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商队满载香料归来的消息传到京城时,正值暮冬初雪,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积了一层薄雪,映着初升的朝阳,像撒了把碎金。英台陪着胤禛在御花园的暖阁议事,案上摊着南洋通商的账册与星辉航线图,窗外的雪粒子敲打着窗棂,发出细碎的声响。
“此次通商收获远超预期,南洋诸国已派使臣随商队来京,下月便可抵达。”胤禛手指点在账册上的“香料”一栏,语气中满是欣喜,“这些胡椒、豆蔻运到江南,定能让百姓的餐桌更丰富,商户们也能多赚一笔。”
英台点头应着,目光却不自觉飘向窗外的天空——不知为何,今日的阳光虽暖,她却总觉得心口有股奇异的悸动,像是有什么力量在牵引着她。忽然,她腰间的玉佩毫无征兆地泛起柔光,淡金色的光晕顺着她的指尖缓缓蔓延,竟在案上的航线图上勾勒出一道新的光痕,恰好与南洋未探索的海域相连。
“英台?你怎么了?”胤禛察觉到她的异样,抬头时却猛地怔住——只见英台双目微阖,周身萦绕着一层淡淡的金芒,与当初京城上空的天地异象如出一辙,她垂在身侧的手轻轻抬起,指尖竟有细碎的光点流转,像是将夜空的星辉握在了掌心。
更令人震惊的是,暖阁外的雪突然停了,原本阴沉的云层缓缓散开,一缕缕金光穿透云层,恰好落在英台身上。她唇瓣轻启,声音带着一丝空灵,却清晰地传入胤禛耳中:“南洋之东,尚有群岛藏于雾中,盛产奇木与明珠,若循光痕所指,可拓新商路,亦能寻得安澜之法。”
话音落时,英台周身的金芒骤然收敛,玉佩也恢复了温润的光泽,仿佛方才的异象只是一场幻梦。她缓缓睁开眼,心口的悸动渐渐平息,看向满脸惊愕的胤禛,才后知后觉地问道:“四爷,怎么了?你为何这般看着我?”
胤禛快步走到她身边,伸手轻触她的指尖,余温尚存,方才那天地共鸣的景象仍在他脑海中回荡,让他一时竟不知如何言语:“你方才……周身都是金光,还能引动云层散雪,说的话更是与星辉航线相合,这……这是心通天地了?”
英台这才想起方才的异样,抬手摸向腰间的玉佩,玉佩的温度比寻常略高,她沉吟片刻,轻声道:“方才只觉心口发烫,像是有声音在耳边指引,不自觉便说了那些话。或许……是这些年与百姓同心、与天地共情,才得了这份机缘。”
二人当即带着航线图与玉佩前往乾清宫,将此事禀明康熙。康熙看着案上仍残留着淡金光痕的航线图,又听胤禛复述英台引动天地异象的情景,不禁抚掌惊叹:“朕只知你心怀百姓、有经天纬地之才,竟不知你已能与天地共鸣!这不仅是你的机缘,更是大清的福气!”
随后几日,英台按照那日天地指引的方向,结合星辉航线,重新绘制了南洋通商总图,标注出未探索的群岛位置与航行注意事项。胤禵接到新图纸时,正准备率水师再次前往南洋,他看着图上清晰的光痕标记,当即决定循着新航线前行。
一月后,胤禵从南洋传回捷报——果然在雾中寻得三座群岛,岛上不仅有珍贵的沉香木与珍珠,当地部落还掌握着预测海上风暴的方法,愿与大清共享。消息传回京城,胤禛特意带着英台来到御花园,此时正值初春,暖阁外的桃花开得正好,他望着英台的侧脸,轻声道:“当初你引动天地异象时,我竟一时看呆了,只觉得你像是握着大清的气运,往后有你在,我便安心。”
英台笑着转头,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背:“哪有什么独自握运气的说法,不过是君臣同心、百姓归心,天地才肯给咱们指引。往后,咱们还要一起看着大清的商路通四海,看着百姓的日子更安稳。”
此时的南洋群岛上,清军水师正与部落居民一起搭建灯塔;京城的工坊里,工匠们正用新运来的沉香木制作家具;台湾的渔港边,渔民们正跟着星辉与灯塔的指引,准备前往新发现的渔场。
小星禾手中的玉佩,映出的画面里——英台与胤禛在暖阁中共看通商奏报,南洋灯塔的光与星辉交织,台湾渔民的船帆在海面上划出粼粼波光。玉佩的光温柔地笼罩着这一切,像是在见证这份“心通天地、共护盛世”的情谊,也像是在为大清的未来,送上永恒的祝福。
虫洞的痕迹早已彻底消散在时光长河里,留下的只有天地与人同心共筑的盛世。从英台与天地的奇妙共鸣,到新商路的开辟,从皇室亲眷的相知相守,到四海百姓的安乐生活,大清用“以心换心、顺应天时”的智慧,将每一份机缘都化作了国泰民安的基石。这份藏于天地指引、人间温情中的盛世荣光,终将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闪耀,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