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里,主持人指着图表继续讲解:“可能有人疑惑,袁爷爷的杂交水稻这么厉害,为啥平时很少吃到?因为早期杂交稻更侧重产量,口感确实不如常规稻。但它的价值从不在‘好吃’,而在‘能抗’——抗倒伏、抗病虫害、耐贫瘠,在极端天气或贫瘠土地上,它的产量优势能救命。”
【“截止目前,杂交水稻在华夏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水稻总面积的8.5%。别小看这8.5%,在灾年,这部分产量就能撑起千万人的口粮。”】
弹幕再次刷屏,字里行间满是自豪:
“‘用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这话真不是吹的!全世界都得服!”
“所以说不能浪费粮食啊,每一粒都来之不易。”
“至少一半地球人该感谢袁爷爷——杂交水稻在国外也推广了,救了多少饿肚子的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国家和像袁爷爷这样的人在负重前行。”
大秦,咸阳宫。
嬴政望着天幕上“援助他国”的字眼,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击,良久,发出一声长叹。
他自认雄才大略,一统六国后也曾派蒙恬北击匈奴、开拓南疆,但那是为了大秦疆域,从未想过“援助”——把自己辛苦种出的粮食,送给不相干的国家?
“李斯,”嬴政忽然开口,“你说后世那个‘无皇帝’的国家,为何能做到?” 他更好奇的是,没有帝王集权,国家竟能运转得如此高效,甚至有余力援助他国,还越来越强。
李斯躬身道:“陛下,或许后世之‘强’,不在‘一人之威’,而在‘万民之力’。百姓温饱,农科昌盛,上下同心,方能有此底气。” 嬴政沉默不语,眼底却多了几分对“后世之道”的探究。
其实李斯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也是心虚的,不要不要的,毕竟他也没有见到过。
大唐,太极宫。
李世民听完视频,抚掌赞叹:“袁老真不愧是农神!不仅救华夏,还泽被万国,这份胸襟,千古难寻。”
他转头看向阶下大臣,朗声问道:“诸位,若有他国遇粮荒,向我大唐求助,我等应援否?”
殿内顿时热闹起来,大臣们七嘴八舌:
“陛下,我大唐富有四海,理应援助!既显天可汗仁德,又能结好万国,何乐不为?”(礼部尚书持赞同意见)
“不可!”户部尚书反驳,“粮食乃国之根本,岂能轻与?若我大唐遇灾,谁又能援我?当以本国百姓为先!”
“可少量援助,以观其心。若对方感恩戴德,可结为盟友;若得寸进尺,便挥师讨之!”(武将代表更直接)
程咬金挠了挠头,说道“这些歪歪绕绕靠嘴皮子上的功夫,还得是你们这些文人来”
李世民听着各方意见,不置可否,只是目光扫过殿外——那里,或许等大唐粮食真的充裕了,这个问题才有更从容的答案。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没理会殿外关于“如何援助”的议论,而是看向身边的朱标,慢悠悠问道:“标儿,你觉得,咱大明若有富余,该援助他国吗?”
朱标沉吟片刻,谨慎回道:“爹,若大明足够强悍,粮产丰足,可试着援助。但援助不能白给——或换其良马,或取其矿产,或让其称臣纳贡。总之,得让大明有好处,不能做亏本买卖。”
朱元璋闻言,满意地点点头:“你说得对。咱是农民出身,知道一粒粮食来之不易,凭啥白给别人?要援助可以,拿东西来换!要么臣服,要么拿真金白银、奇珍异宝来换,想空手套白狼?门儿都没有!” 他这辈子最恨“吃亏”,哪怕是行善,也得透着实在。
“哪怕是俯首称臣,也要拿东西来换粮食,只是价格相对应的更低一点而已,咱们坚决不能吃哑巴亏”
大汉,长乐宫。
刘邦听着各方关于“援助”的讨论,直接“嗤”了一声,对着身边的樊哙撇撇嘴:“援助?我看是‘援猪’还差不多!”
樊哙嘿嘿一笑:“陛下的意思是?”
“意思就是,”刘邦往榻上一靠,跷起二郎腿,“谁要是敢来求粮,咱先给他两拳,让他知道大汉的粮食不是好拿的!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咱不干!有那粮食,还不如给咱的弟兄们多炖几锅肉!”
他打天下靠的是“实惠”,对“以德服人”那套向来不感冒——自己的百姓还没吃饱呢,哪有闲心管别人?
林远刷着手机,看到一条“袁隆平团队在非洲推广杂交水稻”的新闻,心里暖暖的。他想起袁爷爷说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轻声道:“老爷子的梦,正在实现呢。”
他起身倒了杯水,没注意到天幕下的帝王们还在为“援不援助”争论不休。
然后便去了,卫生间刷牙,刷完牙之后,视角也跟随着林远进入了房间,林远开启了空调然后钻进了被窝里面看视频。
各个朝代的古人们,看见林远这样子都很好奇这个难道就是先生的房间吗。
还有的则是说“刚刚先生,应该是漱口的,所以应该每天晚上睡前都应该漱口,先生都是这样做的,我们应该也这样学习”。
嬴政则是在琢磨“万民之力”如何凝聚,李世民在等大唐的红薯丰收,朱元璋在盘算“援助的价钱”,刘邦则在想着“如何用拳头拒绝”。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理念,却都绕不开一个核心——粮食,是底气,也是筹码。
而那个让后世有底气谈“援助”的袁爷爷,此刻正透过天幕,看着千百年前的帝王们为“粮食”精打细算,或许会笑着说:“等你们都吃饱了,就懂了——真正的强大,不是不给,而是给得起,也收得回。”
窗外的月光渐浓,林远的手机屏幕暗了下去,天幕也随之恢复平静。但关于“粮食”与“天下”的思考,才刚刚在各朝代的土壤里,扎下更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