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陈晓完美扮演了一个兢兢业业、甚至有点急于求成的日本商社职员。他带着中村和吉田,奔波于马尼拉市区和市郊的几个木材堆场、蕉麻种植园代理处。他与那些精明的、说着蹩脚英语或需要吉田翻译的当地商人讨价还价,仔细检查样品,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记录着价格、产量、运输成本等数据。
中村扮演着尽职的助手兼保镖角色,沉默地跟在身后,但他的眼睛从未停止扫描——记录堆场的位置、通往堆场的道路状况、附近有无可疑人员或设施。
吉田则大部分时间显得无精打采,只有在需要他翻译或者与当地人打交道时才活跃一下,其余时间则对着一身臭汗抱怨不休,眼神时不时飘向街边的小酒馆和穿着大胆的女人。
陈晓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动声色。
第三天下午,按照“商业计划”,他们需要考察甲米地港附近的“物流条件”,因为那里有一个较大的木材转运码头。这个理由天衣无缝。
出租车朝着甲米地方向驶去。越靠近海军基地区域,空气中的氛围明显变得不同。巡逻的美军士兵和军用车辆出现的频率增高,路边偶尔能看到提示“军事区域”的标牌。
吉田也稍微收敛了散漫,稍微坐直了身体。中村的眼神则更加锐利。
陈晓的心跳微微加速,但脸上依旧是那种对生意充满期待的表情。他甚至指着窗外一片看似荒凉的海滩对吉田说:“看那片地,如果用来建木材加工厂,离港口近,运输成本会低很多。”
吉田敷衍地嗯嗯啊啊。
车子最终在离海军基地核心区域尚有一段距离的一个民用码头附近停下。这里确实有一些木材和椰干堆场,空气中弥漫着木材和海水混合的味道。
“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去那边看看堆场的情况,顺便问问码头管理处的负责人什么时候方便见面。”陈晓吩咐道,指了指不远处一排办公室。
他拎着公文包,不紧不慢地朝着堆场走去。但他行走的路线,却经过精心选择——刻意绕了一个小弧线,走向一个地势稍高的小土坡,那里长着几棵茂密的椰子树,视野相对开阔。
公文包里,除了文件,还藏着那台经过改装的微型相机,以及一个伪装成钢笔的望远镜。黑木给的罗盘他也带着,这玩意儿虽然不祥,但有时候确实能派上用场。
他走上土坡,假装被脚下的树根绊了一下,一个趔趄,顺势单膝跪地,手撑在地上,公文包也掉在一旁。这个动作自然无比,就像个不习惯热带地形的笨拙商人。
就在这短暂的几秒钟内,他的目光已经透过椰子树丛的缝隙,投向远方。
甲米地海军基地的轮廓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虽然距离尚远,无法看清细节,但通过那支“钢笔”望远镜,一切都被拉近了许多。
港池内,停泊着数艘军舰。他快速辨认着:几艘平甲板的舰队航母(像是列克星敦级?距离太远看不清舷号)如同移动的岛屿,庞大的战列舰(可能是宾夕法尼亚级或新墨西哥级)炮塔林立,还有不少巡洋舰和驱逐舰像护卫的猎犬散布周围。舰艇数量不少,但看起来并非全部在港,有些泊位是空的。
他的心脏砰砰直跳,大脑像照相机一样快速记录:舰型、大致数量、停泊位置、港口的防空炮位分布(能看到一些高射炮的模糊影子)、进出港航道的情况……
他一边假装揉着“扭伤”的脚踝,一边用极快的速度,从公文包缝隙中掏出微型相机,借助公文包和身体的遮挡,对着港口方向快速按动了几次快门。相机几乎没发出什么声音,淹没在海风和远处码头的嘈杂中。
“高桥先生,您没事吧?”中村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他显然注意到了陈晓的“意外”。
“没事没事,”陈晓连忙站起来,拍拍裤子上的土,脸上露出尴尬的笑容,“不小心绊了一下,这里的树根真是……”他弯腰捡起公文包,小心地护在身前。
就在这时,一阵引擎声由远及近!一辆美军的吉普车,车上坐着两名士兵,正沿着基地外围的道路巡逻,突然方向一拐,朝着他们这个土坡开了过来!
陈晓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被发现了?刚才拍照的动作被看到了?还是仅仅因为这里靠近军事区域,任何逗留都会引起注意?
中村立刻上前一步,隐隐将陈晓挡在身后,手看似随意地垂在腰侧,随时可以拔枪。吉田也收起了痞气,眼神警惕地看着驶来的吉普车。
吉普车在土坡下刹停。一名戴着宪兵臂章的美军士兵跳下车,手按在腰间的枪套上,用英语大声问道:“你们!在这里干什么?”语气很不客气。
陈晓立刻挤出殷勤的笑容,用他流利的、带着点东京口音的英语回答:“长官,您好!我们是日本商社的,来看那边的木材。”他指了指堆场方向,“刚才不小心摔了一跤,正准备过去呢。”
他一边说,一边主动掏出护照和商业证明文件递过去,态度恭敬无比。
那宪兵狐疑地打量着他,又看了看身后一脸凶相的中村和眼神游移的吉田,接过文件粗略翻了翻。
“这里不是观光区,先生。”宪兵语气稍缓,但依旧带着警告,“看完木头就赶紧离开,不要在这附近逗留,明白吗?”
“明白,明白!非常抱歉,给您添麻烦了!我们马上就走!”陈晓连连鞠躬,一副被吓到的老实商人模样。
宪兵把文件还给他,又警告性地瞪了他们一眼,这才转身上车。吉普车喷出一股黑烟,扬长而去。
直到吉普车消失在视野里,陈晓才缓缓直起腰,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了一片。
好险!
中村低声道:“他们只是例行巡逻,应该没发现什么。”
吉田却嗤笑一声,用日语嘀咕:“妈的,美国佬神气什么,迟早……”
“吉田!”陈晓厉声打断他,眼神冰冷,“注意你的言行!你想害死我们吗?”
吉田悻悻地闭上了嘴,但脸上全是不服。
陈晓不再理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西装:“走吧,去堆场看看。然后回去。”
他率先向堆场走去,步伐稳定,仿佛刚才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但公文包里那台微微发烫的微型相机,和脑海里清晰印下的美军舰艇部署图,告诉他此行的收获远超预期。
第一批珍贵的影像资料到手了。
然而,刚才的惊险也给他敲响了警钟。美军的外围警戒虽然看似松散,但反应速度并不慢。而且,团队内部的不稳定因素,就像一颗定时炸弹。
回去的路上,车内气氛沉闷。吉田看着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中村依旧沉默。
陈晓靠着座椅,闭目养神,心里却在快速复盘:拍摄角度是否安全?照片是否清晰?刚才的应对有没有破绽?
那个美军宪兵怀疑的眼神,总在他眼前晃动。
真的只是例行公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