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观音菩萨静静地端坐在寺庙的正中央,慈悲的目光俯瞰着世间万物,倾听着每一句祈祷。人们来到这里,放下心中的烦恼和忧虑,向观音菩萨倾诉自己的心声,而观音菩萨则以她的慈悲和智慧,给予人们心灵上的慰藉。
就连檐角的风铃,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清脆的叮咚声,也似乎成了对尘世的回应。这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如同一串串悦耳的音符,让人感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安详。
午后的阳光洒在大地上,王东他们一行人如同灵活的鱼儿一般,巧妙地避开了汹涌的人潮,向着佛顶山缓缓游去。
脚下的石阶陡峭异常,宛如通向天际的天梯一般,让人望而生畏。这些石阶湿漉漉的,仿佛被雨水精心雕琢过的宝石,闪烁着微弱的光芒。
山林间偶尔传来一两声清脆的鸟鸣,那声音犹如天籁之音,悠扬婉转,与远处传来的梵呗余音交织在一起,宛如一场大自然的交响乐,让人陶醉其中。
行至半山腰,一座小巧玲珑的亭子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山腰之中。王东他们决定在此稍作歇息,喘口气。
正当他们歇息时,一个挑山工映入了他们的眼帘。这个挑山工的皮肤黝黑得如同古铜,在阳光下泛着健康的光泽。他的扁担两头挂着沉甸甸的矿泉水和泡面,仿佛这些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挑山工喘着粗气,他的声音仿佛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的一般:“一天上下四趟,能赚两百块呢。”当王东好奇地问他是否信佛时,他咧嘴一笑,那笑容如同一朵盛开的山花,质朴而灿烂:“菩萨保佑我别跌断腿就行啦!”
登顶之后,云雾缭绕,宛如一群调皮捣蛋的小精灵,轻盈地飘然而至。它们在山间嬉戏玩耍,时而聚拢,时而散开,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极目远眺,远处的千步沙海滩在云雾的遮掩下,须臾之间变成了一条若隐若现的朦胧金线。这条金线仿佛是大地与天空之间的神秘纽带,将两者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再看山下的寺庙群,在雾气的弥漫中时隐时现,宛如海市蜃楼一般,让人不禁怀疑自己是否置身于仙境之中。寺庙的钟声悠悠地传来,穿过云雾,轻轻地飘散在风中,给这静谧的氛围增添了一丝空灵和悠远。
此时此刻的普陀山,仿佛真的成为了传说中的“海上有仙山”,充满了神秘而迷人的意境。山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云雾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和肃穆,仿佛在诉说着这座佛教圣地的千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而佛顶山,则是普陀之巅的云中梵境。对于普陀山来说,如果想要找到一个既能俯瞰山海壮丽景色,又能体悟佛门清幽意境的地方,那么佛顶山无疑是最佳之选。站在佛顶山上,人们可以将普陀山的美景尽收眼底,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佛顶山的海拔高度虽然仅有 291.3 米,但要想登上山顶,却必须要经过一条名为“香云路”的石阶小道。这条小道共有 1088 级台阶,每一级台阶上都刻有精美的莲花浮雕,因此它也被人们赋予了“朝圣天梯”的美誉。
他们一行人选择徒步登山,沿着这条陡峭的石阶缓缓前行。石阶的坡度非常大,有些地方甚至近乎垂直,仿佛是要与天空相接一般。在这样的路段上行走,不仅需要用脚小心翼翼地踩稳每一级台阶,还需要用手紧紧抓住旁边的栏杆或者石壁,以防不小心滑倒。整个过程就像是壁虎在墙壁上攀爬一样,十分艰难。
一路上,古木参天,高耸入云,这些大树犹如巨人一般屹立在道路两旁,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在这片茂密的森林中,还常常能看到松鼠在树枝间跳跃嬉戏,它们灵活的身影如同小精灵一般,为这片山林增添了许多生机和活力,仿佛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森林舞会。
