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百诚的生意越做越顺,胆子也越来越肥。在陈晓的“辅助”下,他又接连做成了几笔大单,捞得盆满钵满,对陈晓几乎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这次是一笔与日本一家大型商社的化工原料交易,数量巨大,金额惊人。王百诚照例想在账目上做手脚,虚报损耗,抬高价格。具体的账目处理,他交给了陈晓和一个他比较信任的老会计共同负责。
陈晓做得驾轻就熟,在几批货的数量和单价上做了细微的调整,神不知鬼不觉地挖下了一个不小的坑,就等着对方签字打款。
然而,日本商社那边这次派来的结算会计,是个戴着一丝不苟圆框眼镜、眼神像鹰一样锐利的老头,姓山口。山口会计以严谨和挑剔闻名,几乎到了变态的程度。
审核当天,气氛紧张。在商会的小会议室里,山口会计戴着白手套,一页页地翻看着厚厚的账本和单据,算盘打得噼啪作响,不时提出几个尖锐的问题。王百诚在一旁陪着笑,额头冒汗。陈晓负责翻译和解释,应对得还算从容。
突然,山口会计的手停了下来。他指着其中一批“三酸两碱”的进货单和出库单,眉头紧紧皱起:“等等。这批浓硫酸的入库记录是五十坛,出库记录发往浦东染料厂也是五十坛。但是,根据同期运输损耗的平均比例千分之三计算,实际出库应该至少减损零点一五坛,重量上会有微小差异。为什么出库单上还是整整五十坛?重量分毫不差?这不符合常理。”
他抬起头,锐利的目光透过镜片,直接射向陈晓和王百诚:“解释一下。”
王百诚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根本不懂这些细节,只能求助地看向陈晓。
陈晓心里也是猛地一沉!千算万算,没算到这个老鬼子会抠细节抠到这种令人发指的程度!连千分之三的损耗都要算得清清楚楚!这确实是个漏洞,虽然极小,但被抓住不放,就很麻烦。一旦深究,他做的其他手脚也有暴露的风险。
大脑飞速运转,cpU几乎过热。承认错误?不行,等于不打自招。推给仓库?仓库的人经不起查。必须立刻把水搅浑,转移视线!
电光石火间,陈晓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和一丝歉意,他没有直接回答山口,而是先转向王百诚,用中文语速稍快地说:“会长,山口先生问这批浓硫酸的损耗问题。我记得这批货是上个月底,李经理(王百诚的一个远房亲戚,负责仓库,人有点糊涂)经手入库的,当时好像是他那个侄子帮忙登记的。会不会是当时入库清点就搞错了?或者出库时图省事,直接按入库数写了?”
他巧妙地把“损耗差异”偷换概念成了“入库或出库登记错误”,并且直接把矛头引向了那个众所周知的糊涂蛋李经理和他那个更不靠谱的侄子。这是王百诚自己人都知道的问题,可信度极高。
王百诚正慌得不行,一听这话,立刻像抓到救命稻草,马上对着山口点头哈腰,用生硬的日语解释:“嗨!嗨!嗦滴斯嘎(原来如此)!可能,登记,小小的错误!李,笨蛋!我的,教训他!”
山口会计眉头依然皱着,显然不太满意这个解释,怀疑的目光在陈晓和王百诚之间来回扫视。
陈晓知道,光这样还不够。必须拿出点“证据”来加固这个说法。他立刻对王百诚说:“会长,我记得同期好像有一批发往宝山纺织厂的稀硫酸,损耗记录似乎有点异常偏高?会不会是当时两批货的登记人员搞混了数据?要不我把那批货的单据也拿来给山口先生过目一下?”
他说的那批稀硫酸,确实损耗记录有点问题,但那是运输途中真的撒漏了一些,而且早已结案。他此刻提出来,就是要用一个真实存在的、但已无法查证且无关紧要的“异常”,来掩盖眼前这个致命的“异常”,把水彻底搅浑,引导山口去关注另一个无关方向。
王百诚此刻完全被陈晓牵着鼻子走,连声说:“对对对!快去找!拿给太君看!”
陈晓立刻起身,快步走向档案室。他当然不是真的去找那无关的单据,而是利用这点时间,迅速从一堆过往文件中,抽出了一份李经理侄子签字画押的、确实存在笔误的旧盘点表(他早就留意到并偷偷留下的“素材”),然后拿着这份牛头不对马嘴的文件回到会议室。
“会长,山口先生,您看,”陈晓将那份旧文件指给山口看,语气沉重,“类似登记错误之前确实发生过。是我们管理上的疏忽,非常抱歉!我们一定严肃处理当事人!”他再次强调是“登记错误”和“当事人糊涂”。
山口会计看着那份确实有问题的旧文件,又看看一脸诚恳认错的陈晓和只会点头哈腰的王百诚,紧绷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或许真是底层人员素质太低,出了纰漏?为了这点微小的损耗差异,深究下去确实浪费时间,而且毕竟交易总额巨大,对方态度也还算端正……
他最终哼了一声,合上账本:“下次注意!财务记录,必须严谨!”
“嗨!嗨!一定注意!多谢太君指教!”王百诚如蒙大赦,差点给山口跪下。
危机解除。
送走山口会计,王百诚擦着冷汗,心有余悸地对陈晓说:“吓死我了!还是你反应快!那个老鬼子,真他妈难缠!回头我就去骂死李经理那个废物!”
陈晓附和着,心里却丝毫轻松不起来。
这次纯属侥幸。对手的精明超出了预期。一个小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破绽,就差点导致全线崩溃。
他的手段虽然巧妙,但并非天衣无缝。随着王百诚生意越做越大,接触的对手越来越厉害,类似的审计和核查只会更多、更严格。
风险,正在急速升级。他不能再满足于小打小闹和临时救火了。
必须尽快建立起更安全、更隐蔽的运作方式,或者……找到更强大的护身符。
他看着窗外,眼神变得深邃起来。那个在资金流动中隐约浮现的青帮影子,或许……值得接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