间,先问过我的雷法!”
青玄则关注点清奇:“这铜钱要真是个钥匙的一部分,那剩下部分得值多少钱啊?找到了咱们是不是就发了?”
严若菲没有理会青玄的财迷发言,她抚摸着铜钱上“开元”二字,感受着其中蕴含的温润却磅礴的力量。第三代观主的叹息犹在耳边——“圣物有缺,憾不能根除,恐遗祸后世。”
如今,这祸患,似乎真的来了。
“看来,我们不仅要对抗幽冥道,还要设法寻回‘开元圣物’缺失的部分。”严若菲沉声道,“唯有完整的圣物,或许才能彻底阻止他们的阴谋。”
目标更加明确,但前路也更加艰险。寻找一件失落不知多少年的上古圣物部件,其难度可想而知。
就在这时,藏书阁外传来明月急促的脚步声和小声呼喊:“观主!观主!外面来了个叔叔,脸色好难看,说他们家工地挖出了奇怪的东西,好多人病倒了,想请我们去看看!”
新的委托,不期而至。
严若菲与众人对视一眼。或许,线索就隐藏在这些看似寻常的“怪事”之中。幽冥道的活动,绝不会仅限于地宫祭祀。
她将手札小心收好,站起身。
“走吧,去看看。或许,这又是一条通往真相的路径。”
青云观的下班之路,在探寻千古秘辛的过程中,愈发曲折而漫长。
(第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