如果是在清晨时分登山,那么整个佛顶山都会被一层薄薄的雾气所笼罩。雾气弥漫在山间,使得石阶变得湿润而光滑,宛如青玉一般。此时行走在石阶上,就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仿佛自己真的变成了仙人,正在云中漫步。
在那蜿蜒曲折的石阶上,你总能与挑夫不期而遇。他们肩上的扁担两端,悬挂着各种物品,有矿泉水、蔬菜,甚至还有整箱的香烛,远远望去,就像两座小山一般。这些挑夫们弓着背,迈着缓慢而坚定的步伐,艰难地向上攀登。每一步都显得如此沉重,仿佛他们背负的不仅仅是货物,更是整个世界的重量。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负重前行,这些挑夫们却比游客们走得更加稳健。他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这种艰辛的生活,脚步虽慢,但却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当你询问他们是否辛苦时,一位老挑工咧嘴一笑,那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他说道:“菩萨看着呢,跌不倒。”
如果体力不支,无法承受如此漫长的登山之路,那么还有一种选择——乘坐索道。只需短短 8 分钟,就能直达山顶。缆车缓缓上升,仿佛是一架通往天堂的云梯,带你穿越云雾,领略那令人陶醉的美景。
当缆车缓缓上升,车窗外的景色也随之变化。起初,你看到的是茂密的树林,它们像绿色的海洋一样无边无际。但随着缆车的升高,你会发现这片绿色海洋中偶尔会有一些黄色的墙壁显露出来,那是寺院的院墙。这些寺院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绿色的海洋之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
阳光洒在这些黄墙寺院上,它们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是秘境闪现一般,让人不禁心生遐想和憧憬。这些寺院似乎隐藏着无数的故事和秘密,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缆车继续上升,终于到达了慧济禅寺。这座古刹宛如仙境一般,被云雾缭绕着,若隐若现。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云雾之中,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
慧济寺位于山顶,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与其他两座寺庙相比,它更像是一位隐士,静静地隐匿于林间,远离尘世的喧嚣。这里的环境清幽寂静,让人感受到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
这座寺院的布局设计可谓别出心裁,它巧妙地依山势而建,宛如一幅横向展开的美丽画卷。与传统的中轴对称式布局不同,这里采用了独特的“一横三纵”江南园林式布局,仿佛是大自然的巧手精心雕琢而成,给人一种自然而和谐的美感。
走进寺院,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雄宝殿。这座宏伟的殿堂屋顶覆盖着琉璃瓦,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琉璃瓦闪耀着碧玉般的光芒,熠熠生辉,令人叹为观止。
而寺院的镇寺之宝,当属观音堂供奉的那尊送子观音像。传说这尊观音像具有神奇的灵验之力,因此吸引了众多求子的香客前来参拜。他们常常会将红绳系于殿外那棵古老的柏树上,仿佛是在向观音菩萨诉说着他们内心深处对孩子的渴望和期盼。
此外,寺院中还珍藏着一件明代的血经,这是僧人用自己的舌血抄写而成的《华严经》。这部血经如同稀世珍宝一般,被深藏在藏经楼中,平日里极少示人。只有在特殊的时刻,它才会揭开那神秘的面纱,让人们一睹其真容。
在这座寺庙里,隐藏着一个令人惊叹的古树奇观。这是寺后生长的一株“普陀鹅耳枥”,它是全球唯一的野生植株,因此被誉为“地球独子”,其珍稀程度堪称举世无双。
