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站,傍晚六点四十五分。
叶修站在月台边缘,看着夕阳将最后一抹金色涂抹在刚刚到站的军列上。
三十节平板车组成的钢铁长龙安静地卧在铁轨上,篷布下96式坦克的轮廓如同沉睡的巨兽。
站台上,戴着\"军运处\"臂章的工作人员正用测距仪检查每辆坦克的固定状态。
\"叶参谋,换装工作三小时后开始。\"后勤处长递来一份清单,\"高原专用防冻液、增压器、防滑履带板都已到位。\"
叶修点点头,目光扫过站台另一侧——十几名穿着便装的工程师正在架设某种天线设备。
那是总参技术侦察局的人,他们从两个小时前就开始在车站周围布设监测点。
\"参谋!\"林小满的声音从耳机里传来,\"总参信息平台最新预警,未来六小时将有七颗侦察卫星过顶,其中三颗是新型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叶修打开平板电脑,屏幕上显示出卫星轨道预测图——几条红色弧线如同利剑般刺向兰州上空。
自从出发以来,这已经是第十二批过顶卫星了,频率高得反常。
\"启动'幕布'预案。\"叶修下令,\"所有装备必须在卫星过顶前完成隐蔽。\"
站台上立刻忙碌起来。
士兵们扯开特制的防雷达探测篷布,技术人员则在每辆坦克周围架设小型电磁干扰器。叶修注意到,这些干扰器看起来像是普通工具箱,正是林小满根据王铁柱的建议设计的伪装样式。
\"叶参谋,三号站台有情况。\"一名作战参谋小跑过来,\"民用列车上的乘客看到我们的装备了。\"
叶修快步走向三号站台。
隔着两道铁轨,一列开往长安的K字头列车正停靠在站,车窗里挤满了好奇的面孔。甚至有人拿着摄像机拍摄对面车道的军列。
\"要收缴设备吗?\"车站公安询问道。
叶修摇摇头。他拿起扩音器,声音平稳而清晰:\"各位旅客,这是部队正常训练调动。为保障国家安全,请勿拍摄装备细节,已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请主动删除。感谢配合!\"
令他意外的是,车厢里立刻响起掌声。一个戴红领巾的小男孩趴在窗口大喊:\"解放军叔叔加油!\"他母亲赶紧把他拉回去,但脸上的骄傲藏不住。
\"k9527次列车请立即发车!\"车站广播突然响起,\"为军列让出主干道!\"
随着汽笛长鸣,民用列车缓缓启动。
与此同时,站台另一端传来液压泵的嗡鸣——两辆重型吊车正在卸载加固型集装箱,里面装着专为高原环境改造的电子设备。
\"叶参谋,\"王团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刚接到第三军情报官,西南的电子侦察活动增加了三倍。\"
老团长手里捏着一份刚解密的电报,\"有人不想让我们悄无声息地上高原。\"
叶修接过电报,上面的频谱分析图显示,在702团机动路线上空出现了异常密集的电子信号。\"不是常规侦察,\"他指着几处特征峰,\"这种跳频模式像是他国特种部队的手笔。\"
\"意料之中。\"王团长冷笑一声,\"去会议室,该让小伙子们见识见识真正的电子战了。\"
车站会议室已被临时改造成作战室。
当叶修推门而入时,二十多名军官和技术骨干齐刷刷起立。
投影幕布上显示着整个西北地区的铁路网,几十个闪烁的光点代表着702团的各个机动单元。
\"同志们,\"王团长直奔主题,\"我们正在被全方位监视。
天上至少六颗卫星盯着,铁路沿线发现可疑信号源,甚至民用通讯网络都可能被渗透。\"他敲了敲桌子,\"但这正是'砺剑-97'的意义——检验我军在强对抗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叶修接过话头:\"下面布置反侦察措施。第一,所有电子设备启用'幽灵模式',将电磁特征伪装成民用设备;第二,行军序列中加入三辆伪装车,携带角反射器模拟主战装备信号;第三——\"他看向林小满,\"启用'雪盲'系统。\"
林小满愣了一下:\"参谋,'雪盲'还在测试阶段...\"
\"没时间等完美了。\"叶修调出一段视频,显示的是鹰酱在科索沃战争中使用石墨炸弹瘫痪敌方电子设备的画面,\"如果对手用这招,我们的信息化系统会瞬间瘫痪。\"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明白,叶修说的是信息化部队最致命的弱点——对电子设备的绝对依赖。
\"王铁柱,\"王团长突然点名,\"你们老坦克兵有什么土办法?\"
老班长站起来,黝黑的脸上皱纹深刻:\"报告团长,三点建议:一,所有无线电器材装箱运输,用马车驮;二,行军间隔拉大到五百米,减少一锅端的风险;三,\"他咧嘴一笑,\"多准备几面红旗,电子设备坏了就摇旗子。\"
出乎意料的是,叶修认真记下了这些建议:\"王班长的方案很有价值。技术组立刻设计一套光学信号系统,作为电子通讯的备份。\"
会议结束后,叶修留下林小满和王铁柱。\"你们两个合作,\"他指着笔记本电脑上的设计图,\"把王班长的旗语编码化,开发一套基于LEd灯的光学数据链。\"
林小满眼睛一亮:\"可以用莫尔斯码原理,但加入校验位!\"
\"啥是莫尔斯?\"王铁柱挠头。
\"就是...滴滴答答那种。\"林小满突然模仿起电报声,\"滴—滴—滴—答—滴—\"
老班长恍然大悟:\"哦!就是当年我们用的灯光信号嘛!小子挺机灵啊!\"
看着这一老一少热烈讨论起来,叶修悄悄退出房间。站台上,夜幕已经完全降临。
远处传来施工的声响——工兵连正在给坦克喷涂高原迷彩,深灰与雪白的斑块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冷峻。
\"叶参谋。\"一个陌生声音从背后传来。叶修转身,看到一名穿铁路制服的中年男子,\"兰州铁路局军运处刘处长。有个情况您应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