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日的清晨,上海的天空呈现出一种暴雨将至的阴沉。
EdG的训练基地内,灯火通明。餐厅里,所有队员沉默地用餐,只能听见餐具碰撞的轻微声响。
主教练阿布没有进行任何赛前动员,他只是在每个队员用餐完毕后,将一份打印好的数据分析递到他们手中。
“omG在b\/p阶段的平均决策时间是12.5秒,比联赛平均快4秒。这意味着他们的战术是预设的,不要试图在bp上寻找他们的临时漏洞。”
“陈默在前十分钟的平均游走次数是2.7次,主要集中在中路和对方上半野区。”
“Uzi在优势局的平均压刀数是22.5刀,但他平均每15分钟会有一个走位靠前的失误。”
一串串冰冷的数字,构成了EdG对这场决赛的全部准备。
精准,量化,不带任何情感。Adc选手deft在看完资料后,没有返回休息室,而是直接走进了训练室,进入了自定义模式,开始练习卡莉斯塔的走A跳跃。pawn则戴上耳机,一遍又一遍地观看omG半决赛的比赛录像。这台精密的蓝色机器,正在进行着最后的系统自检。
与此同时,omG的基地内,气氛则截然不同。
餐厅里,Ning正和Uzi争抢着最后一个煎蛋,两人吵得不可开交。xiaohu则打着哈欠,抱怨着昨晚theShy看直播忘了关声音,害他没睡好。theShy一脸无辜地啃着面包,假装听不懂。
陈默独自一人坐在角落,慢慢地喝着一杯温水。他的面前,放着一个平板电脑,上面播放的,却不是比赛录像,而是一场NbA的总决赛录像——芝加哥公牛对阵犹他爵士。
“还在看这个?”clearlove端着一杯咖啡坐到了他的对面,“看了不下二十遍了吧?”
“嗯。”陈默的目光,始终聚焦在屏幕上那个身穿23号红色球衣的身影上。
“决赛,有把握吗?”clearlove轻声问道。
“有。”陈默的回答,依旧只有一个字。
上午九点,全员集结在战术分析室。红米教练和clearlove已经站在了电子白板前,上面贴满了关于EdG的各种战术模型和数据分析。
“EdG的打法,你们已经很清楚了。”红米教练的声音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拉了回来,“滴水不漏的运营,近乎零失误的团战。他们会用最稳健的方式,等待我们犯错。常规的战术,很难在他们身上找到突破口。”
他看向陈默。
陈默站起身,走到了电子白板前。他没有看任何资料,只是拿起了马克笔,在EdG那套密不透风的阵型图上,画出了五个独立的、互不相干的箭头,分别指向omG的五名队员。
“这场比赛,我们没有固定的战术。”
陈默的第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EdG是一台机器,”他看着队员们,“机器的强大,在于它的程序精准无误。但机器的弱点,也在于它的程序无法处理‘变量’。”
“theShy,”他看向自己的上单,“我允许你,在任何你认为可以操作的时候,发起单挑。”
“Ning,”他看向打野,“我允许你,在任何你认为可以入侵的时候,进入他们的野区。”
“xiaohu,”他看向中单,“我允许你,在任何你认为可以游走的时候,离开你的兵线。”
“Uzi,”他看向Adc,“我允许你,在任何你认为可以击杀的时候,闪现向前。”
整个房间,死一般的寂静。Uzi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陈默。
“我的任务,”陈默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Uzi的身上,“就是在你们做出这些选择的瞬间,让你们的选择,变成正确答案。”
“我不需要你们去执行一个固定的战术。我需要你们,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你们的队友。用你们的天赋,去打乱他们的程序,去创造属于自己打法。”
“然后,在混乱中,赢下比赛。”
中午十二点,omG的专用大巴车,准时从基地出发,驶向决赛场馆。车内,没有人再说话。队员们有的戴上耳机听着音乐,有的闭目养神。那股在餐厅里的轻松氛围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
Uzi没有看手机,他只是反复地,捏紧,又松开自己的拳头,感受着指关节传来的力量。
Ning则靠在椅背上,双眼紧闭,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模拟着入侵EdG野区的路线。
theShy的视线,始终落在自己的手上。
陈默坐在最后一排,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
他知道,今天,将会有一场暴雨。
大巴车缓缓驶入场馆的选手通道。隔着厚厚的车窗,他们已经能听到外面传来的、如同浪潮般的巨大欢呼声。
司机停稳车辆,打开了车门。
红米教练第一个站起身,他回头看着自己的队员们,只说了一句话。
“去吧,拿下它。”
队员们依次起身,沉默地,走下了大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