对于那些有缘之人来说,他们不仅能够欣赏到这株古树的独特魅力,还有机会目睹云涛与佛光的奇妙景象。这种天象实属罕见,仿佛是仙境降临人间,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他们又到了普陀山的第三块,也是最后一块打卡福石“上来就好”跟前礼拜!自然是留影纪念。
此外,若您想领略佛顶日出的雄伟壮丽之景,那千万不要错过这个良机。倘若您选择在山上留宿,那么在凌晨时分登顶,便可亲眼目睹那一轮红日如蛟龙出海般从东海中一跃而出的震撼场景。此时,云海被染成了一片耀眼的金色,恰似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而寺庙的钟声恰好在这个时候悠扬地敲响,余音袅袅,仿佛是在为这壮丽的美景欢呼喝彩,又似是在为这世间的美好祝福祈愿。
除了佛顶日出,偶尔还能观赏到华顶云涛的奇幻之景。在雨后初晴之际,云雾宛如薄纱一般从山腰袅袅升起,将慧济寺轻柔地包裹其中,恰似一座漂浮在云端之上的仙宫。古人将此等奇景誉为“华顶云涛”,并将其列为普陀十二景之首。这一美景如梦如幻,美轮美奂,令人叹为观止,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沉醉不知归路。还有那疑似佛光,曾有游客拍到光环映于云中,科学虽解释为阳光折射,然老僧却笑言:“心净自见佛光。”此语恰似蕴含着无尽的深意,令人回味无穷,不禁陷入沉思。
如果不想按照来时的路返回,那么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走后山步道。这条步道虽然有些崎岖,但却能让你领略到另一番别样的景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广袤的茶园,那满眼的绿色,就像一片波涛汹涌的绿色海洋。茶园中,茶树整齐地排列着,嫩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这里就是普陀佛茶园,僧人们在这里精心种植着一种名为“佛顶云雾茶”的茶叶。这种茶叶只采摘清明前的嫩芽,制成的茶香气四溢,如兰似蜜,让人闻之陶醉。
继续前行,你会看到一块奇特的石头,它就像一把被巨人劈开的利剑,笔直地矗立在那里。这块石头被称为刀劈石,传说它是韦陀菩萨试剑时所劈,其气势磅礴,令人惊叹不已。
当你走到梵音洞方向时,如果体力还比较充沛,可以沿着指示牌的指引,像探险家一样步行前往梵音洞。这段路程大约需要一个小时,途中你会看到古藤如虬龙般缠绕着大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偶尔还会有野猴出没,它们在林间嬉戏玩耍,宛如一群活泼的小精灵,给这片山林增添了不少生机和趣味。
屹立于佛顶山崖边,极目远眺,东海的波涛如万马奔腾般汹涌澎湃,群岛的轮廓似隐似现,仿佛海市蜃楼般尽收眼底。那些虔诚地磕长头上山的香客,恰似那朝圣的信徒,一步一叩首,向着心中的圣地前行;默诵经文的僧人,宛如入定的智者,沉浸在佛法的世界里,与世无争;就连那叼着面包屑的麻雀,此刻也在菩萨的俯视之下,宛如受到了神圣的庇护——或许这便是“佛顶”二字的真谛:登高望远时,众生皆在慈光的庇佑之中,如那沐浴在阳光下的花朵,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傍晚时分,他们两家人如倦鸟归巢般投宿于西山脚下的民宿,老板娘如春风般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素面,里头卧着几片宛如玉盘的香菇、两棵宛如翡翠的青菜。“岛上不吃荤的,”她轻声说道,“怕冲撞了菩萨。”饭后,他们漫步至**潮音洞**,海浪如万马奔腾般轰然撞击着礁石,溅起的飞沫如晶莹的珍珠般洒落在栏杆上。黑暗中,浪声震耳欲聋,仿佛是大地发出的亘古叹息,又似是大海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用过晚餐,两家人悠然自得地漫步在庭院之中,宛如闲云野鹤般自在。不经意间路过一家小店,店内陈列着一些号称“开光”的手串和平安符,犹如神秘的宝藏一般。店主是个戴着眼镜的年轻人,此刻正全神贯注地埋头于手机屏幕之中,仿佛那小小的屏幕里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王东满心好奇地询问:“这些玩意儿真能保平安?”他连忙抬头,随口答道:“心诚则灵嘛——若你有意购买,给你打个八折便是。”王东想到,既然来了普陀山,理应给孩子们请个护身符,于是,为两个孩子请了两个护身符和手链,仿佛是为孩子们披上了一层无形的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