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殿,藏经阁偏厅。
虚无之海的微光透过殿宇穹顶的星纹缝隙,在白玉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如同散落的混沌碎片。厅内并无繁复陈设,仅中央立着一方通体剔透的“源玉案”——此玉采自虚无之海深处的“本源凝结石”,触手生温,自带“静心”法则,最宜悟道讲学。
案前,七个约莫三尺高的孩童正襟危坐。他们皆是龙宇以自身法则碎片所化的“源初七子”,虽灵智初开,却已具人形:
- 源金,身着赤金短袍,眉眼锐利如刀,坐姿挺拔如峰,周身萦绕着细碎的金芒,是七子中最沉稳的一个;
- 源木,绿衫及地,发间别着两片翠绿的嫩叶,时不时会轻轻晃动,嘴角总挂着浅浅笑意,显得灵动活泼;
- 源水,蓝裙似流动的水波,肌肤莹润如珠,眼神柔和,指尖常无意识地凝结出小水珠,滴落在案上又悄然融入玉中;
- 源火,红衣似燃,眉心一点朱砂痣,性子最是急躁,坐了片刻便忍不住晃了晃腿,周身散着淡淡的暖意;
- 源土,褐衣厚重,身形比其余六子稍壮,双手交叠放在膝上,目光落在地面,仿佛能与大地共鸣;
- 源风,青衫带袂,身形最是轻盈,仿佛随时会随风飘动,说话时声音也带着风的轻快;
- 源雷,紫袍上绣着细密的雷纹,眼神明亮如电,偶尔会皱眉,似在思索什么,周身隐有微不可察的电流声。
七人面前,玄空正整理着袖口。他已褪去混沌残魂的虚淡形态,经龙宇以起源力温养千年,此刻化身为一位身着灰袍的中年文士,面容清癯,眼神平和,唯有鬓角一缕银丝,透着跨越混沌的沧桑。他手中捧着一卷用“混沌蚕丝”装订的古册,封面上无一字,却隐隐有流光转动——这是他昨夜耗费三个时辰,以“时空法则”凝结的“启蒙卷”。
“咳。”玄空轻咳一声,七道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源火忍不住先开了口,声音带着孩童的清脆:“玄空先生,师尊说您要教我们‘说话’和‘写字’?”
玄空颔首,将古册放在源玉案上,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非是寻常说话写字。你们是道尊以本源法则所化,身负‘记录洪荒、传承道统’之责,需先通‘混沌通用语’,再习‘源初记录术’。”
话音刚落,源风歪了歪头,青衫袖口无风自动:“混沌通用语?和我们现在说的话不一样吗?”
“自然不同。”玄空抬手,指尖凝聚起一缕淡金色的光,在空中勾勒出一个扭曲的符号,“你们此刻所言,是道尊以起源力为你们植入的‘先天灵语’,虽能沟通,却失之精准。而混沌通用语,是混沌未开时,三千魔神交流所用的语言,每一个音节、每一个符文,都蕴含着法则的轨迹。”
说着,他指尖的符号骤然亮起,散发出古老而厚重的气息。源土猛地抬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明悟:“这个符号……像极了混沌中‘大地’的脉动!”
“然也。”玄空赞许点头,“混沌通用语的‘土’字,便是模仿大地法则的原始波动所创。学会它,你们方能读懂混沌遗留的典籍,听懂天地初开时的万物之声。”
源金眉头微蹙,问道:“为何要学如此古老的语言?洪荒将生,未来当有新的文字。”
“问得好。”玄空翻开古册第一页,页面上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符号,“新的文字会随时代变迁,失却本源。唯有混沌通用语,是‘根’。譬如你们七人,分掌金、木、水、火、土、风、雷,若连各自法则的‘根语’都不懂,何谈掌控?”
他指尖点向源金:“源金,你且听——‘金’在混沌通用语中的发音,是‘嗡’(ong),模仿的是金属性法则高频振动的声纹。”
玄空深吸一口气,口中吐出一个低沉而悠长的音节:“ong——”
音波刚出,源金顿时浑身一震,感觉体内的金系法则仿佛被唤醒,周身的金芒剧烈闪烁,连坐姿都不由自主地绷紧。他眼中闪过震惊:“这……这声音竟能引动我的本源!”
“正是。”玄空收回气息,“每一个发音,都是对法则的一次唤醒。接下来三个月,我们先从单字开始,每日百字,需做到发音精准、符文默写无误。”
说着,他取出七片“源玉叶”,放在七子面前:“这是‘忆玉’,可记录我今日所授内容。若有遗忘,注入一丝本源之力便可重现。”
源水轻轻拿起玉叶,指尖的水珠滴在叶上,竟凝成一个小小的“水”字符文。她抬头问道:“先生,符文该如何书写?”
