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闻溪的马车尚未抵达重庆,他在渭北的事迹连同那份扎实的数据报告,已然在重庆的某些圈子里掀起了波澜。当他风尘仆仆赶回卫生部报到时,迎接他的,是一场由陈济棠部长亲自操办、规格颇高的“欢迎暨渭北防疫成功总结庆功宴”。
宴会设在卫生部礼堂,华灯初上,觥筹交错。西装革履的官员、长袍马褂的学界耆宿、穿着洋装的记者、以及几位受邀的外国顾问济济一堂,气氛看似热烈融洽。陈济棠满面春风,亲自在门口迎接林闻溪,用力握着他的手,声音洪亮:“我们的功臣回来了!闻溪,你在渭北可是打了一场漂亮仗,为我部,为党国争了光啊!”
这番高调的赞扬,立刻将全场的目光都吸引到了林闻溪身上。闪光灯亮起,记者们争相提问。林闻溪一身半旧的青衫,站在一群衣冠楚楚的宾客中,显得格格不入,却又因其身上的传奇色彩而成为绝对的焦点。他保持着谦逊的微笑,应对得体,但锐利的目光已悄然扫过全场。
何敬之副部长也在场,脸上挂着程式化的笑容,端着酒杯走上前来:“林专员辛苦了。渭北成绩斐然,令人惊叹啊。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他嘴上说着恭维话,但那笑意并未抵达眼底,语气中也听不出多少真诚的喜悦,反而带着一丝审视和不易察觉的冷意。
“何副部长过奖,闻溪不敢居功,全赖部长运筹帷幄、同仁戮力同心、以及渭北军民信任支持。”林闻溪滴水不漏地回应,心中警惕更甚。
宴会正式开始,陈济棠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赞扬了林闻溪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取得的卓越成就,将其上升为“践行国父遗志,发扬民族医学,服务抗战救国”的典范。台下掌声雷动,尤其是那些与陈济棠交好或本就支持中医药的人士,更是情绪高涨。
然而,在这片喧闹的喜庆之下,林闻溪清晰地感知到那涌动不息的暗流。
暗流一:学术层面的刁难。 酒过三巡,果然有人按捺不住。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据说是中央医院某科室主任的教授,端着酒杯来到林闻溪面前,语气“谦恭”地请教: “林专员,拜读您的报告,佩服之至。尤其是那惊人的死亡率下降数据,实在令人惊叹。不过,鄙人有个小小的疑问,您报告中提到的对照组数据,是取自历史同期其他地区的普遍情况。众所周知,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的疫情严重程度、毒株毒性、乃至民众体质皆有差异,如此对比,是否在统计学上……嗯,略显不够严谨?能否提供更同期、同区域的对照数据呢?” 这个问题听起来专业客观,实则阴险。战时条件下,怎么可能做到严格同期同区域的随机双盲对照?这几乎是一个无法完美回答的质疑,意在从根本上动摇数据的可靠性。
林闻溪从容应对:“王教授所言极是,严格的随机对照是医学研究的金标准。然战时一切从权,我等所做,乃是在有限条件下,尽可能收集可比数据,挽救生命为第一要务。若王教授有兴趣,待战事平息,我很愿意与您共同设计更严谨的方案进行验证。但就目前而言,我相信,无论是纵向的历史对比,还是横向的周边疫情参照,渭北的数据都足以证明中西医结合方案的相对优越性。”他巧妙地将话题拉回现实需求,避开了对方的统计学陷阱。
暗流二:利益关联的试探。 另一位穿着考究、自称是某医药公司代表的人,则凑过来低声笑道:“林专员年轻有为,真是我辈楷模。您报告中提到的那些有效方剂,尤其是预防用的汤药,效果如此显着,若能将其中的有效成分提纯出来,制成方便服用的药片或胶囊,必定能造福更多军民,市场前景……呃,社会效益也极其巨大啊。不知林专员是否有意向与专业的药厂合作开发?我们可以提供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这话看似合作,实则意在窥探甚至攫取药方产权,将公益成果转化为商业利益。林闻溪立刻警觉,淡然回绝:“多谢先生美意。当前首要任务是防疫救国,所有方药皆应服务于抗战大局,而非谋一己之私利。此事需从长计议,且须遵从部里统一安排。”
暗流三:政治站队的拉扯。 更让林闻溪感到不适的,是一些官员明显带着政治目的的接近和拉拢。 “林专员此番立下大功,前途不可限量啊!陈部长真是慧眼识珠!” “听说林专员与cc系的某位先生是旧识?真是英雄惜英雄啊!” “不知林专员对当前党内医疗资源分配有何高见?我等对此也是忧心忡忡……” 各种暗示、打探、甚至挑拨离间的话语,如同绵里藏针,试图将他卷入复杂的派系斗争之中。林闻溪只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谨言慎行,一律以“专注于医疗业务,不通政务”为由搪塞过去。
他注意到,何敬之虽然一直与人谈笑风生,但目光时不时地瞥向他这边,与那几个发出刁难问题的人偶有眼神交流,一切尽在不言中。而那位美国顾问汤姆森,则一直坐在角落,与戴维森博士低声交谈着,偶尔看向林闻溪,眼神中充满了审视和好奇,难以捉摸。
陈济棠显然也察觉到了这些暗流,他几次大声为林闻溪解围,并不断强调“此乃党国医疗事业之胜利”,试图将话题引向积极正面的方向。
这场庆功宴,对林闻溪而言,无异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新战斗。他仿佛置身于聚光灯下,周围是鲜花和掌声,但灯光照不到的阴影里,却充满了嫉妒、质疑、算计和贪婪。
宴会结束时,他已感到身心俱疲。陈济棠拍拍他的肩膀,低声道:“看到了吧?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回去好好准备汇报,后日的部务扩大会议,才是真正的硬仗。届时,委座可能会派人列席。”
林闻溪心中一凛,郑重地点了点头。
他走出喧闹的礼堂,深吸了一口山城夜晚潮湿冰冷的空气。眼前的繁华与喧嚣渐渐远去,只剩下心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即将到来的、更严峻的挑战。
庆功宴上的酒杯尚未冷却,但其下的暗流,已预示着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第十九章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