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目标后,陈晓并没有急于行动。锄奸不是打地鼠,需要耐心和精准。他像一只潜伏的蜘蛛,开始小心翼翼地编织他的网,首先需要找到一把足够锋利且愿意替他咬人的“刀”。
通过权限,他仔细调阅了“灰狼”谢宝旺加入梅机关后的所有行动报告、经费申请和报销记录。这家伙果然不干净。报告写得天花乱坠,功劳揽了一堆,但细看其行动细节和成果,往往经不起推敲。更明显的是经费使用:频繁申请“线人费”、“特殊活动经费”,数额不小,但所谓的“线人”大多查无实据,或者早已失去联系;报销单据里充斥着高档餐厅、娱乐场所的消费,甚至还有几笔明显超出其薪资水平的珠宝和钟表店的账单。
这些东西,放在平时,或许会被其上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毕竟“灰狼”确实提供过有价值的情报,而且日本人也需要用金钱笼络这些叛变的狗。
但陈晓需要的是放大这些污点,并且把它送到恰好不想让“灰狼”好过的人手里。
他的目光投向了梅机关内部另一个实权人物——负责内部纪律和审计的涩谷少佐。此人是佐藤线上的人,但与直接管理“灰狼”的行动课长崎田中佐素来不和。课长崎田仗着行动成绩突出,不太买涩谷的账,两人明争暗斗已久。“灰狼”作为崎田手下新晋的“红人”,自然是崎田的得力干将,也自然成了涩谷的眼中钉。
机会来了。陈晓需要让涩谷“偶然”发现“灰狼”的这些烂账。
他没有选择直接匿名举报,那太低级,容易引火烧身。他采用了一种更隐蔽的方式。
一次各部门联合工作会议后,陈晓故意留到最后,帮忙整理会议纪要(体现他“认真负责”)。他注意到涩谷的一个手下,一个同样刻板严肃的会计中尉,正在收集散落的文件。陈晓“无意中”将一份夹杂在会议文件里的、关于近期特别行动经费使用情况汇总的副本(其中几页高亮标注了行动课某些模糊开支)递给了那位会计中尉,脸上带着人畜无害的笑容:“中尉,这好像是你们审计部门需要的材料吧?刚才好像混进会议文件里了。”
那份材料本身并无特别,关键是里面被陈晓用红铅笔极其“随意”地圈出了几个点——正是“灰狼”那些经不起推敲的报销项目和其对应的行动编号。圈得很轻,像是阅读时无意中划到的,但又足够显眼。
会计中尉愣了一下,接过文件,看了一眼上面那些红圈,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但嘴上还是客气道:“哦,谢谢高桥先生,是我们需要的。”
陈晓谦逊地笑了笑,转身离开,深藏功与名。
他知道,以涩谷部门那种吹毛求疵的风格,看到这些标记,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哪怕只是怀疑,也足够他们以此为借口,对“灰狼”乃至整个行动课的账目进行一番“深入审计”了。
果然,两天后,风声就传出来了。审计部门突然要求行动课提供近期所有特别经费的详细使用说明和凭证,重点点名了几项由“灰狼”负责的行动开支。
课长崎田在办公室里大发雷霆,骂涩谷是“只会背后捅刀子的蛀虫”。而“灰狼”谢宝旺则明显有些慌了神,据说那几天脸色很不好看,往赌场跑得更勤了(可能是为了平账或者缓解压力?)。
陈晓冷眼旁观着这场由他亲手点燃的小小火苗。狗咬狗的大戏,正式开场。
他不需要确凿的证据把“灰狼”立刻扳倒(那反而可能让崎田力保,甚至引起对自己消息来源的怀疑),他只需要制造足够的麻烦和怀疑,让“灰狼”失去信任,处于风口浪尖,这就足够了。
一个失宠的、被内部调查的叛徒,其价值会大打折扣,其防护等级也会自然降低。而且,在这种压力下,“灰狼”更容易出错,更容易给他自己……或者说,给陈晓创造更好的机会。
几天后,关于“灰狼”的调查似乎遇到了一些阻力(大概是崎田课长出面干预了),没有直接证据显示他贪污,但“账目不清”、“程序不规范”的帽子是扣上了。涩谷那边似乎也暂时见好就收,但显然不会真正放过。
“灰狼”虽然没被立即撤职查办,但明显被冷处理了,一些重要的行动不再让他参与,据说还被勒令写检查并退回部分“说不清用途”的经费。
这条疯狗,暂时被拴上了链子,而且饿了几顿。
陈晓听到这些消息时,正在泡茶,水温恰到好处,茶香袅袅。
他微微一笑,吹了吹杯中的热气。
第一步,借刀内斗,成功。
接下来,该进行第二步了。
一条被怀疑、被冷落、心情郁闷的狗,会不会更容易在外面“意外”走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