玄空走到她面前,握住她的手指,引导着在源玉案上划过。他的指尖带着时空法则的温润,源水只觉一股暖流顺着指尖涌入,脑海中瞬间清晰浮现出“水”字符文的每一笔走向——那并非直线,而是如同水流般蜿蜒曲折,却又暗含着“至柔至刚”的法理。
“混沌通用语的符文,无固定笔法,却有‘意’。”玄空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写‘水’时,需想着江河奔涌、雨露滋润;写‘火’时,要念着焚天煮海、星火燎原。意到,则符文生。”
源火看得心痒,也拿起玉叶,学着玄空的样子在案上划动。可他性子急躁,符文刚画到一半,便因用力过猛,案上竟冒出一缕青烟。他顿时涨红了脸:“怎……怎么回事?”
玄空笑着摇头:“源火,你看。”他指尖一点,那缕青烟骤然凝聚,在空中重组成“火”字符文,只是符文边缘有些散乱,“你注入的本源太急,失了‘火’的内敛之性。火可燎原,亦可温茶,需刚柔并济。”
源火似懂非懂,又试了一次,这次放慢了速度,眼神专注。当符文完成的刹那,案上腾起一朵小小的火苗,温顺地在符文中央跳动。“成了!”他欢呼道。
其余五子也各自开始练习。源木写“木”时,案上竟冒出一株嫩芽;源风写“风”时,厅内卷起一阵微风;源雷写“雷”时,空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电光……玄空在七子之间来回走动,时不时纠正他们的发音或笔法,眼神中带着欣慰。
三日后,七子已能熟练掌握三百个基础单字。玄空开始教他们组词造句。
“‘混沌’二字,合在一起,便是‘混沌’。”玄空在案上写下两个相连的符文,“发音为‘hun dun’,前者沉浊,后者轻清,暗合‘清浊未分’之意。”
源金问道:“那‘道尊’二字呢?”
玄空闻言,神色一肃,郑重写下“道尊”二字。符文刚成,整个偏厅突然亮起金光,虚无之海的本源之力仿佛被引动,在符文上方凝成一道模糊的龙影。“‘道’字,取‘虚无生一,一生万物’之意;‘尊’字,含‘统御诸天,万法归宗’之威。二字合璧,便是你们师尊的至高称谓。”
七子见状,皆起身行礼,对着符文深深一拜。他们虽年幼,却已能感受到这两个字中蕴含的无上威压与温暖——那是他们诞生的源头,是整个虚无与混沌的核心。
半月后,七子已能熟练运用混沌通用语交流。玄空开始传授“源初记录术”。
“记录,非是简单的抄写。”玄空取出自己随身携带的《混沌考》,翻开其中一页,页面上并非文字,而是流动的光影,里面清晰展现着龙宇在虚无之海诞生时的景象——万亿丈的九爪金龙从海水中升起,鳞片上折射出开天辟地的微光。
“这是‘影记录’。”玄空指着光影,“以时空法则为笔,本源之力为墨,将所见所闻凝固成永恒的影像。需做到三点:其一,客观,不可掺杂个人情绪;其二,完整,不可遗漏关键细节;其三,精准,连一丝能量波动都要如实呈现。”
源木好奇地伸手触碰光影,指尖刚一接触,便感觉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比任何文字描述都要清晰。“这比说话还清楚!”他惊叹道。
“然也。”玄空收起《混沌考》,取出七支“法则笔”——笔杆是混沌青木所制,笔尖是时空兽的尾毛,“今日第一课,记录你们自己。”
七子面面相觑。源水率先提笔,笔尖落在源玉叶上,她想着自己周身的水波法则,玉叶上顿时浮现出一片流动的蓝色光影,光影中,一个蓝裙女童正凝望着水面,眼神柔和。
“不错。”玄空点头,“但漏了一点——你眉心有颗‘水之印记’,是道尊为你注入的本源标记,当记上。”
源水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眉心,果然有一点淡蓝印记,连忙补上。
源火提笔时,光影中却出现了两个身影:一个是他自己,另一个是一团跳动的火焰。“这是为何?”他疑惑道。
“因为你心中有‘两火’。”玄空解释,“一为自身本源之火,二为你渴望掌控的‘混沌真火’。记录需去‘欲’,只记当下之实。”
源火恍然大悟,屏气凝神,再次落笔,这次光影中只剩他自己,红衣似燃,眉心朱砂痣清晰可见。
轮到源雷时,他的光影中竟有细微的电流噼啪作响。玄空听了片刻,道:“你记录时心绪不稳,电流声便是证明。记录术,首重心静,若心有波澜,记录必失其真。”
源雷深吸一口气,闭上眼,待再次睁眼时,眼神已平静如潭。笔下的光影中,电流消失,唯有紫袍上的雷纹静静流淌。
就这样,日子在教学与练习中缓缓流逝。
