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刚收了最后一道光,河边的风有点凉。陈浩裹了裹外套,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干粮,边走边啃,腮帮子一鼓一鼓的。
他刚从东二号地块回来,腿还是酸的,但心里痛快。那几台新犁今天出尽了风头,工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连最不服气的老把式都闭了嘴。他一边走一边想,这玩意儿要是再加点啥功能,岂不是能直接替人下地吃饭睡觉?
念头刚冒出来,脚底下就慢了。
河就在眼前,水不急也不缓,推着几片枯叶打着转。一根断枝卡在浅滩石缝里,头尾被水流扯着,来回晃荡,像被人按着肩膀不停点头。
他盯着那根树枝看了三秒,忽然“嗷”了一声,差点把嘴里的馍喷出去。
“哎哟我真是猪脑子!”他猛地拍了大腿一巴掌,震得裤兜里的记号笔直跳,“咱有风车发电,怎么忘了这玩意儿?”
话音没落,人已经转身往回跑,鞋底蹭得土路噼啪响。
“娜娜!娜娜人呢?快来!快来看这个水!”
娜娜正站在工坊门口调试终端,听见喊声抬了抬头,金属外壳在暮色里泛着冷光。她没动,只是等他喘着粗气冲到面前,才开口:“你在叫什么?”
“水!”他指着河,“它一直在动啊!咱们能不能做个轮子,让它推着转?转起来就能带机器,带机器就能干活,干活就不用人——你懂不懂?”
娜娜眨了眨眼,屏幕亮起,开始调数据。“你是指利用水流动能驱动机械装置?理论可行。但需要提供河道宽度、平均流速、落差高度、负载需求等参数。”
陈浩愣住,张了张嘴,又闭上。
“……你说啥?”
“我说,你想造个水车,总得先知道这河有没有力气推得动。”
“哦。”他挠头,“那你能查吗?”
“已启动检索。”她低头操作,“本地地形档案显示,该河段宽约四米,年均流量稳定。结合近期降雨记录与坡度测算,平均流速0.8米每秒,下游存在天然落差1.2米。”
她顿了顿,抬头:“理论输出功率可达3.5千瓦。足够驱动数台中小型农用设备。”
陈浩眼睛一下子亮了:“真的假的?这么猛?”
“真实数据。”她说,“若采用低速高扭矩叶轮结构,能量转化效率可达最优。”
“我就知道没白看这条河!”他咧嘴一笑,顺手从兜里掏出记号笔,在旁边一块废弃木板上刷刷画了个圈,又添了几道斜线,“你看,轮子这么大,叶片插边上,水一冲,哗啦啦转起来——是不是就这个意思?”
娜娜凑近看了看,微微歪头:“草图识别完成。此为最基础的冲击式水车结构,适用于高流速、低落差场景。但当前河段更适合改进型横流式设计。”
“啥式?”
“三种经典类型:底部冲击式、中部冲击式、顶部冲击式。”她语速平稳,“根据水流方向与叶轮位置划分。此处建议采用改良横流式,叶片呈放射状排列,水流从中部切入,推动轮体旋转,适合中等流速与稳定落差。”
陈浩听得一脸懵,摆手打断:“别整这些名词,听着像医院挂号科。你就说——咱做个小的,能不能转?”
“能。”她说,“但必须先验证原理。直接建造实体存在资源浪费风险,且无法排除结构失衡、传动失效等潜在问题。”
“我想搞个大的试试嘛。”
“失败成本过高。”
“可小的转起来了,也不代表大的能用啊。”
“但大的不从小的开始,就会变成一堆废铁。”
两人对视一秒。
陈浩叹了口气:“行吧行吧,听你的。先搞个小的玩玩。”
他低头继续画,笔尖歪歪扭扭地勾出一个带支架的轮子,又在旁边写了个“V1.0”,末尾拖出长长一道墨迹。
“就叫‘水车原型V1.0’,明天就开始整!”
娜娜扫描了木板上的涂鸦,指尖轻点屏幕:“草图已归档。材料清单与结构仿真将在夜间完成。建议明日优先制作比例模型,测试扭矩输出与稳定性。”
“你还真当回事了?”他笑。
“你提出了构想,我负责实现。”她说,“这是我们的工作流程。”
“也是。”他拍拍裤子站起来,伸了个懒腰,骨头咔咔响,“以前我连作业都不抄,现在倒好,开始发明创造,人生真是充满讽刺。”
“你的积极性正在提升。”她说,“较三个月前日均活动量增加47%,主动提出技术改进次数上升至每周2.3次。”
“所以我进步了?”
“数据表明,你正逐渐摆脱‘纯消耗型个体’标签。”
“谢谢啊,我还以为你会说‘恭喜你终于像个正常人了’。”
“那不符合客观描述。”
他哈哈一笑,抓起木板往工坊走:“走,先把这宝贝图纸收好。明天开工,第一件事就是找块好木头,给咱们的水车祖宗立个牌位。”
娜娜跟在他身后,脚步轻稳:“建议使用轻质硬木,减少转动惯量。同时预留齿轮接口,便于后续连接模拟负载。”
“你说啥我都答应。”他推开工坊门,屋里灯亮了,“反正你算得比我脑子快,我只管画圈,你负责不让它散架。”
屋内工作台整齐摆放着昨日犁具的检测工具,角落堆着未拆封的零件箱。他把木板靠墙立好,顺手拿记号笔在边缘补了句:“别让老鼠啃了。”
娜娜走到终端前,启动运算任务,屏幕一闪,三维模型开始生成。
“水流模拟程序加载中,预计明早六点前输出首版方案。”
“那你今晚别睡太死。”他说。
“我不睡觉。”她说。
“哦对。”他摸摸后脑勺,“你连打呼都没有。”
外面天全黑了,河声隐约传来,像是某种沉闷的呼吸。他站在门口回头看了眼那条河,又看看墙上的草图,忽然觉得今晚的风都带着点电。
“你说……这玩意儿要是真转起来了,能不能顺便给我宿舍装个风扇?”
“可以。”她说,“前提是风扇功率不超过可用余量。”
“那我要是再加个冰箱呢?”
“需重新评估负载平衡。”
“我要是还想煮个泡面?”
“建议放弃幻想。”
他笑出声,靠在门框上,望着夜色里的河面。
“其实吧,我小时候最讨厌物理,看见公式就想逃。现在倒好,天天跟你说力矩、转速、功率,感觉自己像个假科学家。”
“你不是科学家。”她说,“你是提出问题的人。”
“那你不就是解决问题的?咱俩凑一块,勉强算个团队?”
“目前协作效率为78.6%。”她顿了顿,“仍有优化空间。”
“够意思了。”他直起身子,“至少我没把你当说明书使。”
她没回应,只是屏幕上跳出一行提示:【水文数据分析完成】【模型构建进程12%】
他打了个哈欠,揉揉眼:“行了,今天就到这儿。明天早点来,我要亲眼看着这小轮子转起来。”
“已设定清晨五点半提醒。”她说,“届时将同步推送初步测试方案。”
“你比闹钟还狠。”他嘟囔着往外走,“不过……也挺靠谱。”
娜娜站在原地,目送他离开,金属手指轻敲桌面,低声自语:“构想登记完毕,研发阶段正式启动。”
她调出新项目面板,光标停在标题栏。
片刻后,输入五个字:
**水车计划·初启**
窗外,河依旧流着。
一块浮木缓缓漂过,撞上石头,轻轻打了个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