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周岁之日,康熙下旨在颐和园举办盛大周岁宴,邀宗室亲王、满朝文武共同见证“抓周”仪式。双鱼玉佩的蓝光映出畅和轩内热闹的场景——紫檀木长桌上摆满各式物件:代表权力的玉玺仿品、象征财富的金元宝、寓意文才的笔墨纸砚、指代武将的小弓箭,甚至还有李卫特意送来的小算盘,件件精致,引人瞩目。
待宾客落座,乳母抱着穿戴喜庆的弘历走到桌前,康熙笑着招手:“把弘历抱过来,让他选选,看看我们的皇孙将来喜欢什么。”满殿目光皆聚焦在弘历身上,胤禛与英台站在一侧,既期待又紧张——抓周虽为习俗,却被众人视作“未来征兆”,尤其关乎弘历这位被康熙格外看重的皇孙。
乳母将弘历放在桌边,他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桌上的物件,小手却迟迟没有动作。众人屏息等待,见他伸出手,却只是轻轻拂过玉玺,又碰了碰笔墨,随即缩了回去,转而趴在桌边,盯着桌角的空白处看,仿佛那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怎么不选?”有宾客低声议论,满殿的热闹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疑惑——寻常孩童见了闪亮的金元宝或好玩的小弓箭,总会伸手去抓,可弘历却对满桌物件视而不见,只盯着空处发呆,连康熙也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英台心中微动,悄悄对胤禛道:“你还记得卦师说的‘肚里藏江山’吗?或许弘历的心思,本就不在这些寻常物件上。”话音刚落,弘历突然伸手,抓住了乳母腰间挂着的一枚小小的、用红绳系着的平安扣——那平安扣是英台入宫前亲手缝制,材质普通,只因乳母贴身佩戴,才偶然出现在桌边。
弘历紧紧攥着平安扣,咧开嘴笑了起来,还把平安扣举到康熙面前。康熙接过平安扣,看着上面简单的绣纹,又看向弘历明亮的眼睛,突然开怀大笑:“好!好一个不恋权财、只重平安的孩子!这才是我大清未来该有的样子——不贪慕虚华,只守得住百姓平安,才是真正的江山根基!”
满殿宾客恍然大悟,纷纷附和称赞:“小阿哥有仁君之相!”“陛下所言极是,平安才是江山根本!”胤禛与英台对视一眼,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弘历看似“不选”,却选了最朴素的“平安”,恰恰应了他们“以民为本”的初心,也让康熙更加笃定自己的传承选择。
宴后,康熙单独留下胤禛,摸着弘历的头道:“你看这孩子,小小年纪便有这般心性,比你们这些争来斗去的皇子强多了。往后,你更要守住‘平安’二字,护好百姓,护好这江山,莫要辜负了弘历的这份纯粹。”胤禛躬身应道:“儿臣定不负皇阿玛教诲,以‘平安’为念,护国安民。”
小星禾看着玉佩映出的画面:弘历攥着平安扣在康熙怀中嬉笑,英台站在一旁温柔注视,殿内的喜庆重新升温,而这份“不选权财选平安”的异象,也成了京城百姓口中流传的佳话,让胤禛一脉“仁厚”的名声更加深入人心。
虫洞的光芒渐渐柔和,像是在为这份“纯粹”与“期许”送上祝福。
回到现代后,小星禾将这段“周岁抓周”的记忆补充进展区,还原了抓周的长桌与各式物件,并特意展示了那枚平安扣的复刻品。游客们看到弘历不选权财选平安,纷纷感叹:“这看似意外的选择,恰恰是最好的征兆——真正的帝王之德,从不是贪慕权财,而是守护百姓的平安。康熙看重的,或许正是这份难得的‘仁心’。”
如今,每当有人在展柜前驻足,玉佩上摆满物件的长桌与那枚小小的平安扣印记会一同发亮,像是在诉说那段藏在童趣与深意背后的往事——真正的传承,无关乎外在的权财与虚名,而在于坚守最本真的初心;一个孩子的纯粹选择,有时比成人的复杂算计,更能道破“江山安稳”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