玄空每日清晨带七子登上起源殿的观星台,让他们用混沌通用语描述星空的变化;午后则在藏经阁,教他们用源初记录术铭刻殿内的法则波动;傍晚,他会讲一段混沌往事,让七子用新学的语言和技艺记录下来。
一日,玄空讲到盘古与混沌雷兽大战时,源土突然问道:“先生,您说记录要客观,可若遇到您不认同的事呢?比如,雷兽明明是被盘古重伤,却有人说它赢了。”
玄空看向他,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问得好。记录者,当有‘三不’:不妄议,不篡改,不隐瞒。雷兽输了,便记‘输’;若有人说它赢了,便在记录后加注‘另有一说:雷兽胜’。至于真伪,留待后人自辨。我们要做的,是为洪荒留存‘镜’,而非‘判’。”
源金默默记下这段话,在自己的玉叶上写下:“记录者,镜也,非判也。”
三个月后,七子已能熟练运用混沌通用语进行复杂交流,源初记录术也初窥门径。玄空决定进行一次考核。
他将七子带到起源殿的培育园——这里种着龙宇从混沌带回的先天灵根种,此刻已抽出嫩芽。“你们需用混沌通用语描述这株灵根的生长状态,再以源初记录术将其刻在玉叶上,三日之后交卷。”
三日后,七子呈上玉叶。
玄空先看源金的:文字精准简练,将灵根的高度、叶片数量、根系分布写得一清二楚;光影记录更是连叶片上的绒毛都清晰可见,稳如磐石。
“优。”玄空点评,“但少了一丝‘生机’的灵动。”
再看源木的:文字中带着对灵根的喜爱,用了“娇弱如婴”“渴望阳光”等词;光影记录里,灵根仿佛在轻轻摇晃,充满活力。
“情过浓,失了客观。”玄空道,“记录草木,可观其态,不宣其情。”
源水的记录则兼顾了精准与灵动,文字如流水般流畅,光影中灵根吸收水分的细微过程都被捕捉到。玄空点头:“可。”
轮到源火时,他的文字简洁有力,光影却有些模糊。“你记录时又急躁了?”玄空问道。
源火红着脸点头:“我怕灵根长得太快,来不及记……”
玄空失笑:“记录者,当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心。快慢皆是过程,只需如实记录便好。”
最终,七人的考核皆在“良”与“优”之间。玄空将玉叶收起,道:“从今日起,你们每日需记录起源殿的一件事,或虚无之海的一次波动。三年后,我会将你们的记录汇编成册,呈给道尊。”
七子齐声应是,眼中充满期待。
又过了半年,一日午后,玄空正在教七子如何用记录术捕捉法则的轨迹,龙宇悄然出现在偏厅门口。他并未打扰,只是静静看着:
玄空耐心地握着源风的手,引导他画出风之法则的流动曲线;源金在一旁帮源火纠正符文的错误;源水则将自己的记录玉叶递给源土参考……阳光透过星纹,照在他们身上,温暖而宁静。
龙宇嘴角勾起一抹淡笑。他知道,鸿蒙宗的传承,从这一刻起,真正扎下了根。
玄空似有所觉,抬头见龙宇立于门口,连忙起身行礼。七子也纷纷站起,恭敬地喊了声“师尊”。
龙宇摆了摆手,走到源玉案前,拿起一片记录着“混沌通用语符文”的玉叶,指尖拂过,玉叶上的符文顿时活了过来,在空中组成一句古老的混沌箴言:“源生万物,记录不朽。”
“玄空,你教得很好。”龙宇的声音带着赞许,“他们是洪荒未来的见证者,你为他们打下的根基,比任何法宝都珍贵。”
玄空躬身道:“能为道尊分忧,是属下之幸。”
龙宇看向七子,目光在他们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源金身上:“源金,你将近日的记录给我看看。”
源金连忙取出自己的玉叶,双手奉上。龙宇接过,看了片刻,点头道:“对‘虚无之海潮汐’的记录,已颇有章法。只是,潮汐背后的‘本源脉动’,还需再细察。”
他指尖一点,玉叶上的潮汐光影中,顿时多出了一层淡金色的波动——那是虚无之海最本源的韵律。源金眼睛一亮,连忙将这层波动记在心里。
“去吧,继续学习。”龙宇将玉叶还给源金,转身向外走去,走到门口时,又回头对玄空道,“三日后,随我去混沌边界一趟。开天在即,有些东西,该让他们提前见见了。”
玄空心中一凛,躬身应道:“是。”
待龙宇离去,偏厅内再次响起玄空温和的教导声,夹杂着七子清脆的提问与练习符文的沙沙声。虚无之海的微光依旧洒落,将这一幕映照得如同永恒——在洪荒尚未诞生的混沌末期,一场关乎传承与记录的启蒙,正在起源殿的一角,悄然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