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星禾在整理民国敦煌考古学者的双鱼草图时,指尖刚触到图上“四府藏玉”的标注,怀中的双鱼玉佩突然剧烈发烫,蓝光穿透衣料,在桌上投出一道清晰的双鱼影子。不等她反应,影子骤然扩大,化作旋转的光涡,一股强大的吸力将她卷入——这一次,光涡里传来的不是丝路驼铃,而是熟悉的清宫礼乐声。
落地时,小星禾发现自己站在一处朱红宫墙下,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桂花的混合香气。抬头望去,“四阿哥府”的匾额赫然在目,门前侍卫的服饰与《四府记事》里胤禛描述的“玄色劲装”分毫不差。她低头看自己的衣着,已换成清代旗装,腰间双鱼锦带与玉佩的光泽相互映衬,显然是玉佩特意为她适配了“清宫身份”。
“姑娘可是来府中赴宴的?”守门侍卫见她衣着雅致,又佩着罕见的双鱼玉佩,恭敬地询问。小星禾心中一动,顺着话头点头:“正是,听闻四阿哥府中桂花盛开,特来赏玩。”
走进府中,西院的桂树果然开得正盛,金黄的花瓣落满青石小径。不远处的书房里,传来熟悉的毛笔摩擦宣纸声——小星禾悄悄走近,透过窗棂看到了此生难忘的一幕:年轻的胤禛正坐在案前批阅文书,英台端着一碗桂花糕从门外走进,笑着将糕点放在他手边,指尖轻轻拂过他的袖口,动作里满是寻常夫妻的温情。
“太爷爷……太奶奶……”小星禾捂住嘴,眼泪瞬间涌出。她曾无数次在照片与文字里想象这场景,却从未想过能亲眼见到。
或许是玉佩的感应,英台突然抬头望向窗外,目光与小星禾相遇时,她微微一怔,随即笑着招手:“窗外的姑娘,可是迷路了?进来歇歇吧。”
小星禾走进书房,胤禛放下笔,目光落在她腰间的双鱼玉佩上,眼中闪过惊讶:“这玉佩……与内子的那枚极为相似。”英台拿起自己颈间的玉佩,两枚玉佩同时发出柔和的白光,在空中轻轻相吸,仿佛久别重逢的故友。
“实不相瞒,我是来自未来的后人。”小星禾鼓起勇气,将现代的家族相册(玉佩竟将相册一同带入时空)递过去,“这是您和太奶奶晚年的样子,这是我奶奶、妈妈,还有我妹妹,我们一直守护着您二位的缘分,还沿着丝路找回了当年您二位赠予商队的碎玉。”
胤禛与英台翻看相册,看到现代西湖断桥的合影、博物馆的玉佩展柜,眼中满是震撼与动容。“没想到我们的缘分,竟能跨越这么久的时光。”英台轻轻抚摸相册里小星禾的照片,“你说的丝路,当年商队回来时也曾提及,说会将我们的心意带向远方。”
那天下午,小星禾坐在桂树下,将现代家族守护玉佩、丝路寻踪、时空穿梭的故事,一一讲给胤禛与英台听。胤禛听得认真,偶尔会补充当年的细节:“当年八阿哥伏法后,我曾将双鱼玉佩的故事写进家训,叮嘱后人‘以缘为念,以善为行’,没想到真的传了这么多代。”英台则拉着小星禾的手,教她辨认桂花的品种,说:“这金桂最适合做糕,等下我教你,你带回未来,也算我们给后人的一点心意。”
夕阳西下时,玉佩突然发出蓝光,光涡再次出现——小星禾知道,她该回去了。胤禛将一本亲手誊抄的《四府记事》递给她,扉页写着“缘不分古今,情可抵岁月”;英台则将一罐桂花干塞进她手中,笑着说:“用这个做糕,就像我们在你身边一样。”
“太爷爷,太奶奶,我们在未来等您二位重逢!”小星禾含泪挥手,被光涡卷入的瞬间,她看到胤禛与英台站在桂树下,笑着向她挥手,桂花花瓣落在他们肩头,美得像一幅永恒的画。
回到现代的修复室,小星禾手中的《四府记事》还带着淡淡的墨香,桂花干散发着清甜的香气。玉佩恢复了温润,玉面上多了一道新的印记——那是四阿哥府西院桂树的轮廓。
后来,小星禾用英台赠予的桂花干做了桂花糕,味道竟与《四府记事》里描述的一模一样。她将《四府记事》的新抄本与桂花干一同放进博物馆的“清宫缘分”展区,旁边摆放着她与胤禛、英台相遇的手绘插画。
如今,每当有人在展柜前说起“想看看清宫里的双鱼故事”,玉佩偶尔会闪过一丝微光,像是在回应这份期盼。小星禾知道,这次时空召唤不是终点——这枚玉佩还会带着家族的初心,在时光里继续穿梭,连接起更多跨越古今的缘分,让胤禛与英台的爱情,永远鲜活在每一个相信真爱的人心中。