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粉色卫衣的消失
2021年10月30日,长沙县三合社区的清晨笼罩着一层薄雾,空气中带着深秋的凉意。7岁的张某某像往常一样,穿着粉色卫衣和毛拖鞋,骑着她心爱的小自行车出门玩耍。这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小女孩或许计划着去找小伙伴们一起玩,或者在社区附近探索新的乐趣。她的家人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成永诀。
上午时分,社区的居民们看到小女孩在长沙师范学院附近与一名陌生男子交谈。据目击者回忆,男子大约20多岁,外表看起来并无异常。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看似平常的交流,会将一个无辜的生命推向深渊。
到了中午13时,小女孩仍未回家。家人开始焦急地四处寻找,他们首先找到了小女孩的自行车,却不见孩子的踪影。不祥的预感笼罩着这个普通的家庭,他们迅速联系了社区居委会,并在周边展开了大规模搜寻。
二、悬赏十万的追捕
失踪两天后,11月1日,令人心碎的消息传来——小女孩的遗体在距离自行车几百米远的一片树林中被发现。当家人和村民们找到她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无法接受:孩子衣物不整,显然遭受了非人的对待。
长沙县公安局迅速介入调查,并于11月2日凌晨发布警情通报:10月30日,长沙县安沙镇发生一起致1名7岁女孩死亡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逃离现场。警方随即发布了协查通报,悬赏10万元征集线索,追捕犯罪嫌疑人。通报中描述:犯罪嫌疑人24岁,身高170cm左右,逃跑时上穿深色格子衬衣,下穿黑色裤子,脚穿白底黑面运动鞋,骑一辆蓝色女式自行车。
11月2日凌晨2时许,在长沙市雨花区的一家网吧内,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朱佳琦抓获归案。经审讯,朱某琦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11月3日,朱佳琦被押解指认现场的视频曝光,在指认过程中,情绪激动的家属几乎要冲上前去,被现场民警及时拦下。
三、恶魔的自白:网贷压力下的随机作案
随着调查的深入,朱佳琦的犯罪动机逐渐浮出水面。这个1997年9月10日出生于安徽省砀山县的年轻人,初中文化,无业,原本跟随父亲在长沙县星沙地铁站做水电安装工作。
据法院判决书披露,朱佳琦因欠下1万元网贷,心感烦闷,于2021年10月28日从工地出走。10月30日早上,他游荡到长沙师范学院附近,在一路口交汇处遇到了被害人张某某。当时,张某某的自行车坏了,朱佳琦便上前帮忙修理,两人开始交谈。
朱佳琦后来向警方供述,他在帮助小女孩修自行车时,就已经心生歹念。修好车后,他以树林里有小兔子为由,诱骗张某某跟他一起去看。当他们走到树林边时,朱佳琦从背后将小女孩推倒在地,掐住她的脖子并捂住她的嘴,防止她发出声音。不一会儿,小女孩就因被扼、勒颈部致机械性窒息死亡。
随后,丧心病狂的朱佳琦对已经死亡的小女孩实施了间银,之后脱下自己的衣服扔到下水道的井口里,然后逃离现场。他从路边找了一辆自行车,向湘阴、益阳等地逃窜。
法院判决书用严厉的措辞描述了朱佳琦的犯罪心理:\"见四下无人,为发泄情绪,残害毫无反抗能力的幼女。\"这句话让无数人感到愤怒和不解——一个年轻男子怎么能因为自己的经济压力,就对一个无辜的7岁孩子下此毒手?
四、破碎的家庭:痛失幼女的父母
小女孩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在当地没有结仇。父亲张先生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他们和罪犯没有矛盾,\"认都不认识,法院说是他借了网贷。\"
这个家庭原本虽然不富裕,但有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儿,生活充满了希望。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悲剧彻底摧毁了这个家庭。小女孩的母亲至今无法走出阴影,整个家庭支离破碎。
当被问及赔偿问题时,张先生表示:\"钱不重要,我们要的是他偿命。\"这句话充满了一个父亲的无奈和悲愤。尽管法院判决朱佳琦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元,但朱佳琦名下没有任何资产,家里的财物都在他父母名下,这意味着小女孩的家属很难拿到这笔赔偿。
五、漫长的正义:从案发到执行死刑的1295天
从2021年10月30日案发,到2025年6月6日朱佳琦被执行死刑,这起案件历时3年7个月,共计1295天。这个时间跨度让许多人感到疑惑:为什么死刑判决需要这么长时间才能执行?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死刑案件必须经过严格的复核程序,以确保判决无误,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朱佳琦一审被判死刑后未提出上诉,但案件仍需走完法定程序: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复核后,确认事实清楚,量刑适当,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核准罪犯朱佳琦死刑,并下达执行死刑命令。
2025年6月6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将罪犯朱佳琦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